《西西弗神话》学案

2019-11-09

2、  美文欣赏
加缪:年轻一代的良心
    他是与文学沙龙、文学名人、荣誉、勋章保持距离的“局外人”,但他的思考却深入到了现代社会的腹地
XX年1月4日是加缪去世40周年纪念日,法国及世界各地都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以缅怀这位曾给世界青年人带来无数希望、被几代青年人视为“兄长”的天才作家国内最早推出加缪作品集的漓江出版社最近又出版了洋洋60万言、并配有10多幅照片的《加缪传》该传记以详细的资料、生动的语言,揭示了加缪的成长历程、创作历程、生活历程和心路历程
虽然加缪说过“世界不是我的敌人,我的童年是幸福的”,“贫穷对我来说从不是一种痛苦”,但加缪在其作品中不止一次地描叙这种苦难加缪的父亲在加缪10个月时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负伤身亡,使他“从来没有与那位素不相识的父亲哪怕是从理论上接近过”,使他一辈子都有一种解不开的父亲情结外祖母粗暴、傲慢、专横,对孩子非常严厉,有时甚至用牛筋鞭子抽打他们,一点也不善良温柔的好母亲却不知道怎么疼爱孩子,结果也是麻木不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们被打“家”在加缪的眼里成了“一个贫穷、肮脏、令人厌恶的地方”,在那里,“苦难代替了团结”读完小学后,外祖母要加缪去做工,赚钱贴补家用,后来多亏小学老师日尔曼上门劝说,加上他的鼓励和帮助,加缪考取中学奖学金后,才得以继续完成学业,为日后进入大学深造以及从事创作奠定了基础
加缪的结发妻子西莫娜曾是阿尔及尔全城追求者最多的姑娘,但由于有痛经的毛病,从14岁开始,她就注射吗啡,慢慢上瘾为了获得她需要的毒品,她常常去勾引年轻的医生加缪以为结婚后能治愈她,可她恶习不改,继续吸毒,服饰、行为也非常荒诞,被加缪的朋友说成是“从《恶之花》中走出来的女人”,加缪烦恼不安,西莫娜也越来越冷淡,最后两人的关系恶化,无法挽回很难说加缪与西莫娜的奇异生活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什么后果,在他当时与后来的作品中,他都竭力避免任何与妻子相似的人物可婚姻失败却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一再承受着失败婚姻带来的伤痛和孤独的冲击从此,他那种异乎寻常的傲慢、过分的敏感和“非洲人脾气”暴露无遗,成了一头“有非凡勇气和傲慢灵魂的斗牛”为了报复西莫娜使他蒙受的创伤,他拒绝与一切女性保持持久专一的关系,成了一个勾引女性同时蔑视女性的“唐璜”只是到了很久以后,他才找到那个“具有灵魂、能与之做爱、与之交流、一起散步”的终身伴侣,她就是那位聪明漂亮的奥兰姑娘弗朗辛
1942年,加缪离开阿尔及利亚前往巴黎,开始为《巴黎晚报》工作,然后在伽里马出版社做编辑,秘密地活跃于抵抗运动中,主编地下刊物《战斗报》抵抗精神给他带来了光环,战后他成了一名年轻的英雄在战后的年代里,他办的《战斗报》是呼唤改革的那一代人的精神导向萨特在谈到加缪这一时期不可思议的个人魅力时,说这是“个人、行为、作品令人钦佩的结合”似乎没有哪一位作家能比他更能给世界青年人带来更多的希望加缪也不躲避任何战斗,他反对歧视北非穆斯林,后来又向西班牙流放者、斯大林的受害者、青年叛逆者、为理想拒服兵役者伸出援助之手,并成了他们的朋友瑞典文学院在向他颁发诺贝尔文学奖时,说他是反专制作家中最投入的一位这一时期,他的许多重要作品,小说《局外人》、《鼠疫》,哲学随笔《西西弗神话》和长篇论著《反抗者》问世,《局外人》使他一举成名,《鼠疫》使他的荣誉与日俱增,在国际上获得了声望也是在这个时期,他与萨特从朋友变成了敌人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