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李政道博士》学案

2019-08-20

华老能够将高深的碳60超导体科学,用形象生动、充满情趣的画面描绘出来,无疑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一个范例。就是这幅富有创意的作品,被“高温超导体和c60家族”国际会议定为主题漫画。
华老与李政道的友谊不仅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上,而且在漫画创作上也有交流。XX年中秋节前夕,华老收到李政道送来的月饼和所画的《一个月饼赏中秋》复印件,并附上华老在1996年画的漫画《半个月饼爬上来》,那是讽刺全国盒装月饼合格率只达57%。如今,李政道把原画的半个改成满月,月饼合格率也上升到97%,这是当年的合格率,画题也改成《一个月饼赏中秋》,举手之间讽刺漫画变成歌颂漫画。华老认为,李政道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对诗词和绘画都有修养,不是一般随俗的摹仿,常有新意在其间,这和他平时谈吐中流露的智慧,给人以启迪的风格是一致的。
【类文欣赏】
李政道:做科学是我的呼吸
1957年两位中国人第一次站在了诺贝尔领奖台上,他们就是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当时李政道年仅31岁,他和杨振宁成为全世界华人心目中的骄傲。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李政道教授仍在世界物理学前沿忘我探索,他说做科学就是我的呼吸。XX年10月7日李政道教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一场大型报告会,题为物理的挑战,包括一百多位部级干部和20多位院士,有上万人聆听了李政道教授的精彩演讲,会后74岁的李政道教授接受了东方之子记者的独家专访。
李政道:尊敬的领导们,尊敬的来宾们,尊敬的同学们,我一生从事物理的研究,我觉得生命的活力就是来自物理的挑战。
记者:这一次演讲真的很精彩,而且我发现你讲的时候特别有激情,你不断在走动,在这个时候您是不是自己也特别兴奋? 
李政道:这就等于我的一生了。 
记者:我听说为了这个演讲,您准备了很长时间,5号的那天我看您专门到大会堂去试了一下。 
李政道:6号也去了,两天都去了。 
记者:而且您还叫一个同志到最后一排去听您讲? 
李政道:对,这必须要试一试。因为你在上面根本不知道到底怎么样? 
记者:您是不是做什么事都这么认真? 
李政道:我想每件事情做嘛总是要做一遍,再一遍,再一遍,总是这样的。 
记者:我知道您现在手头的工作有很多,而且您完全可以让您的助手或者让别人来帮助您做,为什么自己要亲自去做? 
李政道:我想每一个事情你不亲自做一遍的话,你就没有充分地的把握从事这个科学研究。 
记者:是不是也是这样一个道理? 
李政道:科学研究必须这样,就是做一遍,再一遍,再一遍。我想做科学跟人的呼吸一样。你说你呼吸你累不累?为什么每一个人都要自己呼吸,你自己不呼吸怎么生活呢?做科学工作也一样。 
记者:你把它看作是你的呼吸? 
李政道:对。 
记者:实际上就呼吸来讲是没有负担的,不是很累。 
李政道:对,我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娱乐的,根本没有。做科学工作就是我的呼吸,也是我的一生的享受。 
1926年李政道教授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年少时酷爱读书,被誉为神童。1957年,因为发现宇称不守恒,年仅31岁的李政道与杨振宁教授一起荣获诺贝尔物理奖。李政道教授认为他的成功源于名师的培养。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