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李政道博士》学案

2019-08-20

访问是一种社会交往过程,在访问过程中,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社会互动关系。由于调查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知觉、有意识的个性化的人,要使他们与访问者积极配合,给访问者提供材料,就需要做大量的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掌握好访问的技巧。
访问者应采取一些巧妙的接近对方的方法:①自然地接近对方。即访问者入乡随俗, 通过与被访问者的互动过程来接近对方。比如,与被访问者共进一次餐,共同去参加一次聚会,共同去看一场电影,或者帮助被访问者解决眼前的一个疑难问题等。在此过程中达到互相了解,双方产生一定的感情,从而建立起信任感,为访谈打下基础。②通过寻找共同点来接近对方。 访问者开始与调查对象接触时,涉及访问的内容先避而不谈,而把话题引到双方共同关心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上去,以引起对方的共鸣,使对方产生碰到了知己的感觉,然后再切入主题。③从正面直接接近对方。双方一见面,访问者即开门见山,作了自我介绍后,直接向被访问者说明来意,以委婉的言辞来取得对方的配合。此法简便、省时、效率高,在对方无顾虑的情况下,一般都可以采用此法。
与调查对象顺利接触,形成良好的谈话气氛后,就可以开始提问了。提问是访问调查的主要环节和重要手段,访谈的技巧关键是提问的技巧,提问成功与否决定着访问能否顺利进行和调查的效果。提问的方式很多,有开门见山式、投石问路式、顺水推舟式、顺藤摸瓜式、借题发挥式、循循善诱式,等等。至于采用何种提问方式,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问题本身的性质和特点。一般来说,复杂和敏感的问题,应小心谨慎、委婉迂回地提出;简单、普遍的问题,则可不必顾虑,从正面直接提出。二是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一般来说,对性格孤僻、思想上顾虑大或理解能力较差的人,应耐心诱导、逐步深入地提出问题;对性格开朗、无顾虑或教育程度高、理解能力强的人,则可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提出问题。三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在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互不熟悉,尚未建立起信任感的情况下,应耐心、慎重地提问;如果双方已较熟悉,则可直截了当地提问。总之,作为一种谈话艺术,提问的方式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应在分析上述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顺其自然,随机应变,才能收到良好的访谈效果。为此,在提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了解被访问者的知识程度;第二,了解被访问者的兴趣和禁忌;第三,问话应当简短明了;第四,应尽量使问题具体化,避免抽象化;第五,应始终保持中立态度,尽量避免使用具有感情色彩的词句。在提问过程中,为了帮助被访问者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以取得预期的回答效果,访问者还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引导和追询。引导和追询是对提问的延伸或补充,是一种对提问的控制方法。一般来说,在以下两种情况下需要使用引导提问:一种情况是,当访问者需要将正在问的题目转向一个新的题目时,在转换过程中,被访问者可能会由于思路的转向而出现停顿,或因毫无心理准备而产生困惑,这时便需要访问者启发、诱导。另一种情况是,当被访问者答非所问的时候、欲言又止的时候、语塞的时候、漫无边际扯得太远的时候,就应及时加以引导,使访问能够围绕相关问题继续进行下去。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