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两篇

2019-07-01

第二部分(从“我出了汽车才感觉到下着小雨”到“而他没能及时迎上去”)
等“我”与小伙子的接触与谈话(为下文做了铺垫)。



第三部分(小说最后两段)描写姑娘正在焦急的等待散场以及小伙子痴痴等待的
神情,且用剧中的旋律来赞美两个人纯真的爱情(小说的高潮部分,也是结局部分)。

2写作特点
短小紧凑的结构
本文可谓之短小精悍,结构安排得非常紧凑,始终由“我”这根线贯穿着。小说由“我”去看芭蕾舞剧写起,引出我与场外等票的小伙子的谈话,然后又非常“自然地”在场内看到姑娘为了其男友而焦急地等待散场。内容不冗杂,短小紧凑,不零散,且单纯地以等待散场作为歌颂纯真爱情的一个角度。结构过渡自然,衔接巧妙,“我”的出现,引出了故事,并且悬念一个接着一个,但在随后的叙述中都有了答案。这些悬念的解答,将男女主人公的纯真美好的爱情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3主题思想
《等待散场》这篇微型小说写了剧场外的小伙子等待着剧场内的姑娘散场出来,剧场内的姑娘因为不舍得浪费这一张带着深情厚意的宝贵的票,一面看着剧场外的男友,一面焦急地等待散场,赞美了他们纯真的爱情。

课文评释

差别
布鲁德•克里斯蒂安森
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并且拿同样的薪水。
[点拨:两个年轻人“同龄”“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拿同样的薪水”,这为下文的矛盾冲突做引子:正是因为许多条件相同,才导致了两个人“不同发展”的矛盾冲突。]
可是叫阿诺德的小伙子青云直上,而那个叫布鲁诺的却仍在原地踏步。对此,布鲁诺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终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儿发牢骚了。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阿诺德之间的差别。
[点拨:一个“青云直上”,一个则“原地踏步”,于是矛盾开始了。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阿诺德之间的差别”,这就引出了小说的核心事件——“对土豆市场调查”一事。]
评析:《差别》的篇幅比《等待散场》更短,所以小说故事中的矛盾更加集中,文章一开头就开门见山,抛出了矛盾——两个许多方面都相差不远的年轻人在事业上有不同的境遇。
“布鲁诺先生,”老板开口说话了,“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布鲁诺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到现在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问。
布鲁诺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有40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
布鲁诺又第三次跑到集上问来了价钱。
[点拨:对布鲁诺调查土豆市场状况一事用了繁笔。不惜一次一次地写,共用了三次,让读者清楚地看出布鲁诺的思维简单,目光短浅,考虑事情不周密,没有超前意识。]
“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请您坐到这把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别人怎么说。”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并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有40袋,价钱是多少多少,土豆的质量很不错,他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会弄来几箱西红柿,据他看价格非常公道。昨天他们铺子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