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个好儿子

课前播放阎维文的《母亲》
一、导入:同学们,课前我们欣赏了一组温馨的画面,还有阎维文一首深情的《母亲》,歌词中说:“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在阎维文心目中母亲就是那个给他拿书包的人,就是那个给他擦掉委屈的泪花的人。你心目中的母亲是那个什么样的人?母亲就是那个冻得浑身发抖,却站在雪地里等你的人;母亲就是那个为摘几个桃子,失足坠落悬崖的人;母亲就是那个把爱全给了你,把世界给了你的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贾平凹去感受亲情,体味母爱吧!
板书课题《我不是个好儿子》
同学们看一下这个题目,你读出了什么意味?
愧疚、自责、后悔。
二、初读课文,感受亲情:
请同学们读课文,看看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是个好儿子”?
“老家的村子里,人都在夸我给母亲寄钱……完全是为了我的心里平衡。”
“父亲去世了,作为长子……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
……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为什么不是个好儿子”,可以这么说:因为母亲给我的爱太多了,而我却不能够回报给母亲同样的爱,所以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所以文章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自己的愧疚之情,另一方面也是重要的一点是表现母爱的伟大。(板书)
三、细腻品味,触摸亲情: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不一定是狭义的,可以是广义的“看”,用心去看,去感受到的都可以。一位伟人说“不要给眼睛太多的权利,要用心去欣赏)
 
从同学们刚才的展示中,我觉得大家对课文的把握很不错,概述了母亲的很多特点,很多细节,并且勾勒出了自己所看到的感受到的母亲的形象。
 
三毛说:“我非常喜欢读陕西作家贾平凹的书。”贾平凹的作品一定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我们一起来含英咀华,并且来畅抒一下自己的亲情故事。
四、含英咀华,畅抒亲情:
正因为这种爱就天天发生在我们周围,所以觉得文章中总有些话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触发我们的情感。
1、找出文中最能引起你共鸣的一句话,品味鉴赏,谈谈感受;
2、或谈一谈母亲感动你的一件事。
我知道同学们会有精彩的展示,那么请允许我抛砖引玉:
第三段中“可我心理明白,给母亲寄钱并不是我心中多么有母亲,完全是为了我心理平衡。”其中的“心理平衡”指什么?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明确:“心理平衡”指自我安慰。这句话表明作者在自我解剖,自我反思——作者的惭愧﹑内疚之情蕴蓄在字里行间。
这句话最能引起我的共鸣,我觉得简直就是在说我。古语说“当家方知柴米价,养子方晓父母恩”,我也是为人母以后才知道“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而自己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事业后,却很少回家看望父母,怎么办?过年过节过生日的时候,就多给父母一点钱,觉得就好像尽了孝道了。然而父母需要的不是钱,而是儿女绕膝、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啊,我以后也要常回家看看。
公益广告
请同学们也来说说自己鉴赏的句子谈谈感受。
(学生谈)
刚才同学们畅所欲言,抒发了真挚的情感。在大家这个十七八岁的年纪,常常关注的是友情,深深憧憬的是爱情,往往忽略的却是亲情,我们应该感谢贾平凹,感谢他给了我们一个畅抒亲情、给灵魂洗礼的机会。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