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花》教案

2023-09-09

四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花》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进入中班后我班开展了水墨画的教学,儿童一般都习惯硬笔在较硬的材料上涂邪,水墨画无论从笔、纸、还是颜料上的习惯完全不同,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小朋友已有良好的执笔、洗笔习惯,对水墨画产生兴趣。但孩子的表现力与成人不同,因而在活动中一方面让家长了解老师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展示孩子画画方面的真实情况,希望通过这一活动让家长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在家进行有效指导或有一个正确的观点不要打击孩子的绘画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水墨颜料、毛笔画出牵牛花,继续学习侧锋的笔法。

  2、有良好的执笔、洗笔习惯,

  3、能较仔细的观察画面,对水墨画产生兴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观察过各种美丽的花

  2、每人一张

  宣纸,每张桌子曙红,浓墨、淡墨各一份,每人两只笔,老师范画一幅

  活动过程:

  1、引起作画兴趣

  2、讲解示范:

  (1)用妹妹笔蘸玫瑰红画出牵牛花的花朵,一朵、二朵、加一个花苞

  (2)用笔尖蘸浓墨画出花托

  (3)姐姐笔用侧锋画花叶,三笔构成一叶

  (4)浓墨画出牵牛花细细的、缠饶在画叶间的藤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幼儿执笔、洗笔的姿势与方法以及笔法

  4、展示幼儿的作品

  教学反思

  首先,我以猜谜引出牵牛花,孩子们很熟悉牵牛花一猜就对。接着我简单介绍牵牛花的特征,这样孩子们对牵牛花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把牵牛花有几个花瓣漏了,还应多熟悉教案。其次,我改变了以往边教边折的方法,而是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步骤图,请个别幼儿一个一个步骤探索、交流画牵牛花。给了孩子强烈探索的机会,增添了孩子学习的欲望。

四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花》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回忆经验,巩固对绣球花、喇叭花等一些花的特征的了解。

  2、尝试用折、剪、画、贴等形式来表现各种各样的花。

  3、体验表现与创造的乐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观察过各种各样的花

  2、草地背景图一幅

  3、《蜜蜂做工》等磁带

  4、废报纸、颜料、各种正方形蜡光纸、各种没涂色的花

  5、蜡笔、卡纸、剪刀、篓子若干、投影仪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起兴趣。

  1、小蜜蜂们,跟着妈妈一起到花园里去采蜜吧。

  2、勤劳的小蜜蜂,刚才你们在忙什么呀?(采花蜜)

  二、回忆经验,复习表述。

  1、哦,花园里的花真美丽,前几天,我们在花园里都看到了哪些花呢?(蝴蝶花、迎春花、杜鹃花……)

  2、小朋友回答得真棒,现在请你和旁边的好朋友一起说说,你看到了哪些花?(幼儿讨论)

  3、我们前几天在花园里找到了许多花,有迎春花……老师还给他们照了相呢。

  4、看!有谁?他们找到了什么花?(毛毛、郑莹,绣球花)

  5、为什么叫它绣球花?(因为它长得像球一样……)

  6、小结:我们刚才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它们有的是紫色的,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白色的,五颜六色的真漂亮。有的花像球一样,有的像喇叭一样真好看小朋友找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可真高兴,可是这一大片草地不高兴了,为什么呢?(没有花)

  三、自主选择,创造表现。

  (一)对了,草地真寂寞,它很想和花宝宝交朋友呢。那我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它们呢?

  请你用能干的小手做些各种姿态各种形状的花送给草地,好吗?

  (二)介绍材料与操作要求。

  1、第一组小朋友可以用报纸团一团。蘸一点颜料印上去

  2、第二组可以用老师为你准备的各种蜡花纸折花贴上去

  3、好了,小朋友你可以选你喜欢的材料,也可以每一组材料都去试一试。

  (三)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

  四、鼓励交流、体验情感。

  师:1、今天你们做了这么多花送给草地,草地真高兴,你想和小草花宝宝说说话吗?想跟它们说什么呢?

  2、我们一起和小草、花宝宝说说话吧。

  幼儿的兴趣,活动中我采用幼儿活动前赏花的照片,在幼儿回忆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使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显得轻松愉快。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与草地、花宝宝说说话时,我觉得最好分两块板面,这样能让更多的幼儿得到与花宝宝说话时的情感体验,在操作时,要及时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帮助幼儿完成作品,但又要避免过多的,一味代替的帮助。

  观摩意见和建议:

  本活动设计新颖,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教态自然,能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为孩子提供多层次的操作材料,活动中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表现了浓厚的兴趣,用能干的小手折、剪、画、贴等形式来表现各种各样的花,既培养了幼儿的思维力、想象力,同时又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整个过程幼儿自始自终都能轻松愉快的表现与创造。

  建议:

  与草地、花宝宝说说话时,两组幼儿可轮流进行。

  活动反思:

  随着天气的逐渐变暖,我们周围的树木开始发芽,花儿也逐渐开放,对于幼儿来说颜色鲜艳的花儿总是非常的吸引人的眼球,如何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需要老师的积极有效的引导。这节课上我采用画一瓶花的形式,主要引导小朋友观察花的结构(花瓣、花蕊、花梗的形状与色彩)与花的形态(花的高低、前后、大小),在此基础上画出美丽的鲜花并进行渐变色地涂色。而这次作画的工具我选择了蜡笔画,虽然蜡笔是我们孩子平时一直在运用的工具,但是这个也是最基础的绘画技能。采用的纸张是砂画纸,因为白颜色的纸对孩子来说接触很多了,而这种砂画纸我觉得用蜡笔画的话效果会比较好,而且对用惯了白纸的孩子来说会是一个吸引。

  一瓶花这对中班孩子来说会是一个挑战,因为这次活动中又有合理布局,瓶子的摆放位置、花朵的摆放,花的各种形态、花的涂色等等,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我们班孩子已经会画各种形态的花,对渐变色也有一定的了解,这次活动的难点是对一瓶花的布局。在这其中我采用了教师的讲解来突破,所以感觉还是不够清晰,或许采用其他更好的办法的话会帮助孩子理解。

  这次活动中,在开始欣赏插花作品,引导孩子对花了的布局是关键,这样更有效地帮助我为绘画做铺垫,但是由于心有点急,思路还不够清楚一点,没有起到铺垫的作用。所以花瓶画的不够大,画面不够丰富。

四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花》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自己设计有关花的小专题研究方案,完成小专题研究活动,并能将研究结果以表格、图示、文字等方式呈现出来。能以报告会的形式大胆地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

  2、在进行花的专题观察活动中能形成自觉珍惜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体验,在课后有继续探究的浓厚兴趣。

  3、知道什么是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雄花和雌花、单性花和两性花。

  教学重点

  设计有关花的专题研究方案。

  教学难点:

  分辨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用的能涵盖“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雌花和雄花、单性花和两性花”等概念的花若干。

  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入

  校园里有许多花开了,我们能作哪些研究呢?

  二、探究过程

  1、花的专题观察。

  (1)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专题,制定研究方案。

  (2)交流:准备研究的内容;怎样研究;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

  (3)供参考的研究专题:

  校园里花的种类;各种花的花瓣数量;各种花的萼片研究;花的大小;雄蕊和雌蕊;统计花的颜色;花的香臭等。

  (4)研究的方法:数一数、统计、测量等。

  (5)成果展现:表格、图示、文字小结等。

  (6)讨论观察研究的注意事项:不采摘,不损伤花朵。

  2、“花的观察”报告会。

  (1)分组汇报。

  (2)将研究成果进行分类,由学生自己制定标准。

  (3)讨论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3、认识完全花与不完全花

  (1)观察比较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说说他们在构造上由哪些不同?

  不完全花有的少萼片,有的少花瓣(如马蹄莲),有的少雄蕊或雌蕊。

  (2)阅读课文,了解不完全花与完全花、雌花与雄花、单性花与两性花。

  (3)判断:观察南瓜的两种花有什么不同,分别属于哪一类?观察其他的花,判断属于哪一类?

  (4)推测:南瓜的雄花和雌花会怎样变化呢?

  4、交流与小结

  (1)通过学习,知道了花的哪些秘密?

  (2)在生活中寻找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观察花的变化过程。

  三、课后拓展

  还有哪些关于花的问题?

四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花》教案 篇4

  一、目的:

  1、喜欢听故事,愿意模仿故事中的对话。

  2、知道同伴要相亲相爱,互相帮助。

  二、准备:

  1、投影仪,故事画片五张。

  2、红、黄、白蝴蝶胸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3、红、黄、白、彩色花各一,由一个老师分别扮演这四种不同颜色的花朵。

  4、录音机,蝴蝶飞的音乐带和儿歌蝴蝶找花的磁带。

  5、汉字卡:蝴蝶、花。

  三、过程:

  1、老师出示投影仪和故事画片,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2、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名字,主要角色和情节。如:有哪三只蝴蝶在花园里玩?下雨了,它们首先找到什么颜色的花躲雨?红花是怎么说的?红蝴蝶又是怎么说的?后又找到什么颜色的花躲雨?黄花是怎么说的?黄蝴蝶又是怎么说的?找白花躲雨时白花是怎么说的?白蝴蝶又是怎么回答的?最后彩色花让蝴蝶们躲雨了吗?

  3、老师把故事完整地再讲述一遍。小结,告诉小朋友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如:谁尿了裤子没有衣换,我们要像小蝴蝶那样互相关心借给他穿,外出散步时我们不要一个人走得太快,也要像小蝴蝶那样和小朋友不分开……

  4、复习汉字:蝴蝶、花。

  5、游戏:蝴蝶找花。

  幼儿分别戴上胸饰扮演三种蝴蝶,老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表演。

  蝴蝶飞的`音乐,老师扮演蝴蝶妈妈带着三种颜色的小蝴蝶边模仿蝴蝶飞的动作,边说:“红蝴蝶,黄蝴蝶,白蝴蝶正在花园里玩,忽然下雨了,哎!我们快找花儿躲雨吧。”音乐停,放儿歌“蝴蝶飞”的录音:“蝴蝶蝴蝶飞呀飞,飞到东,飞到西,蝴蝶蝴蝶飞呀飞,找找花儿在哪里?”蝴蝶妈妈带着小蝴蝶飞到红花面前,随着“蝴蝶蝴蝶飞呀飞,找到花儿停一停”的儿歌全部蹲下来,这时引导幼儿说出:“红花,下雨了,请让我们躲雨吧。”扮演红花的老师说:“红蝴蝶的颜色同我一样,我只要红蝴蝶进来躲雨。”老师引导幼儿说出“我们是好朋友,我们要在一起。”依次进行找黄花,找白花的情景表演,引导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最后蝴蝶们找到了彩色的花,彩色的花说:“欢迎你们进来躲雨。”小蝴蝶们齐声地说:“谢谢!”

  蝴蝶飞的音乐再次响起,蝴蝶妈妈说:“太阳出来了,蝴蝶宝宝们,我们同彩色花再见,去别的地方玩吧。”随着音乐做蝴蝶飞的模仿动作离场。

四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花》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1个“芭、晕、托、株、摘、袖、捧、厅、训、掐、搁”;理解并积累9个词语;能够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托、袖、捧、厅、训”5个汉字并记住字形。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理解妈妈说的话。说说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

  3、理解父母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私自拿,体会母亲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难点

  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11个;理解并积累9个词语;能够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托、袖、捧、厅、训”5个汉字。

  2、能熟读课文了解妈妈为什么说“我生下了你们这两个不争气的孩子”;能说说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

  教学媒体

  多媒体、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前学生准备

  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观看图片,引出课题

  1、观看图片,出示词语:芭蕉花(草字头、形声字)。

  2、简介芭蕉花:芭蕉又称大蕉,属芭蕉科,原产热带亚洲,在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中国台湾等省区有栽种。芭蕉花的颜色是黄色的,形状像尖瓣的莲花。它不但很美,而且还有药用和食用的价值。人们常用芭蕉花与其它食物一起烧煮用以治病,如治头晕、心脏病等。人们还喜欢用芭蕉花做成美味的菜呢。

  3、出示课题:23、芭蕉花,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要求自学课文。

  自学要求:①、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②、思考:课文围绕芭蕉花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试着完成练习。

  2、出示填空:

  我五岁那年,妈妈______________,于是我和哥哥翻进围墙的窗子去______________,父母知道后___________________,当时我俩都__________________。

  3、指名分节把课文读正确。

  4、交流填空答案,朗读填空。

  5、学习生字:晕。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2、3节。

  ①四人小组读课文第2、3小节。

  要求:1、找到描写我和哥哥摘花过程的小节。2、划出摘花过程的句子。3、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从围墙的窗口看见院子里栽着一簇芭蕉,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黄花。我们欢喜极了,就翻进窗子去摘那朵芭蕉花。窗子不过三四尺高,我人矮,是二哥把我托进去的。

  a、出示图片理解:一簇、一株、一朵;动作理解:托。

  b、指导朗读(读出“欢喜”的语气)。

  c、板书:见花(发现)。

  我们摘下花,把它藏在衣袖里带回家。我捧着花跑到母亲床前。

  a、学习动词:摘、藏、带、捧、跑。

  b、随机学习生字:袖、捧。

  c、板书:摘花,拿花。

  (师:是啊,这些动词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我和哥哥是那么的快乐,因为我们太爱妈妈了。)

  ②师生合作读句子。

  2、继续学习第3小节。

  ①轻声朗读课文第三节,要求:爸爸妈妈看见芭蕉花时是什么态度?用浪线划出有关句子。

  ②交流并出示句子:

  母亲非常生气,连连叹气,说:“唉!我生下了你们这两个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

  父亲知道了,把我们拉到客厅里,狠狠地训了一顿。

  a、读句子。

  b、学习生字:厅

  c、板书:非常生气、连连叹气、训了一顿

  ③质疑: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为什么我和哥哥那么辛苦为妈妈摘来了芭蕉花,妈妈不但不开心反而非常生气?为什么爸爸也狠狠地训了我们一顿?)

  ④释疑:老师引导: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再读读课文。

  a、出示课后练习:

  母亲问我芭蕉花是哪儿来的,我便照实说:“_____________”

  理解:照实。

  b、回应质疑:现在谁来说说母亲和父亲为什么都很生气?

  c、交流。

  d、分角色朗读两句句子,引导读出父亲和母亲对我们严格要求、生气的语气。

  ⑤引读第三小节。

  理解动词:掐——换个词来说说:摘。

  板书:还花。(师:最终我们还是把花还了回去。)

  四、讨论交流,练习说话。

  有人说,我和哥哥不应该拿不属于自己家的东西;有人说,为了治妈妈的病,可以这么做,生命最宝贵。那有没有什么可以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1、小组讨论。

  2、交流。

  3、老师小结:你们都很聪明,为兄弟俩出了那么多好主意。你们的这些办法既没有损害别人的东西,又能治好妈妈的病,真不错!

  五、复习巩固

  1、复习词语。

  2、复习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