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2023-08-28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三、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出示图片。它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板书)。只要你来到黄山上,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2、那么黄山奇松“奇”在哪?(板书:“奇”下加着重号)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走进黄山。

  (二)感受名松,学习第二自然段

  1、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文,去寻找一个最妙的观松处,你会选择什么位置?(玉屏楼)请你用书上的句子回答。指读第二节第一句(出示句子)。

  看,这就是玉屏楼,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也是大家公认的理想的观松处,你能把这种非常肯定的语气读出来吗?

  2、举目四望,在玉屏楼前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3、交流: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描写顺序能不能颠倒?

  4、这些松树究竟奇在哪里?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划出你觉得“奇”的地方。

  (在品读语言文字时我们要学会抓住关键字词感受特点)

  5、品味迎客松

  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又是哪一个呢?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

  出示: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师:一提到黄山的松树,就马上会想到——迎客松;一提到黄山,也会马上想到——迎客松,因为——齐读该句“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过渡:作者为何对迎客松评价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何奇之有呢?

  瞧,(多媒体展示画面)这就是黄山第一名松迎客松,请同学们结合资料,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品读,体会迎客松奇在哪儿?

  交流:(结合学生回答出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1)姿态奇

  a、相机理解“遒劲”并读好这个词。

  b、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同学们起立,请伸出你的手臂,再看看图,这一丛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手臂?

  你看,它好像正在热情地欢迎客人,它会怎么说?

  (在人们的眼里迎客松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热情好客的黄山人。)

  由此可见,称它为迎客松那是名副其实的,让我们一起来读出迎客松的热情。

  (2)精神奇

  a、除了这种姿态奇你们还有没有新的发现?

  理解“饱经风霜”

  b、那么这个词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生长环境,谁能结合搜集到的资料介绍一下?

  (要点包括:生长在岩石缝中,忍受风吹日晒,没有泥土,仅靠一丁点空气或腐败花草的营养过活等。下无寸土,只得扎根于山岩裂缝之中;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饱受风吹日晒;从坚硬的岩石中、从雨后的空气中、从腐烂的花草树叶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营养;尺把高的小树就已经生长了几十年;迎客松更是历经了800多个寒来暑往。)

  c、请大家想象迎客松在1600多米高的悬崖上生长,会遇到哪些危险呢?

  (暴雨如注,雷电交加的时候迎客松——;寒风呼啸,飞雪压顶的时候迎客松——)

  据说它已经生长了800多年,得经历多少的风吹雨打,这不正如课文中所说——饱经风霜,奇不奇?不仅如此,它还能长得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奇不奇?

  d、好,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顽强,读出它的活力!

  (“饱经风霜”这个词稍慢些,读出它的沧桑感)

  过渡: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顽强、旺盛,姿态是那样的奇特,所以——齐读“如今,这棵——”,现在我们还明白了这棵迎客松也象征了什么?(热情好客的黄山人民)

  (3)正如有一首诗这样称赞它(范读、齐读)

  (出示)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

  这就是黄山第一奇松迎客松的生动写照啊。

  6、猜图品读“陪客送”

  (1)学到这儿,我们不妨轻松一下,来做个猜图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那棵松树?说出你的理由。

  a、交流“陪客松”,出示句子,奇在哪里?

  (把陪客松比作了绿色巨人,在你眼中,陪客松成了亲密的朋友了),齐读句子。

  b、“送客松”

  再来看看这是什么松?(送客松)

  送客松有奇在哪里?(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盆景同学们都见过,它是园丁精心制作出来的装饰品,为的是追求它姿态的优美,而制作送客松这盆“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黄山、大自然)

  送客松似乎在向游客道别,它好像在说什么?谁来做一做送客松?(多么好客的送客松啊!)

  c、现在,你能完成这个填空了吗?

  因为,所以人们称这棵松为“陪客松”。

  因为,所以人们称这棵松为“送客松”。

  7、齐读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玉屏楼前欣赏了黄山的三大名松,现在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三大松奇特的风采!

  8、争做小导游

  (1)同学们,黄山玉屏楼工作委员会最近招聘导游,条件是:口齿清楚,表达流利,落落大方,将三大名松的“奇美”介绍到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3)学生介绍(出示名松图)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有代表性,其实,黄山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松树,齐读弟三自然段。(出示第三自然段)

  2、你们想看看这千姿百态的奇松吗?不过看时老师还想请你们给它取个名,再用几句话把它的奇特之处介绍给游客听。

  3、出示各种松树图。

  4、文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5、完成填空:

  想象说话:

  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像,有的如同,有的仿佛,有的状如……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6、这么多的松一棵有一棵的姿态,每一棵都不同,真是千姿百态。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秀美。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难怪人们对它——情有独钟(指板书)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此时老师又不由得想起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玩黄山后,曾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可见黄山的景色确实令人着迷。今天我们感受了松之奇特,老师希望课后同学么们能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去查找、搜集、了解黄山怪石、云海、温泉这“三绝”的特点,模仿课文的写作方式去介绍。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课后做小导游,给爸爸妈妈介绍黄山奇松。

  3、收集资料,了解黄山怪石、云海、温泉这“三绝”的特点。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所学的生字词语,积累“譬如”等词语,积累名人名言

  2、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

  3、阅读短文《火箭为什么能飞行》。

  4、习作: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题写——篇习作。

  5、学写毛笔字“歧”跑”“站”。

  教学难点:

  1、了解说明文的特点,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运用。

  2、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要大胆、合理。

  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语海拾贝以及自主阅读部分。

  教具准备:

  1、词语卡片。

  2、搜集到的火箭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学生自由读“词语超市”中的词语。

  2、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

  3、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再强调。

  字音:“譬”读作“bì”,不是“bì”;“善”“属”“鼠”“罩”“质”“宙”是卷舌音,“啬”“藻”索”是平舌音。

  4、学生再读词语,在读中积累词语。

  5、学生动笔抄写要求写下写的词语,教师巡视辅导。

  6、用喜欢的词语说几句话。

  二、金钥匙

  1、指名读文中的语段。

  2、指名反馈:金钥匙中为我们介绍了什么知识?(说明事物的时候,可以运比较、列数字等方法)

  3、教师以文中的句子为例,引导学生体会运用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好处。(更加地形象、生动)

  4、教师小结:我们在介绍某些事物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运用这些说明方法

  5、练习:运用比较,列数字等方法向别人介绍我们的学校或学校的大操场。

  三、名人名言

  1、学生自由读,把句子读准确、读通顺。

  2、教师出示下列字词,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耐心 才智 淳朴 谦逊

  3、学生再读。

  4、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每句活给我们的启示。

  5、指名反馈。

  6、教师小结:同学们,这些名人名言言浯简洁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希望同学们能够热爱科学,时常怀有—颗好奇心、耐心,谦逊地待人待事。

  7、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熟读成诵。

  8、所说你平时还积累了哪些名人名言,最欣赏哪一句。

  四、自主阅读

  1、教师展示火箭升空、飞行的图片或者录像。

  2、教师导:同学们,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看着火箭升空、飞行,你们有什么疑惑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大人胆质疑)

  3、教师小结:同学们想知道的东西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子解一下火箭为什么能飞行。

  4、学生自读课文,思考,火箭为什么能飞行?

  5、指名反馈。(气体同样也有反冲作用,火箭就是靠燃气的反冲作用前进的。燃气向下喷的时候,火箭就向上升) 。

  6、教师引导:同学们,为了把这个问题说明白,作者是怎么做的呢?(引导学生阅读“阅读提示”,从中受到启发)

  7、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把问题说清楚的呢?(作者先提出问题,然后借助生活中我们所熟悉的相类似的事物进行推理、说明)

  8、学生选择自己员感兴趣的段落读一读。

  五、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科举就是这样神奇,科学家不仅发明了飞机、火箭,还把人类送上了月球。同学们把自己对事物的好奇心作为起点:不断地努力,为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超市中要求抄写的词语。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抓住不同季节的典型景物。

  2、表达自己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本单元课文中观察和描写的方法,表现季节的特点。

  2、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描写的`方法把内容写具体,表达自己的实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培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运用本单元课文中观察和描写的方法,表现季节的特点,把内容写具体。

  教学设计:

  第四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一单元的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副生动精彩的画面,那神奇绚丽的自然之景让我们感到惊奇与敬畏,也激发了大家观察的兴趣,很多同学开始留心生活,开始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变幻多姿的四季之美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和谐与美:春天,万物复苏;夏天,骄阳似火;秋天,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那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在这个季节里,你获得过哪些快乐?

  二、描述画面,猜想季节

  1、用简短的语言,抓住典型景物,表现季节的特点,但不允许说出季节的名称。

  2、指名猜想同学们描述的是哪个季节,要求不仅说出是什么季节。

  三、分组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四、品位四季,引导口头表达

  1、创设情景,学习表达

  你们最喜爱的季节是什么?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为什么?

  2、出示范文,引导表达。

  要求学生朗读范文,说说文章为什么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组织讨论,相机归纳:抓住春天的特点,抓住典型景物的形态、色彩、变化,从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想象到的等不同方面,运用比喻、拟人、对比得便法手法进行细致地描写,描写有序,语言生动,抒发真情。

  3、鼓励学生抓住季节特点,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变换观察角度和表达顺序,重选典型景物以及任务的衣着、开展的活动,改写、补充、续写范文,启发学生多角度构思,多角度描写,防止个避免学生习作千篇一律的现象。

  五、描绘四季,鼓励动笔成文。

  第五课时

  一、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

  二、自我修改,延伸课外。

  1、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

  2、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

  三、交流习作,互相提升。

  1、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

  2、共同评议是否写出了季节的特点和对季节的喜爱。

  3、共同修改。

  4、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

  四、整体评文,总结闪光之处。

  五、展评习作,赏读优秀作品

  1、选取几片在表达上各具特色的优秀作品,师生共同赏读评议:哪些画面令人难忘?哪些词句印象深刻?

  2、选取更多学生的精彩语段组织点评,进一步领悟表达的顺序,描写的方法。

  六、精心修改,锤炼习作语言。

  鼓励学生通过自读自评自改,互读互评互改,修改习作。

  七、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

  2、能生动形象地把物品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等介绍清楚。

  3、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写作,将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恰当运用到习作中去,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习作重点

  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把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生活习性等介绍清楚。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两件“小商品”,可以是吃的、玩的、用的……如果有产品说

  明书也可以带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我们这单元学习的是什么体裁的课文啊?

  生:说明文!

  师:说明文有哪些说明方法?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呢?

  师:说明文是一种说明性很强的文章,比如我们刚学习的《鲸》、《松鼠》等等,想我们说明、介绍某种事物。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怎么写说明文。

  二、指导观察

  1、师:首先你要向别人说明你要介绍的是什么事物,它可以是?

  生自由回答:家用电器、玩具、水果、蔬菜等等的东西。

  2、师:首先不管你介绍什么,要把他们的特点介绍出来,比如文具有什么?玩具呢?男生喜欢的玩具有变形金刚,女生喜欢的有什么?布娃娃?

  师:讲到玩具每个人都很兴奋。确定了我们要写的东西后,然后用到我们学过的方法,有哪些?

  (生答: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

  3、师:如果你选择的是文具,那你要怎么写?例如铅笔盒,它看起来不起眼,确实文具中最有内涵的。(教师拿起一个铅笔盒向大家展示)

  4、我们可以从他的外形特点,使用方法来写。

  长有多长?高有多高?宽有多宽?然后介绍它的颜色,打开来,我们可以介绍一下它的功能。

  5、师:假如是家用电器的话,我们经常接触的又有什么?

  (学生回答:洗衣机、冰箱……)

  首先我们要先介绍它的外形,比如微波炉,“妈妈给我家买了一个格兰仕的微波炉,它……”(教师读范文。)这一段介绍的是它的外形。

  紧接着我们可以写它的内部构造,……(读范文)

  作用,对人类的贡献,……(读范文)

  举个小事例,“有一次……”(读范文)

  6、(接下来,以同样的方法分别介绍玩具、水果、蔬菜的写法)

  三、师生合作,探索表达方法

  1、交流网上、作文书上、教科书中同类文章的表达方法(开头、结尾、精彩片断、说明方法)。例文

  2、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说明方法?(如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特点。)

  3、说说自己文章的开头、结尾及写作思路

  四、确定习作内容

  1、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2、确定习作内容列提纲

  五、起草

  六、板书

  写一物品

  1确定物品名称,总印象。

  2按一定顺序写。

  3表达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