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分成教案

2023-08-21

大班数学分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成,进一步掌握数的分成的互换规律。

  2.初步理解数的分成的递增递减规律。

  3.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数的分成的互换规律。

  活动准备

  1. 小老鼠图片,小老鼠头饰各6个,鼠妈妈头饰一个

  2.画有小河的图画一幅,西瓜形状的小船图片两个

  3.1---5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 提出问题:“小朋友们知不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兔年),从而引出小老鼠。

  2.讲故事,学习6的分成

  老师出示图片并讲故事,“老鼠妈妈有6个孩子,它们6个一起去外面郊游,天色晚了,它们要赶回家去,回家的路上要经过一条小河,它们要乘坐两条西瓜船过河,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帮助这6只小老鼠乘上西瓜船过河回家,好吗?”

  (1 )先让其中一只小老鼠坐上一条西瓜船,另外6只小老鼠坐上另外一条西瓜船,引导幼儿说出6可以分成1和5 ,并在黑板上记下结果6分成1和5

  (2)根据以前所学分成的数的互换规律,将以上分成的两个数互换为6分成5和1

  (3)老师让乘坐5只小老鼠的西瓜船“下沉”,告诉幼儿,这条小船载不下这么多的小老鼠,怎么办?引导幼儿让这条船上的其中一只小老鼠坐上另一条西瓜船,然后让幼儿观察现在6只小老鼠分成了几只和几只?老师在黑板上记下结果6分成2和4 。

  (4)用以上互换规律将6分成2和4 互换为6分成4和2 。

  (5)让幼儿一起看现在两条西瓜船能不能过河,然后老师让乘坐4只小老鼠的船仍然下沉,和幼儿一起让其中一只小老鼠再乘上另外一条船,再让幼儿说出这次分成的结果,并在黑板上记录下来,6分成3和3。

  (5)老师操作图片并告诉幼儿:小老鼠们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终于可以安全过河了。

  3.师生共同将分出来的结果:6分成1和5,6分成5和1,6分成2和4,6分成4和2,6分成3和3,用分成出来的两个数左边一个数依次多1,右边一个数依次少1的方法整理为6分成1和5,6分成2和4,6分成为3和3 ,6分成4和2,6分成5和1 。

  4.玩游戏巩固6的分成

  (1)老师告诉幼儿:“小老鼠在我们的帮助下已经安全的回到了家,正在家门口玩耍,现在天要黑了,鼠妈妈来叫它们回洞了,它们家住着两个洞,现在小朋友们来和老师一起玩小老鼠回洞的游戏,好不好?”

  (2)请几位幼儿上来分成两组手拉手上举组成两个洞,然后请6位幼儿上来带上头饰扮演小老鼠,老师带上头饰扮演鼠妈妈,当“鼠妈妈”说:“天黑了,小老鼠们快回洞”,6只小老鼠分别跑进两个洞里,这时让下面的幼儿一起数一数每个洞里各有几只小老鼠,然后说出6可以分成几和几?

  (3)同样的方法,再换几位幼儿上来玩游戏,得出不同的结果。

  5.跟音乐玩“找朋友”游戏

  每次找10位幼儿,每人胸前戴上1—5数卡中的任意一张,老师向幼儿说明游戏玩法:胸前数字可以组成6的两位小朋友是“好朋友”,当老师琴声响起时,做游戏的小朋跟着全体幼儿一起边唱边“找朋友”,找到“朋友”后,两人互相敬礼,握手,然后手拉手站在一起,这时老师与其他小朋友来看每对好朋友找的对不对,老师对做游戏的小朋友分别进行奖励。

  6.老师总结所学内容,结束本节课。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显得很兴奋,完全沉浸在助人为乐的过程当中,不停地开动小脑筋去为鼠妈妈想办法,一次又一次的把六个鼠宝宝按不同的数量分到了两条西瓜船上,很自然的掌握了6的各种分法,看着孩子们愉快的掌握了知识,我也特激动。激动之余,我也要反省自己,在作课的时候因为一些孩子思维敏捷很快知道了答案,结果未能给反应相对较慢的孩子更多的思考时间,再有就是游戏时间还不够,孩子显得意犹未尽,如果再有这样的活动,我一定会更全面的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给孩子更多自有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更加愉快!

  小百科:6是5与7之间的自然数。是阿拉伯数字,是自然数字中的一员。

大班数学分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学习10的分成幼儿能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幼儿能够相互交流自己的答案。

  2、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准备材料:

  幼儿分组(如:四组,准备40颗糖果,每组10颗)糖果可是手工制作的假糖果。

  小白兔卡片9张(每张分别有1,2,3,4,5,6,7,8,9只小白兔),胡萝卜卡片9张(每张分别有1,2,3,4,5,6,7,8,9根胡萝卜)故事导入:小熊妈妈给小熊10颗糖果,叫小熊把它们分成两份。

  师:有几种分法?怎么分?(分法糖果)我们大家分组跟小伙伴们说一说好不好?

  幼儿讨论完后,请每组幼儿的一位小朋友说他的分法。

  活动过程:

  师:我们大家都有自己的分法,那让我们看下小熊是怎么分的?

  PPT演示,并在演示过程中提问幼儿?

  师:大家说小熊分的对不对?

  幼:对!

  师:那我们奖励小熊吃糖果好不好?

  幼:好。

  师用PPT演示图片糖果。

  巩固过程:师:小朋友,小熊有糖果吃,你们想不想吃啊?

  幼:想。

  师:那老师待会给你们题目,答对的小朋友就奖励糖果。

  PPT出示题目,请个别幼儿回答,糖果统一下课发。

  结束:游戏:小白兔找萝卜请18名幼儿上来,9个拿不同数量的小白兔的卡片,9个拿不同数量的胡萝卜卡片。

  说明游戏规则:

  小白兔要去找能和自己合成10的胡萝卜。

  小白兔排一行,胡萝卜排一行。面对面站着,两行之间相距3米左右。让小白兔一个一个跳过去找和自己可以合成10的胡萝卜。一个找完之后问没有参与游戏的小朋友有没找对。

  总结:游戏结束,问幼儿今天学了什么?

  师:10可以分成……幼:1和9师:10可以分成……幼:2和8……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大班数学分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操作实物的基础上,理解5的分合。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2.尝试用数字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重点:

  在操作实物的基础上,理解5的分合。

  活动难点:

  尝试用数字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1.课件、一个信封、5个花生。

  2.操作卡片1张、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游戏“碰球”(复习4的组成)。

  二、点数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礼物,我们拿出来看看。是什么呀?

  老师给了小朋友几个花生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幼儿在小椅子上进行点数。(数完后花生收起来)

  请个别幼儿说。

  三、幼儿第一次操作。

  1.出示课件。

  师:5个花生我要送给方形宝宝和圆形宝宝,该怎样分呢?它们合起来又是几呢?我们小朋友拿着花生去试试,好不好。

  2.幼儿进行操作。

  (1)师:“你是怎样分的?”

  个别幼儿说。(根据幼儿讲的出示相应的'课件)。

  (2)“和她分的一样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你们真棒”。

  幼儿读分合适式。

  (3)师:还有谁跟他们分的不一样。

  个别幼儿说。(分的一样的幼儿举起手)

  (4)“老师将小朋友分的整理了一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所有的分合式,幼儿集体读一遍。

  四、根据顺序进一步理解5的分成。

  师:老师也想来分一分,如果我方宝宝分一个,圆宝宝该分几个呢?(出示相应的课件)

  师:方宝宝分2个,圆宝宝几个?(3个),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前面多了一个,后面就要少一个,后面的跑到前面来了)

  幼儿集体读分合式。

  五、幼儿第二次操作。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5的分成,老师要来考考你们。(出示幼儿操作材料课件)

  (1)认识圈里和圈外的标志。

  师:小动物要玩套圈的游戏,你们看这个表示圈怎样了,(套住了),那这个呢?(没有套住,掉在外面了)。

  (2)教师示范一个作业。

  师: 小猪拿几个圈玩游戏的,(5个),套住几个圈,用数字几表示,(写上数字),掉在外面几个,用数字几表示(写上数字)。

  (3)进一步理解5的分和。

  师:5个圈分成了几和几,它们合起来是几?(幼儿说)

  (4)讲要求,幼儿进行操作3个作业。

  师:其他小动物又套了几次圈,套中了几个,几个落在外面,我们数一数,用数字记录下来,好不好!

  幼儿进行操作,教师指导。

  六、评价幼儿的作业。

  (1)幼儿互评。

  (2)教师集体评价幼儿的作

  根据幼儿自己分得结果,结合课件整理巩固复习5的分成的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