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习作1变形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发展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想象自己变成其他东西以后会看到些什么,确定选择哪些比较有意义的事情来写。
教学难点
把想写的事情写具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以《草虫的村落》为例,明确写作目标。
2.学生交流合作,确定题目写作文。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激发想象
1.谈话:《草虫的村落》一课作者的目光随着爬行的小虫,去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表达了作者对昆虫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生交流:课文为我们描绘出了什么样的昆虫世界?
(草茎组成了粗大的森林,小虫成了游侠,随着草虫与同伴的一路招呼,“我”来到了草虫的村落。在草虫的村落里,“我”看到了熙熙攘攘的黑甲虫村民;看到了“街道”“小巷”;看到了像南国少女般的花色斑斓的小圆虫;看到了像庞然大物似的来访者──蜥蜴;看到了甲虫音乐家的演奏会;看到了“村民们”行色匆匆的生活……)
二、重温课文,学习表达
1.《草虫的村落》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推荐一名同学汇报。
2.学生汇报,教师随机点拨指导:
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1)丰富的想象。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勇敢、勤劳和智慧的特质,从而使一只只美丽的小甲虫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
(2)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村落,原本是人聚居的地方,而课文中,作者赋予草虫人的生活形态。草虫的村落,其实无非就是草虫居住的洞穴,但在作者的眼里,它和人类的生活天地没有两样。那里有街道,有小巷,还有形形色色的人们,它们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更有着高雅的艺术追求,它们不但会享受生活,还会创造生活。)
三、先想后说,练习口语
1.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也想像《草虫的村落》的作者一样,去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你想把自己变成什么呢?为什么?
(指导学生可以大胆想象,既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大的东西,也可以想象成小的东西。学生可以相互说一说,自己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2.说一说变成以后,你会在哪里?你会怎样生活?你观察到了哪些有意义的事物?它们怎样生活?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四、自定题目,独立作文
1.可以从课本上的题目中自己选择一个,也可以自拟题目。
2.学生作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习作,请同学提意见。
2.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作文,完成作品。
教学过程:
一、完成习作,自我评价。
1.出示自评标准,自评等级。
(1)自评(一颗星)
语句通顺,能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敢于大胆想象。
(2)自评(两颗星)
语句通顺、生动;能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想象丰富。
2.师补充要求: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习作吧,并把自评的结果写在题目的左边。
3.刚才有哪些同学得到了两颗星?谁愿意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习作?还要接受同学们的评价呢!
二、交换习作,相互评改
1.四人一组,自由组合,相互交换习作、评改。
2.教师提出修改的要求:
(1)叙述是否具体生动,合情合理。
(2)圈出错别字,勾画出好词好句。
(3)参照自评成绩,综合小组成员意见,给出建议成绩。并将评价成绩写在题目的右边。评出组内有特色的文章或段落。
3.小组按要求评改习作。如果你们小组有什么拿不准的地方,老师可以帮帮你们。刚才每个小组都拿到了这张“今日之星”的奖项单。其中,希望星奖给本组习作的同学,冲刺星奖给本组习作进步的同学,神笔星奖给书写最棒的同学,聪明星奖给讲评时听得最认真的同学。
4.四人小组互评互议,教师巡视,并参加一个四人小组的评改。
5.教师组织反馈四人学习小组的评改情况:刚才有哪些同学得到了聪明星?看来你们是最会听的孩子。那神笔星呢?一定是书写最棒的同学。我们的冲刺星呢?你们的进步,要再接再厉哦!还有希望星呢,未来的小作家。
6.四人小组汇报评改情况:请2—3小组到前面来。(师相机引导学生评价并修改。)
三、及时鼓励,完善习作
1.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听了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刚才同学间的汇报,想不想再修改一下自己的习作?好,那就让我们现在行动,在原文上改吧。
2.自主习作交流会:修改之后,可以去给你的好朋友或现场的老师读读你修改过后的习作,讲讲你变成另外的东西以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听听他们有什么感受和好的建议吧!
小结语:今天,我们用手中的这支笔,给想象插上了翅膀了,开心吗?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回家将自己的作文读给家长听,还可根据他们的建议修改。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习作1变形记》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分析题目“变形记”的意思,明白这是一篇想象的作文,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来想象。
2.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3.在想象中表明自己的观点,流露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发挥想象,把你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难点: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将变形的经历,美妙想法、美好心愿有条有理地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准备《我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话题。
1.请读一读下面的一首诗。
我想……
我想把小手
安在桃树枝上。
带着一串花苞,
牵着万缕阳光,
悠啊,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我想把脚丫
接在柳树根上。
伸进湿软的土地,
汲取甜美的营养,
长啊,长——
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我想把眼睛
装在风筝上。
看白云多柔软,
瞧太阳多明亮,
望啊,望——
蓝天是我的课堂。
我想把我自己
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变小草,绿得生辉,
变小花,开得漂亮。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
更是我的愿望。
我会飞啊,飞——
飞到遥远的地方。
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
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2.读完这首诗后,你想变成什么呢?快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吧!
3.出示作文题目。
选择下面的题目来写你的故事,也可以自拟一个有趣的题目。
地球自述 我是一条幸福的蚯蚓
飘在天上的日子 夜晚,一棵大树下的故事
发挥想象,把你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吧。写完后,和同学交换习作,看看他们对你的“世界”是不是感兴趣,再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分析题意,明确写作要点。
1.你准备变成什么呢?为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
3.教师相机点拨。
(1)怎样变形,才会吸引人呢?
不能只是简单的变形,比如“我”经过化妆,变成了一个丑陋的老太婆,这只是简单的化妆,根本不是变形。变形一定要与想象中的人物形象联系在一起,这样变形后的故事才会吸引人,才会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