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多和少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掌握运用重叠、并放等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为5以内的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2.能够运用“一样多”“……比……多一个”“……比……少一个”描述比较结果。
3.愿意按要求进行数学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课件《对应比多少》。
2.5个有盖的小瓶(塑料药瓶即可)。
3.幼儿每人一个小盘或小纸袋,内装数量多一个、少一个或一样多的两种物品,如4张纸片、5粒花生等。
4.打印材料:五只小兔、五个蘑菇,五只蝴蝶、四朵花,四个小朋友、五把小伞。
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瓶子和瓶盖是好朋友,它们经常一起玩,今天瓶子们又去找瓶盖们玩了,可是有一个瓶盖出门了不在家,就有一个瓶子没有找到瓶盖一起玩,怎么办呢?
二、讨论多和少。
1.教师出示散放的5个小瓶和4个瓶盖,请一个小朋友把瓶盖盖上。讨论:谁多、谁少?怎样才能一样多?
2.教师添盖上一个瓶盖,验证幼儿的.讨论结果。
三、找一找,比一比。(播放找一找,比一比)
1.教师出示图片五只小兔、五个蘑菇,五只蝴蝶、四朵花,四个小朋友、五把小伞,请幼儿找一找谁应该和谁是在一起的?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小兔爱吃蘑菇,是在一起的;蝴蝶喜欢花朵,是在一起的;小朋友下雨打伞,是在一起的。
2.教师请幼儿将图片小兔和蘑菇、蝴蝶和花朵、小朋友和小伞在黑板上进行对应重叠或并放摆放,鼓励幼儿用“一样多”“……比……多一个”“……比……少一个”来描述结果。
四、请幼儿将小盘或小纸袋中的两种物品进行一一对应,比较多少。
教师引导幼儿用重叠、并放等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并用“一样多”“……比……多一个”“……比……少一个”来描述结果。
五、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第20~21页的添画、粘贴、连线和数数练习。
教师引导幼儿完成练习。
活动延伸:
1.在日常活动中,请全班幼儿一个男孩拉一个女孩的手散步,观察班上男孩、女孩的多少。还可引导幼儿观察毛巾架上的毛巾是不是和毛巾架上贴的名字一样多等。
2.家长在家引导幼儿运用“一样多”“……比……多一个”“……比……少一个”描述
认识多和少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物体的数量与物体的摆放形式无关,初步建立数守恒的概念。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磁板1块,纽扣、瓶盖若干。
2、幼儿作业纸。
数一数,说一说,每组有几个苹果?它们都一样多吗?
活动过程
1、指导幼儿看作业纸。数一数每组苹果是几个?它们一样多吗?为什么?
2、请幼儿拿出7个纽扣摆成一排,再请幼儿拿出相同数量的纽扣,随意摆成另一种形式,比较和体会,两组物品一样多吗?为什么?
3、教师在磁板上摆出几组相同数量(7个)的瓶盖,但各组的排列形式、排列疏密不同,请幼儿说一说,是否一样多?它们的数量是几?
4、组织幼儿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物品的'数量不因物品的大小、颜色、排列形式、位置等的变化而改变)
活动延伸
老师在活动区可投放像上面那样的材料,让幼儿进行练习。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在引导方面,要做到深入了解,在教的过程要详细和恰当的运用,游戏中让幼儿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最后,幼儿练习要把前面基础打好,在幼儿练习时才不会出现错误的发生。
认识多和少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2.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等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练习一的第1~4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具学具:
教师将第6~7页的主题图做成动画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卡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多媒体出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动画课件。
[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展开说,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灵活运用画面引出新知问题,自然有度。]
师:小朋友们爱听故事吗?谁能根据我们看到的动画课件,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呢?(给学生留出3分钟的思考时间。)
2.讲故事。
生1:小兔子的房子被大雨冲倒了,要重新盖房子,小猪来帮忙。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他们终于盖好了新房子!
师: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在盖房子?
生1:从房子上面的兔子头像知道的。
生2:小兔还给小猪准备了好吃的`呢!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3:水中的小鱼也在为他们加油呢!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小猪、小兔互相帮助,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把观察到的讲成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这个动画片你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说一说吗?下面我们可以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二、合作探究
[新知过程以学生为主,学生通过观察去感悟“多”、“少”、“同样多”。老师的引导与学生合作恰如其分。新思想新观念有所体现,同时评价有度,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小组合作。
观察动画片,组内交流。
2.小组交流。
生1:我知道有4只兔子,3只小猪。
生2:有3个苹果,4个萝卜。
生3:有4个板凳,4根木头。
生4:我发现1只兔子搬1块砖,没有剩下的砖。
认识多和少教案 篇4
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学习事物的多少。
培养幼儿说完整话
材料准备
若干积木、雪花片、黑板画
活动过程
一、律动
轱辘轱辘锤,轱辘叉。骨碌轱辘叉,轱辘轱辘一个变成仨,仨变五,五变八,看谁学习顶呱呱。
二、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1.请幼儿观察黑板画,说一说黑板上画的是什么?(苹果和草莓)引导幼儿观察哪个多哪个少?(幼儿数后,得出苹果多草莓少)
2.并请每个幼儿都说一说谁多谁少。
三、出示玩具,巩固认识多和少
1.出示数目不同的积木比较多少。
2.出示不同的.雪花片比较多少。
四、游戏
1.请小朋友数一数男孩多还是女孩多。
2.教师邀请一部分幼儿站起来,请幼儿比较是站着的多还是坐下的多。
活动延伸
比一比家里的物品多少。
认识多和少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和少。
2、培养初步的分析、比较能力。
3、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做小主人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小凳子、葡萄、西瓜等水果卡片、小汽车音乐、小口杯、动物头饰、小球、布娃娃。
【活动过程】
一、智力游戏:小司机快快坐下来。
2、介绍游戏规则:圈内放三个小凳子,请四名小朋友当小司机,放音乐,小司机围着小凳子转圈,音乐一停,小司机赶快找凳子坐下来。
3、游戏开始:先放音乐,再停下来。
问:
1、小司机都坐下来了吗?
2、有一个小司机为什么没有坐下来呢?{引出:小司机多,小凳子少。}
二、情景表演:小班请客。
师述:刚才小司机把小汽车开到我们小班来了,还给我们带来了三位小客人,请你们看看是谁来了?{小客人上场}
1、我们和客人打打招呼{老虎、小猪、小老鼠好,请坐!}
2、客人来了,我们要给客人倒杯茶,哪位小朋友来招待客人?
3、客人都喝茶了吗?为什么?{客人多,茶杯少。}
4、老师还买了许多水果招待客人你们看看有哪些水果?{出示水果卡片}
5、认识水果:葡萄、西瓜。并比较两种水果那种多,那种少。
6、找一名小朋友上前找水果给客人。先找葡萄。问:客人都有葡萄了吗?为什么?{葡萄少,客人多。}
7、再找西瓜。问:客人都有西瓜了吗?{都有}。西瓜找完了吗?为什么?{西瓜多,客人少。}
三、活动延伸:游戏{互送礼物}。
1、让小客人把礼物{小球}送给小朋友,比较得出{小朋友多,礼物少}。
2、回送礼物,让小朋友把礼物{布娃娃}送给小客人,比较得出{礼物多,客人少}。
四、活动结束:
评价小朋友在活动中的表现。
活动反思
活动的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收获也很多。可见幼儿的探索和发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选择探索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可直接控制,而应以尊重和支持,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一定的环境来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认识多和少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幼儿能将上下两组物体建立一一对应的联系,并能熟练地说出两组物体是一样多或不一样多(多一个或少一个)
2.发展幼儿初步的分析、比较能力
3.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小盘子、橡皮泥若干。小盒、小积木、贝壳若干。小兔跳磁带、小兔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昨天我见到小兔子,它说要和它的伙伴到我们小班来作客。我们为他们准备什么好吃的呢?
小朋友:我想准备苹果;我想准备香蕉;我想准备萝卜……
师:那我们就为小兔子准备萝卜吧。可是这儿没有萝卜,怎么办呢?
小朋友:做萝卜;拔萝卜;捏萝卜……
师:小朋友的主意都很好,这里有橡皮泥,我们就动手捏萝卜吧(发给每人一个盘子、橡皮泥)。
小朋友边捏萝卜边跟着老师说儿歌:“捏、捏、捏萝卜,团一团、搓一搓,捏出‘小尾巴’。萝卜做好啦。”
师:现在我来当检察官,检查一下是不是每个盘子里有一个萝卜。好,每张桌子上,萝卜不多也不少,盘子不多也不少。请小朋友看一看,比一比萝卜和盘子怎么样?
小朋友:盘子和萝卜一样多。(请小朋友跟老师重复两遍“萝卜和盘子一样多”)
二、 基本部分
师:谁来啦(开门)?噢,是小兔子们。
(互相同好)
师:(面向小兔子)我们班小朋友听说你们要来可高兴了,特意为你们准备了许多萝卜。小朋友们,请把萝卜送给小兔子吧。
兔:谢谢小朋友们。
师:把萝卜分给小兔子,每只小兔子一个萝卜。好,现在每只小兔子都有了一个萝卜。呵,还剩下这么多萝卜,小朋友比一比,萝卜和小兔子什么多,什么少呀?
小朋友:萝卜多,小兔子少。
师:对,“萝卜比小兔子多,小兔子比萝卜少”,跟老师说一遍(慢点说)。小兔子也为小朋友们带来了礼物。
兔:伙伴们,我们把礼物送给小朋友吧(送礼物)。
师:哦,送给每个小朋友一个小盒子。请打开盒子,看看里面有什么呀?
小朋友:有贝壳和积木。
师:是漂亮的贝壳和积木,积木是小朋友最爱玩的,贝壳还可以粘贴许多小动物。小朋友一定喜欢。
师:小兔子送礼物给我们还有一个要求,请小朋友把积木摆成一排,再把贝壳也摆成一排,一个贝壳对着一块积木,看谁摆得整齐。
我还要再当一回检察官,看看都摆好了没有。好,现在请你们仔细看看自己摆的,数一致,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勇敢地站起来说一说(指导个别幼儿)。
A小朋友:积木多,贝壳少。
B小朋友:我的'也是积木多,贝壳少。
……
师:(面对全体)他们都说积木多,贝壳少,你们看一看自己摆的,跟他们说的一样吗?(小朋友:一样。)那么谁用完整的话说一说,积木比贝壳多几个,贝壳比积木少几个?
G小朋友:积木比贝壳多一个,贝壳比积木少一个(多请几个小朋友说)。
师,他们说的真对。“积木比贝壳多一个,贝壳比积木少一个。”跟老师说两遍(慢点说)。
三、结束部分
(一只小兔子与教师说悄悄话)
师:刚才小兔子说,它们特别喜欢小朋友,想请你们和他们一块到外边去玩,好不好?
小朋友:好!好!
师:现在我们学小兔跳,跟小兔子一起到外面玩去吧(随兔跳音乐出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