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农庄小统计员教案

2023-07-13

大班数学农庄小统计员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分类记录"9"以内农庄里的农作物和动物数量,认识统计表。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统计,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农庄动物、蔬菜ppt,填有答案的蔬菜统记表ppt。种子统计表1份;

  2、学具:每人一份种子、动物记录单,动物统计表每小组一份,农家菜园记录、统计表作业单每人一份;4个篮子里装有白果、花生、蚕豆、黄豆种子(数量在9以内),一次性杯子每人一个、记号笔每人一支,农庄小小统计员奖牌若干。每张桌上贴有水果标志2份。

  活动过程:

  一、农庄收种子,探索统计的方法

  1、设置情景,"农庄里收获了许多种子,王爷爷不小心把种子混在一起了,今天我们学做农庄小统计员帮助王爷爷把种子分一分,记一记。"

  2、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

  出示种子统计表,引导幼儿观察、认识统计表。明确统计时要找到相应的标志,在它对应的格子里记录数字。

  3、师幼共同完成种子统计表。

  二、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记录,小组合作完成统计表

  1、幼儿观看农庄小动物ppt,初次尝试记录小动物数量

  2、小组分工合作记录动物数量。

  讨论:有什么方法把这么多动物又快又对的记录下来?教师引导幼儿小组合作记录小动物。

  小组商量,幼儿自主选择统计的小动物。

  观看ppt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记录,交流分享记录的方法

  3、小组合作统计农庄里的小动物。

  4、师幼共同检查每组统计情况。

  三、独立完成蔬菜统计小统计员们,你能一个人独立的统计农庄里其它物品吗?那我们挑战一下吧!统计的又对又快、细心认真的小朋友活动后将颁发"农庄小统计员"奖牌。

  1、幼儿观看农家菜园ppt。

  2、教师提出比赛的要求。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自主评价统计表四、颁发奖牌,结束。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大班的数学活动,这节活动有30名幼儿参加,分成三个小组,每组10人。第一个导入图片环节,动物是由不同形状的图形组合而成,每个图形外边框是不同颜色沟边,图形本身是白色,这样从视觉上很清晰的观察到每个图形。活动一开始,幼儿兴趣浓厚,每当提问某种图形有几个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有的.幼儿伸出手指头,有的站起来,都抢着争当第一个说出答案的人。到了操作环节,幼儿自选一幅图片进行按两个特征统计。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满足了孩子的不同需求。在操作中,孩子们很认真的观察统计,因为提供的图片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图案,如机器人、小公主等等。在最后和幼儿一起检验结果时,有的幼儿还在低头统计着。可见孩子们很喜欢这节活动。大家参与的兴趣很高,到最后都完成了统计,虽然有的幼儿的统计结果不对,当得知漏数时,孩子们脸上认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表情,是那么美好。

大班数学农庄小统计员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统计物品,提高计数能力。

  2.认识并掌握条形统计图的计数方法,知道用条形图进行统计更清楚。

  3.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记录纸每组两份,每份4张;记号笔

  2.4个橱子内摆放4种物品:文具、食品、水果、玩具。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幼儿初次合作,分享统计结果。

  1.交代任务,进行记录。

  师:“又到了超市需要进货的时候,请你们来帮经理统计每个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

  幼儿分组统计商品并记录,教师指导。

  2.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介绍,你统计的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记下来的?”

  小结:你们用了数字、表格、画点点的办法,知道了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有多少。可是不能很快看出哪种商品最多,哪种商品最少。

  二、尝试用条形图涂色的办法进行第二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1.介绍条形统计图和记录方法。

  师:这也是一个统计图,叫条形统计图。有横坐标和纵坐标,横坐标下代表统计什么东西,纵坐标上的刻度代表统计的数量。如果统计出来苹果有2个,那么就画两个格子。

  2.师幼共同完成一份条形统计图

  3.再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师:货架上有几种商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小结:用条形图统计,能够很快地知道货架上哪种东西最多,哪种东西最少

  4.引导幼儿根据统计结果确定进货商品。

  三、观看课件,激发兴趣,拓展生活经验

  师:在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还会用到统计,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我们来看看,还有什么时候会见到统计图。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大班数学农庄小统计员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统计物品,提高计数能力。

  2.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3.体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记录纸4张、记录板8块、计数条4套、记号笔8支。

  2.4个橱子内摆放4种物品:文具、食品、水果、玩具。

  活动流程

  1.创设情境,幼儿初次合作,分享统计结果。

  (1)交代任务,分组记录。

  "今天,请你们来统计每个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幼儿分组统计商品并记录,教师指导。

  (2)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每组请一个小朋友来介绍,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记下来的?"

  小结:你们用了数字、图画、表格的办法进行了统计,知道了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有多少。可是不能很快看出哪种商品最多,哪种商品最少。

  2.尝试用计数条进行二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1)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请你们用记录板和计数条再来做一次统计,看能不能很清楚地看出哪种东西最多?哪种东西最少?"

  (2)指导幼儿使用计数条再次统计。

  (3)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货架上有几种商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结:用计数条统计,能够很快地知道货架上有几种商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还会知道最高的计数条代表的商品是最多的,最矮的计数条代表的商品是最少的。

  (4)引导幼儿根据统计结果确定进货商品。

  "一起说说看,需要进哪种货?"小结:你们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让我知道了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还能很快知道哪种商品最多,哪种最少。

  3.观看课件,激发兴趣,拓展生活经验。

  "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多时候还会用到统计,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还有什么时候会用到统计。"分别观看幼儿身高、营养搭配、全年平均气温、奥运会奖牌榜统计图表,再次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统计的'兴趣。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