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玉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2022-12-15

《广玉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1

  一、复习花香、花瓣部分,导入新课(4分钟)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广玉兰》

  2、上节课,我们一起品味了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板书:幽香  纯洁 提醒学生  请同学们不光用眼,还要用心跟老师一起写这两个词。)

  〖点击课件〗这里有两组词语,谁愿意来读一读?手举得最高,一定是最自信的。

  【出示词语】(指一名差生、优生读、齐读)

  幽香荡漾   洁净高雅   玉琢冰雕

  数世同堂   生生不息   终年不败

  师:读着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这两组词语都与广玉兰有关。

  师:谁能用上一两个词,说说广玉兰给你留下的印象?

  【预设:广玉兰淡淡的幽香在空气中荡漾,让人陶醉。

  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它的生命力无比旺盛。

  广玉兰的花朵是那么洁净高雅,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将我深深的吸引。】

  师:看来,你们都已经喜爱上了广玉兰。作者和你们一样——出示(最后一句)

  【齐读——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广玉兰,去感受她那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二、品读感悟(30分钟)

  1、品读花

  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广玉兰生命力旺盛的词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出示自学提示)

  【远远望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师:你是从哪些词体会到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的呢?【数世同堂、生生不息】找到相同句子的同学可以补充。(【数世同堂就是几代人住在一起,生生不息就是不断地生长、繁殖。从这两个词可以体会到它旺盛的生命力。】)

  师:“数世同堂”文中有一句话就是对它最好的解释。谁找到了?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

  师:你真有一双慧眼呀!有哪些形态呢?能分别用文中的词来概括吗?找到一个就说一个。【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着的、凋谢的】

  师:准确、迅速。

  如果你们组有一台照相机,来到这株广玉兰的旁边,你们要拍摄什么镜头来展示她旺盛的生命力呢,说说理由,并试着给这幅照片取个名字。

  〖课件〗出示要求:

  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吧。

  〖镜头三〗盛开着的广玉兰花。

  【出示: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生:我拍摄的是盛开着的广玉兰花。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我给照片取名为《婴儿》(不合理)、《笑脸》洁白无暇、盛开、白雪公主、鲜花怒放、花中之最、婴儿。稍加评论。“婴儿”一词肯定他的选择方向,但要求更确切些,学生思考后,改为“笑脸”)

  点评:那就是怒放的生命。

  师:还有谁也拍了这张照片?

  …………

  生:盛开着的广玉兰花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就像婴儿的笑脸。

  生:因为它是那么的甜美,那么的柔嫩,像婴儿的笑脸

  师:看着“婴儿的笑脸”你最想干什么?

  生:我想把她抱起来亲一亲。

  生:我想捏一捏她。

  生:我想摸一摸。

  师:为什么想这样做?

  生:婴儿太可爱了,让人忍不住就喜欢她,爱上她。

  师:那请你读一读。生读(你认为她读的怎么样)

  师:你也来读一读。生读

  师:大家都喜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你们还拍了什么?

  〖镜头二〗刚刚绽放的广玉兰花。

  【出示: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

  〖预设〗

  生:我拍摄的是刚刚绽放的广玉兰花。(生读此句)这广玉兰花太香了,几只小蜜蜂禁不住诱惑,都等不及要钻进去了。我给照片取名为《绽放》、《心急的蜜蜂》……

  师:说的真好,拍小蜜蜂的迫不及待,其实就是衬托花的香、可爱。这在写作上称为侧面描写,我们写作时也可以学着这样的写法。请你把小蜜蜂的迫不及待读出来。

  师:请你为他的朗读作评点一下。相信你能读得比她更好。

  师:你真的很自信,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一只快乐的迫不及待的小蜜蜂,也好像闻到了广玉兰那淡淡的幽香。

  〖镜头一〗含羞待放的广玉兰花。

  【出示: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

  生:我拍摄的是含羞待放的花。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这花苞好像挺害羞的,有些不好意思。我给照片取名为《含羞待放》“含羞、蓓蕾初放、风采依旧”(希望、明天)

  师:多有诗意的名字,这是一个生命在悄然生长,老师奖励你将这个句子读一读。

  师:还有谁拍了这张镜头?

  师:多有生命力的名字。

  师:老师也奖励你将这个句子读一读。

  〖镜头四〗凋谢的广玉兰花。

  出示:【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生:我拍摄的是凋谢的广玉兰花。我给照片取名为“孕育希望”“挺立”“希望”(花开花落,你说出了自然的规律,但老师觉得这个名字有点伤感。)

  师:还有谁也拍了这张照片?说说你取的名字?

  师:哦,你们的目光很独特。古代文人墨客都曾写过那凋落的花,那是“东风无力百花残”的伤感,那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失落。请你说说你为什么要拍凋谢的广玉兰花?

  生:因为我从这里看出了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师:你能具体说说从哪里体会到的?

  生:我从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和缀满了新生命的种子,看出它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

  师:你抓住了关键词依然挺立和缀满了感受到了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请你把你的体会读出来。(抓住依然挺立缀满了)

  生1:我也拍了这张照片,花蕊没有停止生长,刚刚绽放时花蕊约有一寸长,而现在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这也体现了它旺盛的生命力。

  师:作者观察的仔细,你读书更仔细,这一点你都发现了,真了不起!

  师:也请你来读一读这句话。一生读

  生2:我也拍了凋谢的广玉兰花,外表上看起来可能不是最美丽的,但它把曾经的美丽转换成孕育新生命的种子,这一点是令人钦佩的。

  生3:我觉得凋谢了的广玉兰花其实更美丽,它在孕育新生命的种子,这让我想起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在我心中是最美的。

  师:你的妈妈听了这句话心里一定是乐开了花。老师相信,你也是妈妈心中最棒的孩子。同学们,〖同学们来看图〗。一颗种子就能孕育着——一个新生命,那缀满了种子就能孕育——无数的新生命,这就是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谁再来读读?(指名一名优生读 )

  从你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一株充满生命力的广玉兰,

  〖镜头五〗整株广玉兰

  生:我拍的镜头是远景,把整株广玉兰都拍摄下来。我给照片取名为“数世同堂”(或“生生不息”)

  师:真不简单,我们怎么没想到呢?你是拉长了焦距,站在远处拍摄的。把这个大家族全拍下来了。

  【出示小练习】

  如果说含羞待放的花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娃娃;那刚刚绽放的花是     ;盛开着的花是    ;凋谢的花是    。

  生:刚刚绽放的花是亭亭玉立的小姑娘。

  生:是朝气蓬勃的小男孩。

  生:盛开着的花是父亲。

  师:怎样的父亲?

  生:高大威武的父亲。

  生:还是端庄美丽的妈妈。

  师:那凋谢的花呢?

  生:是两鬓斑白的爷爷。

  生:是饱经风霜的爷爷。

  生:是慈眉善目的奶奶。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啊。是呀,这就是——“数世同堂。”

  师:这边的花谢了,那边又悄悄地绽放;今年花期结束了,来年又盛开了,这就是——“生生不息”。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远远看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

  师:此时此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一棵美丽的树,更是一棵充满生命力的树。美文需要美读,老师配上音乐,谁愿意来读一读?(配乐)

  师:音乐美,你读得更美!

  难怪作者由衷地赞叹——【齐读——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板书:旺盛的生命力

  2、品读叶

  师过渡:同学们,让我们拿起照相机,继续往下看,还可以拍什么来展示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生:广玉兰的叶子

  你们见到广玉兰的叶子吗?

  生按要求观察叶子。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叶子的特点?

  生:广玉兰的叶面很光滑,有光泽。

  生:这叶子的背面摸起来毛茸茸的,很舒服。

  师:是的,叶子的边缘有什么特点吗?

  生:叶子的边缘像波浪一样。

  师:好,收起你手中的叶片。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描写的呢?

  生:广玉兰的叶片……另有一番情趣。

  师:你看,作者观察多仔细啊!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师:你们为什么要拍它的叶子呢?

  生读:“密集油亮的绿叶终年不败,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这里终年不败、生气、活力都写出了叶子旺盛的生命力。

  师:这当中哪些词最能体现它旺盛的生命力?【终年不败、生气、活泼】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是的,这里也体现出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从叶子这部分还能读出什么?

  生:有了它的衬托,广玉兰花便显得格外皎洁、格外清丽了。从衬托花这里,我还体会到叶子有奉献精神。

  师:是啊,叶子不仅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还有着奉献精神。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师:请为他的朗读作一下点评。(教给学生时间)

  师:你点评的好,读的一定更好。

  继续交流:

  生:【秋冬时节,许多树的叶子凋落了,广玉兰却披着一身绿叶,与松柏为伍,装点着自然。】

  师:三九严寒更能体现出它旺盛的生命力。谁再来读一读,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生命力!(优生)

  师:这是多么旺盛的生命力呀!此时,我们也要情不自禁地赞叹——【齐读——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三、总结全文,迁移写法

  师:广玉兰充满生命力的照片印在我们的心中。广玉兰,我们不仅爱它的外表,更爱它内在的品质。像广玉兰这样的植物,你还喜爱哪些呢?

  生自由答(蒲公英 、仙人球 、柳树、仙人掌、小草)

  师:你想仿照课文的写法把你喜爱的植物写出来吗?(想)

  师:那么,你认为课文哪一节的写法最值得你学习呢?(第三节)课件出示

  师:小组讨论一下,你有什么启发?

  生:作者观察仔细。(师评价

  生:作者发自内心地爱广玉兰。

  生:这段话的结构是——总分总,

  师:平时我们写作时也可以运用这种结构!这样就可以将要表达的内容写得清晰、明了。

  生:作者写出广玉兰花每种形态的特点。

  师:出示词组

  有早有迟  各种形态(总)

  含羞待放  鲜嫩可爱

  刚刚绽放  迫不及待

  盛开着的  洁白柔嫩     (分)

  花瓣凋谢  挺立枝头

  数世同堂  生生不息(总)

  今天老师给带来了一种植物。模仿第三自然段的写法,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写出它的特点。(课件出示:出示水仙花图)请仔细观察,小组讨论交流,你准备写什么,怎样写?

  学生完成后班级交流。

  作业:

  1、仔细观察喜欢的植物,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写一篇观察日记。

  2、推荐阅读:

  侯宇振《美丽的白桦林》(《补充习题》62页)

  郭沫若《石榴》

《广玉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2

  作者:龚晓红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23

  《广玉兰》教学案例

  龚晓红

  ……

  师:选择你喜爱的方式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看到了哪些形态不同的广玉兰花?

  生:(默读、批注)

  师:把你最喜爱的一种介绍给大家。

  生:我喜欢盛开的广玉兰花。因为它有洁白的花瓣,盛开时就像婴儿的笑脸一样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生:我觉得含羞待放的花苞更可爱。碧绿的花苞鲜嫩鲜嫩的,像个小脑袋。

  生:刚刚绽放的广玉兰花最讨人喜欢,嫩黄色的花蕊从花朵中露出来,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连小蜜蜂也迫不及待地钻进去采蜜呢。

  ……

  师:从同学们的介绍中,老师也仿佛看到了广玉兰花那形态各异的风姿。那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课文内容,感受广玉兰的美。选用你喜欢的方式,把你见到的景象描绘出来,让大家也能欣赏到你的美。

  生:(读)

  生:(汇报交流准备情况)

  师:是啊,含羞待放的鲜嫩可爱,刚绽放的清香四溢,盛开的洁白柔嫩……远远看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不仅仅是一株美丽的树,而且是一棵充满生机的树。让我们一起将这株美丽的、充满生机的广玉兰深深得印在脑海里吧。

  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评析】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在本环节中,教者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充分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再通过朗读,使学生对广玉兰那形态各异的风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广玉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3

  《广玉兰》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26

  《广玉兰》教学设计八

  教学目标:

  1、学会13个生字,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通读懂写花的各种形态的语句,进而体会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揭题导入

  (1)春暖花开,各种花都竞相开放。今天,我们再认识一种花——广玉兰。

  (2)板书课题。

  (3)哪些同学知道广玉兰,能给大家作个介绍吗?

  2、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①出示字词。

  渗透 概括 花蕊 婴儿 惹人喜爱 孕育

  铁锈色 呈现 旺盛 内涵 椭圆形 凋落

  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②分小节朗读课文。

  ③齐读课文。

  (3)理清脉络。

  ①自读,思考。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课文可分为几段?

  ②交流。

  (4)指名分段读课文。

  3、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①轻声读第一段。

  ②思考。

  是什么吸引了作者去欣赏广玉兰的?

  (2)指导朗读。

  自由读,齐读。

  4、完成作业

  课后描红,仿写。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吗?

  (2)广玉兰是一种高大的常绿乔木,花很大,散发着阵阵幽香。

  2、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①默读第二段,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绘广玉兰的,着重写了哪一方面?

  ②交流。

  (按花的色彩和质感、花的形态、叶子的特点的顺序写的,着重写了广玉兰花开时的形态特点。)

  ③理解第二自然段。

  a.指名读,说说花的特点。

  b.从哪些语句读懂的?

  c.从语句中你体会出怎样的感情?

  从花瓣色彩和质感两个方面写出了花的洁净、高雅。

  “无法用语言文字准确形容”写出广玉兰实在是美到了美不胜收、美不能言的境地。

  表达出作者对盛开的花朵喜爱之情。

  d.训练朗读。

  ④理解第3自然段。

  a.自读课文,联系插图说说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你能从中体会出怎样的感情?

  自由读,交流。

  (引导学生一句一句谈体会,领悟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

  (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b.指导朗读,背诵。

  看图(动画),试背。

  ⑤理解4、5自然段。

  a.作者不仅写了广玉兰花瓣的形态美,还写了它的什么?(叶片)

  b.自学,讨论。

  c.交流。

  叶片“终年不败”的特点。

  叶片很有生命力。

  为什么说“另有一番情趣”?还从哪儿体会到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训练朗读。

  (2)学习第三段。

  作者在文章最后也情不自禁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齐读。

  3、总结全文

  本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广玉兰的爱,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吗?

  交流,观察仔细,抓住特点。

  第三课时

  1、复习

  (1)默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2、作业指导

  (1)课文第3自然写花的样子,是怎样写的?

  (2)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先抓住特点说说花的样子,再写下来。

  (3)练笔。

  板书:

  气味 幽香

  10. 广玉兰    花瓣 洁净 高雅

  (生命力旺盛) 形态 生生不息

  叶片 终生不败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广玉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4

  《广玉兰》教学案例分析

  (师:把你最喜欢的那一段读给大家听。 (指名朗读课文。)

  师:这么多同学喜欢的第三自然段呀!为了满足大家的兴趣,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第三自然段,好吗?

  生自由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师:读了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生:写了四种形态的广玉兰。

  生:写了同一株广玉兰上开着各种不同形态的花。

  师:你们看到了哪些形态的广玉兰呀?

  生:有含羞待放的,有刚刚绽放的,有盛开着的,还有凋谢了的。)

  师:自由读这一段,把最让你着迷的那种花形告诉大家,好吗?

  生:我喜欢盛开的玉兰花,因为它的花瓣洁白无瑕,清丽脱俗。

  生:我也喜欢盛开的玉兰花,作者把它比作婴儿的笑脸,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婴儿那粉嘟嘟的笑脸。师:看到婴儿粉嘟嘟的笑脸,你的心情如何?你最想干什么?

  生:我的心情很愉快,真想伸出手去抚摸一下。

  师:把你的这种感受送进去,练读这句话。

  生:我喜欢凋谢了的玉兰花,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它以长成约两寸长的圆径。圆径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新生命的种子。

  生:我也喜欢凋谢的玉兰花,因为一般人看到花谢会伤感,读了这句话让我感到希望,感受到了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师:是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看到花落簌簌流泪,而作者笔下的这株凋谢的广玉兰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无限的生命力。也许在来年,也许在某一个角落,又会有一株广玉兰悄然绽放。

  生:我喜欢初绽的广玉兰,它太香了,小蝴蝶都迫不及待地钻进去了。师:小蝴蝶钻进去干什么?

  生:采蜜。

  师(笑):小蝴蝶有也采蜜的本领吗?

  生(恍然):是蜜蜂钻进去采蜜。

  师:蝴蝶与蜜蜂不一样,蝴蝶着意于花的美丽,蜜蜂却是循香而至。请把你的理解带进去读一读。

  生:我喜欢含羞待放的广玉兰,这句中的“羞”字让我想到广玉兰多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啊!

  师:你有很高的语文素养,从一个“羞”字就能联想到了美丽羞涩的少女形象,一起来看看图片中的广玉兰含羞待放的样子。

  师:同一棵树上有各种形态的广玉兰,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

  生(齐读):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师:能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一株广玉兰就是一个有许多花的大家庭。

  生:各种形态的广玉兰生长在同一棵树上。

  生:有的刚刚长出来,有的已经凋谢了,广玉兰树就像一座舞台,花儿们你方唱罢我登场,真热闹。

  师:让我们一起将这株美丽、充满生机的广玉兰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吧!齐读第三自然段。

  评析

  徐健老师在这一环节中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潜心体验,从而发现了广玉兰的美丽多姿,发现了它身上蓬勃的生命力。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情感受到感染,精神得到升华。这是一种深层次的解读,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世界走进文本,文字叙述的意象好像变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原来与学生存在距离的广玉兰,现在成了学生理解的起点,发现美的起点,寻求阅读乐趣的起点。“事与身接则境生,境与身接则情生。”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欣赏着画面,品味着文字。此时的景触动了学生的情,学生带着情再去关照广玉兰,意味由此而出。没有生命的广玉兰,被学生在阅读中给予了生命。文字的敏感,生活的敏感由此而出。个性化的解读方式,促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时充分调动自己多种感官参与,体验不仅是多维度、多层次、多元化的,也是较为充分、较为主动、较为独特的。学生的言语只有真正融入在个性生命之中,才具有生命力和表现力,随后的对话才能进入了至臻至美的境界,上例中才会不时地迸发出充满智慧的语言。

《广玉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语言文字,感悟广玉兰的美,体会作者对广玉兰的热爱与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通过研读课文, 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作者描写广玉兰的方法并模仿本文写法学习写一种熟悉的植物。

  【教学过程】:

  一、欣赏美图,直观感受形态美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广玉兰树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广玉兰的图片。(多媒体课件展示广玉兰娇美的身影)

  看后有怎么样的感受?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广玉兰的文章。   板题:广玉兰

  齐读课题,关于广玉兰,你想了解它的什么?

  二、研读课文体会美。

  1、请打开课本59页,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将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地方划下来。

  评价:你读出了文章最精彩的地方。

  2、生圈划批注

  过渡:同学们读完了课文吗?我们交流一下,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美?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下面,我们再一起来一节一节地细读课文,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写广玉兰的。

  三、朗读交流感悟美。

  1、读第一段,领悟幽香美。

  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一节,想想这一节写了广玉兰的什么呢?

  老师用鼻子闻闻,同学们你们闻到了什么?是闻出来的还是读出来的?从哪里读出来的?广玉兰花的花香有什么特点?

  板书: 幽香

  谁来读好这两句话,把广玉兰花的缕缕幽香这个特点读出来.

  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闻到了一股股淡淡的幽香在我们教室荡漾。

  老师品出了一点点味道,谁能读得更淡雅些?

  2、读第二段,感受色质美。

  继续往下默读课文的第二节,这一节又写了广玉兰的什么?

  板书:色质

  同学们,读了作者介绍广玉兰颜色和质感的这段文字,我们能确切说出这广玉兰花到底是什么颜色、什么质地的吗?为什么不能?

  对。广玉兰的颜色和质感美就美在它的妙不可言,谁愿意试着将它读出来。还不够美,谁再读。

  赛读。

  3、读第3段、认识花形美。(重点)

  (1)如果说文章的一二节是写广玉兰的幽香和色质,接着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的第三节,说说: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板书:花形

  (2)文中一共写了广玉兰花的几种花形?

  (3)请找到你最喜欢的一种花形再读读,读出心中的感受?

  生自由读。

  (师用小黑板出示这部分内容)

  指导读好这一节。

  (4)同一棵广玉兰树上,能看到花的不同形态,有的含羞待放,有的完全盛开,展示它的美丽。其实每一种花形都很美丽,不背下来真是可惜。下面老师给你们一段时间试着背下来,能背下来的全背,不能背的就选一种你最喜欢背下来。

  (5)集体引背:有的--有的--盛开着的广玉兰--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远远看上去--

  (6)从同学们的背诵中,老师仿佛也看到了广玉兰那形态各异的风姿。请同学们再快速地把这一节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读一读,然后讨论一下这两句和中间部分是什么关系?

  教师小结:这一节先总写同一棵广玉兰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接着分别具体介绍花开的四种形态,最后再总写远远望去,一株广玉兰就像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板书:总-分-总)

  4、读第4、5段,了解叶片美。

  接着请个同学课文的四五两小节,这两节又是写了广玉兰的什么呢?

  板书:叶片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片广玉兰的叶子,请大家欣赏。广玉兰的叶片是什么样的?你喜欢广玉兰的叶片吗?为什么喜欢它?

  自由发言

  兰花还需绿叶衬,因为有了它的衬托,玉兰花便显得格外皎洁,格外清丽。

  板书:生命力旺盛

  5、读第6小节,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同学们,读到这儿你是不是更喜欢广玉兰树了?作者不由得赞叹(齐读最后一节)。作者在这里除了赞美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还赞美了什么?

  四、揣摩写法,以读引写。

  1、配乐欣赏,边听边想,这篇文章,是怎样写广玉兰的?

  现在让我们再回过头来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写广玉兰的。

  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 再写什么 最后赞美了什么。

  这是文章在结构上的美,其实整篇文章,语言也很优美,让我们以第三节为例,有哪些好词打动了你?

  2、课堂小练笔:模仿本文写法,写一种植物。

  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模仿本文的写作方法,来做个小练笔,写一写水仙花的花或叶。

  先欣赏一组水仙花的图片,请欣赏。

  老师也带来了一盆水仙花,同学们可以摸摸、闻闻、看看,再写写。

  现在开始。

  学生完成后班级交流

  五、全文小结。

  【板书设计】:

  广玉兰

  幽香

  花:    色质

  花形

  叶:    叶片

  生命力旺盛

  【教材分析】

  《广玉兰》是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散文,描写了广玉兰的香幽、色美、形秀以及旺盛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此文语言优美,比喻贴切,用词准确、生动,尤其对广玉兰花、叶的描写细致而且形象。

  【学情分析 】

  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许见到过广玉兰但可能没有留神观察过。因而要想让学生体会到广玉兰的美,既要唤起学生的经验,又要借助直观帮助感悟。文章浅近易读,通过研读,相信学生完全能够感悟广玉兰的色美、形秀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教师要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学习并尝试运用课文描状景物的写法,以求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明显的“增量”。

  【教学理念】:

  1、以发现“美”、欣赏美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通过欣赏广玉兰的图片、范读课文感受美;研读课文体会美;朗读交流感悟美;再读体会语言美;总结拓展体验美等环节,让学生在自主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受到美的熏陶,并力争把课文读美。

  2、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现有效学习。既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悟到广玉兰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又要通过研读课文学习一些写作的方法,并进行课堂“小练笔”训练,让学生尝试使用这些方法,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

  3、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教学活动从更高境界来说,应该是童年生活的享受,让学生享受到人生最初阶段的属于儿童的快乐。”如果学生将学习当成一种享受、看作是快乐的事,那还有什么学不好的呢?而这,需要我们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开放地、让学生自由地说干就干读书、快乐地表达,在一种和谐、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附学生习作:(姚沁)

  从一盆水仙花上可以看到水仙花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好像一位待嫁的新娘;有的吐蕊绽开,如同身穿洁白纱裙的少女;水仙花的花蕊是淡黄色的,犹如一缕缕金丝。怒放的水仙花,格外高雅,那高不可攀的气质显得格外脱俗。

  教学反思: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最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广玉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能找出表达广玉兰特点的句子,品读感悟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理解作者喜爱、赞美广玉兰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理清课文思路,能找出表达广玉兰特点的句子,品读感悟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理解作者喜爱、赞美广玉兰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自主探究、与他人合作,培养协作精神,初步学会探究性学习方法。

  2、能通过对文中描写广玉兰的优美句子的朗读及广玉兰图片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现代教学手段:

  通过广玉兰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直观认识广玉兰。再利用教学软件突出重点段(第三、四小节),再配上相应形态的广玉兰花图片,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帮助突破课文的重难点,掌握写作方法,最后为知识拓展,旨在让孩子们从各个角度更加全面地认识广玉兰,喜欢广玉兰。

  四、【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

  2、抓住重点词句的赏读,体会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五、【教学难点】:让学生弄清本节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赞美广玉兰的,理解作者为什么喜欢广玉兰,并一起感受广玉兰的美

  六、【教学准备】:

  1、观察广玉兰。

  2、搜集有关具有坚韧不拔品质的植物的诗句。

  3、文中的图片和文字投影。

  七、【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

  1、有这样一种树,它高大挺拔、花朵高雅、叶子常青。它就是-----广玉兰[板书] 真美啊!再读一遍。

  2、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广玉兰》的第一课时。广玉兰的气味幽香,花瓣纯洁。在陈荒煤先生的细腻描绘下广玉兰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能用书中词语说说广玉兰给你留下的印象吗?如:{    }的广玉兰。(在第2段里找词汇)

  3、老师把同学们刚才提到的词语放在一起读一读。

  她幽香清丽、洁净高雅;

  她玉琢冰雕、生生不息;

  她的美, 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

  二、精读感悟

  1、昨天,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了幽香、纯洁的广玉兰。但比起它的幽香、纯洁。作者更爱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师: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自然段,来仔细欣赏广玉兰开花的不同形态,也读也想:看到了哪些形态的广玉兰花?

  [自读、思考、批注、交流]

  2、师:请四位同学分别为我们朗读描写这四种形态的花的语句。想一想,你最喜欢哪种形态的广玉兰花呢?把你最喜欢的这一种形态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出示四幅图]

  {指名朗读、说出原因}

  a 、 含羞待放

  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哪个词看出来?[含羞待放]

  你仿佛看到什么?这就写出了广玉兰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你能读出害羞的语气吗?(指名读、男女生读)

  b 、 刚刚绽放

  这个句子也运用拟人的手法。从哪个词看出来?[迫不及待]

  这个词写出了小蜜蜂{  }的心情?

  为什么小蜜蜂那样迫不及待钻进花苞?猜猜看?[花香、花美]

  {个别读、齐读}

  c、婴儿的笑脸

  这句话把盛开的广玉兰比作什么?为什么?

  (因为他们都是纯洁甜美的。) {个别读 }

  (美吗?听到甜声,可没看到同学们的甜美的笑脸,谁能再读一读?)

  d、有没有谁喜欢凋谢的广玉兰?{个别读}

  为什么喜欢凋谢的广玉兰?你从凋谢了的广玉兰感受到什么?

  对呀,这颗粒就是新生命的种子。这虽然没有其余几种形态花美丽。其实里面蕴含着一种美。生命之美、希望之美、力量之美。

  e 、“数世同堂”是什么意思?周围数世同堂的家庭是怎样的?

  放在这段话里怎么讲?

  出示:这就叫数世同堂。有的话凋谢了,旁边又盛开着。这一朵刚开,那一朵含羞待放。不断有花谢,不断也有花开着。这就叫——生生不息。

  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生命力}齐读。

  3、师:同学们仿佛看到了美丽洁白、生命力旺盛的广玉兰花。下面请同学们看着图,引用文中的有关语句,向同桌介绍你喜欢的一种形态的花。{交流}

  4、这么优美的文字,我们怎么不把它留在心间呢。选择最喜欢的试背。{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指名背诵。

  师:与其说他的记忆力好,不如说她掌握了读书方法,介绍一下你背诵的小诀窍。

  5、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敢说这不仅仅是一株美丽的树,更是一株充满生机的树。作者为什么把广玉兰写得如此富有神韵,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总结归纳:总分总结构、结尾呼应、并列关系、运用比喻拟人等。

  师:的确,作者深受广玉兰,所以用心观赏,用心感悟。抓住特点,运用多种表达方法。才把广玉兰写得生动具体。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得眼睛;文章谁都能写美,只要你有一颗善于表达的心。让我们今后写作时,也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使我们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过渡:红花岁红,还需绿叶配。广玉兰也不例外,在其身后,也有一任默默无闻的英雄。这位英雄不大引人注意。却别有一番情趣。    

  默读。{大屏幕出示第四自然段及叶片图片}

  6、师:看广玉兰叶子有什么特点?你能用课文中的词句向大家介绍吗?{看、摸、闻}

  (大屏幕出示)

  [任选一句话填空后交流]

  学生齐读,你们体会到什么?

  总结:让我们一起记住这片充满旺盛生命力的绿叶吧!你能读好吗?{齐读}

  三、总结、拓展、延伸

  1、广玉兰淡淡的幽香,纯洁的花瓣,生生不息的花朵,终年不败的绿叶,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你们喜欢广玉兰吗?饱含激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广玉兰的生命力是顽强的.自然界中还要许多具有这样顽强生命力的植物。你们知道哪些描写这些植物的古诗?(梅)

  {学生背诵交流}

  3、是啊,这些植物之所以受到诗人喜爱,就是因为它们都能经受住那些恶劣环境的考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同学们,你们能从中受到什么启示呢?(交流)

  5、看来,同学们也已深深爱上这广玉兰。广玉兰本身也是一首诗,就是一首歌。老师也陶醉了,也带来一首小诗与大家分享,想听吗?,一起读一读。

  她有一个冰清玉洁的名字——广玉兰,

  她,幽香飘逸,微风中夹着一丝香甜;

  她,纯洁高雅,阳光下尽显妩媚姿色;

  她,更有那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她生生不息,风雪中铸就铁色柔情,

  她有一个永不凋谢的名字——广玉兰。

  四、布置作业

  能模仿第三自然段描写其他植物开花时的形态。

  板书设计

  气味    淡淡幽香

  广玉兰              花瓣    洁净高雅

  (旺盛的生命力 )      花形     生生不息

  叶片    终年不败

《广玉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7

  《广玉兰》教学反思

  《广玉兰》是一篇状物的散文,它描写了广玉兰的色美、形秀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花的喜爱之情。此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尤其对广玉兰花、叶的描写细致而且形象。

  本课重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广玉兰花瓣的色泽、质感、花开时的各种行态以及叶片的特点,体会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的运用很美,教学仅仅是体会广玉兰的美,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想办法在学生自学交流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文章的内涵。

  “言为心声”,作者的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是他对广玉兰的赞美和喜爱。为了让能学生对广玉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更为直观的印象,仅仅靠课文的描述是远远不够的。由此,我让学生上网去查找关于玉兰花的图片和相关资料,使学生对玉兰花有所了解,上课也就轻松多了。

  根据教学内容我设计了多种朗读方式,有自由朗读,齐读,指名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默读等方法,逐步深入而有效地训练学生对文本的解读。随后再让学生带着不同的要求去读,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通过朗读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之美的同时,在脑海中形成画面,让学生充盈的心泉在画面下诗意荡漾,逐步深入而有效地训练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的方式理解“冰清玉洁”“玉琢冰雕”“洁净高雅”“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然后我抓住:作者两次说“无法用语言文字准确形容”,你读了这段文字后你有怎样的感觉呢?学生们一下子陷入沉思,我随即接下来说:“其实在文章中作者已经用生动形象的文字描写出了花瓣的色彩与质感,读来如见其色,如见其质。”随后我先范读,再让学生跟着朗读,接着再让他们把自己的感情带入文中读,彰显自己的特点,使教学达到了高潮,从大多数学生的朗读中能感觉到他们在用心读,用心体会美。真正体会“无法用语言文字准确形容”广玉兰花的感觉。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兴趣依旧浓厚,我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朗读、去体会、去感悟,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广玉兰的形态及喜欢的原因说出来,随即让学生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广玉兰向自己的同桌介绍自己的形态,使学生在无意中把课文中的语句熟记在心,让学生在情境中轻松地把课文背诵出来。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常常渗透写作方法的教学,在本课中,作者采用了“侧面烘托” “总分总”构段,拟人,比喻等手法,让学生明白,文章的美是离不开巧妙的写作手法的,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会运用写作方法。

  备课时我还关注到了课后的习题,要求学生背诵课文的段落,所以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找到作者运用语言的规律,让学生按花开姿态的顺序来学习,学完之后让其找到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提示试背,难点就突破了,学生当堂背出了就不难了。

  在教学这节课时,我努力创设和谐、融洽课堂氛围,使学生轻松自如地学习,达到有效课堂。

  《广玉兰》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这是一篇散文,文笔优美,描写了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课文的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

  作者以优美的文笔,细致地描写了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课文的第3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作者按照花开的时间顺序,描写了广玉兰花开放时的各种形态。

  教学片段:

  1、认真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用心思考刚才的问题。

  2.“数世同堂”是几代人住在一起。对于一株广玉兰来说,这里的“几代”是指什么?(板书: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着的、开过的)

  小结:这就是广玉兰的不同形态。

  3.在同一棵树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形态?

  (板书:“有早有迟”、“各种形态”)

  4.中间的2——6句具体地描绘了花开的各种形态,好好读读课文,你最喜爱哪种形态的,说说喜欢的原因。

  5.学生汇报,相机出示不同形态广玉兰的图片,指导品味语言文字,有感情地朗读,用心感受这旺盛的生命力。

  6.最后,作者情不自禁地说——(引读)。形成板书:(见后面)

  能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吗?生交流

  (出示图:各种形态的花)你看,这些在不同时间开放的不同形态的花朵,多像一个大家族里的几代人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美满幸福呀!让我们一起将这株美丽、充满生机的广玉兰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吧!齐读第三自然段。

  7、对照板书总结:扣住关键的提示性词句引读:在这个自然段中,作者先总的概括了——,接着2—6句近距离描绘了花的各种美好姿态——。最后一句和开头一句正好互相照应,写远观广玉兰而产生的奇妙联想:远远看上去——

  8.让我们用朗读再次展现玉兰花的美。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本设计中,组织学生开展自主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该段教学过程之中,我以简驭繁,以“美”为主线,着力凸显一个“读”字,通过让学生欣赏广玉兰的图片,然后对照课文的语言文字,在学生自主感悟语言的基础中,受到美的熏陶,并力争把课文读美。(即欣赏美图——品读美文——拓展表现)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该段中的第2至6句,在读中品味语言,感悟想象广玉兰花儿的四种不同姿态——含羞待放的、刚刚绽放的、完全盛开的、已经开过的,并将优美的语言熟读成诵、内化积淀下来。

  当然在这一环节中我也有处理不当的地方,生怕学生不会说,很多都是教师自己牵着学生走的,如对作者在描写花的形态所运用的一些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的教学,没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缺少探究,不能信任学生,不能让学生充分大胆地去说,如作者描写含羞待放的花苞时,我发现学生不能体会作者这样描写的生动性,于是变换了种“含苞待放”的说法让学生去比较,如果教师事先让学生从修辞写法这一角度去考虑的话效果肯定会很好。

  背诵是内化文章的精彩内容的有效方式。但许多学生对于背诵课文总感到头痛,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作者运用语言的规律。而本课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让学生按花开姿态的顺序来背诵,让其找到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提示试背,难点就突破了,可惜的是时间安排不是很好,未能完成。

  还有就是,我的教学停在了文本的赏析上,经过领导的指点,我觉得本课应该巧妙的渗透写作手法以此来指引学生小练笔的写作。否则感觉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求就显得低了些。

《广玉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能找出表达广玉兰特点的句子,品读感悟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理解作者喜爱、赞美广玉兰的原因。

  3、能通过对文中描写广玉兰的优美句子的朗读及广玉兰图片的欣赏,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作者描写广玉兰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抓住重点词句的赏读,体会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弄清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赞美广玉兰的,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作者描写广玉兰的方法。

  一、 直接导入

  1、春暖花开的季节,百花盛开,看我为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图片)欣赏完这些图片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它就是我们课前了解的那种气味幽香、花朵洁净高雅、叶子四季常青的树-----广玉兰[板书] 真美啊!再读一遍。

  二、整体感知

  1、陈荒煤先生在文中用许多优美的词语细腻描绘了广玉兰,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用书中词语说说广玉兰给你留下的印象?如:{ }的广玉兰。

  2、多美的广玉兰啊!作者也很喜爱这幽香、纯洁、具有无比旺盛的生命力的广玉兰。文中有一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最后一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感悟特点,体会写法

  1、哪几自然段写了广玉兰的幽香、纯洁?(1、2)哪几自然段写了它无比旺盛的生命力?(3)

  重点写了哪一部分? (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这就是(板书:详略得当)。

  2、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广玉兰的幽香、纯洁的?

  (1)最初,是什么吸引了读者?作者又是怎样描写广玉兰的幽香?

  (2)作者又是怎样描写广玉兰的纯洁(洁净、高雅的特点)的?

  在文中划出有关句子,读读想想。

  A、这段文字总写它的洁净、高雅的特点。

  B、(分写)从哪些方面来写玉兰花的?(色彩,质感) 哪些词语写出了它的色彩?(纯白,淡淡的青绿色)哪些词语写出了它的质感呢?(玉琢冰雕,柔韧而有弹性) 这些词语确实体现出了广玉兰花的洁净,高雅!

  C、作者连用两个"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说它吧……又……" 的句式,这是什么样的手法?(排比)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广玉兰的赞美,喜爱之情,你们喜爱它吗?带上你的喜爱之情去读一读。(指读,齐读)

  D、(总写)引读:纯白中,带有点淡淡的青绿色,玉琢冰雕,又是那样柔韧而有弹性, 这就是作者眼中的广玉兰, 因此, 作者觉得 (生读) "只凭几个…… 全部内涵的."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过渡:广玉兰如此纯洁,幽香,在五六月份开花的季节里,让我们走近它,好好地欣赏一番.

  3、幽香、洁净、高雅的广玉兰怎能不让人喜爱呢?(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作者又是怎样描写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的?(抓住花的形态;叶的光泽、颜色)

  A、 花的形态

  学生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节写了同一棵树上广玉兰花的哪几种形态?

  并且完成填空:(出示)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_,有的 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

  (1)交流填空题。

  (2)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形态的花?找出有关句子,好好地读一读。

  (3)分别让四名同学朗读语句,并且理解句子,进行指导朗读。

  a"有的含羞待放……,鲜嫩可爱。" 引导学生抓住"含羞待放碧绿鲜嫩可爱"等词语体花苞的美丽可爱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b"有的刚刚开放……约有一寸长。" "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连小蜜蜂都急切地来采蜜了,可以足见广玉兰花实在是十分地幽香,让我们用急切,喜悦的心情来读。(过程同上)

  c"盛开着的玉兰花……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这里用什么手法来写的?(比喻)为什么把广玉兰比作婴儿的笑脸? 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婴儿的脸,你抚摸过吗?什么感觉?(洁白,柔嫩) 婴儿的笑脸看过吗?什么感受?(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那盛开的广玉兰花给人的感受也是如此。请你好好读一读。

  d"先前热热闹闹……,新生命的种子。"(看图欣赏玉兰花的花蕊,种子) 广玉兰花虽然凋谢了,但她并没有就此衰败,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让我们用充满快乐,充满希望的心情朗读好这段文字。

  (4)引读"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理解"数世同堂生生不息"在文中的意思,感受广玉兰花无比旺盛的生命力。(板书:生生不息)

  (总分总)

  (5)用填空的形式来展示本段的背诵。

  B、叶的特点 光泽、颜色

  过渡:好花还需绿叶扶,那广玉兰的叶子又有什么特点呢?

  自由读课文 4,5 自然段,找一找叶子特点的句子.

  (1) 指名说, (密集油亮的绿叶…透着活泼. 从中体会到什么? ) (生: 充满活力)(板书:终年不败)

  (2)还有哪些句子体现了广玉兰充满活力?(第 5 自然段)从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把它当作人来写)

  (3)那课文有没有把它叶片的形状描写清楚呢?(齐读有关语句)

  (4)写广玉兰就写广玉兰,为什么还要写叶子呢?(指名说)

  (5)学生齐读:"有了它的衬托,玉兰花便显得格外皎洁,格外清丽了."

  是呀,红花还要绿叶衬.

  4、回归整体,创作志情

  (1)广玉兰的确很美,那淡淡的幽香,纯洁高雅的花瓣,生生不息的花朵,终年不败的绿叶,都显示出它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难怪作者在文章最后也情不自禁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引读)"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再读)

  四、小结写作方法

  本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广玉兰的爱,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吗?

  交流:观察仔细,抓住特点,详略得当、总分总的方式,带着自己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去写。

  五、迁移练习,尝试表达

  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先抓住特点说说花的样子,再用一段话写出它的特点。

  板书:

  广玉兰

  幽香   花   气味

  纯洁

  总

  花 色彩 质感 分

  总

  旺盛的生命力   叶   颜色

  光泽

《广玉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9

  课堂鉴宝 妙趣横生——《广玉兰》教学例谈

  小学语文教学应着眼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活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着力语言文字训练,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探索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活动化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美、趣、做中学母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目的。

  中央电视台二套《鉴宝》是学生喜闻乐见栏目,笔者将《鉴宝》融入到《广玉兰》的教学之中,进行了课堂鉴宝的尝试,收到了奇效。以下是课堂教学片段: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两件宝贝,请同学们鉴赏一下。

  生:什么宝贝呀?

  师:(打开用红布包裹的广玉兰树叶)请看第一件宝贝,请各组派代表上台作近距离的观察。

  生:推荐代表上台观察。

  师:请各代表描述一下广玉兰叶片的细部特征。

  生:广玉兰叶片正反面的颜色不同,正面是碧绿的,反面呈黄色。

  生:广玉兰叶片正面很光滑,摸上去很舒服,反面则毛茸茸的。

  生:广玉兰叶片边缘呈波状,像个大水饺。

  师:刚才各代表都进行了仔细的观察,描述了广玉兰叶片的细部特征。请你们在小黑板上写上自己观察后的总体印象,可以是一个词、一个成语、一句话。

  生:思考后书写。

  师:下面请“专家”点评。专家可不是容易当的,得有丰富的知识。对广玉兰叶片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读课文来了解。请下面同学认真读课文,准备点评。

  生:读课文、同桌交流。

  生:刚才代表们从广玉兰叶片的颜色、形状等方面进行了描述,语言组织不错。这里我想补充一点,广玉兰叶片背面的颜色应该是铁锈色。

  生:我觉得广玉兰叶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因为课文中说“密集油亮的绿叶终年不败,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

  师:请“专家”在课本中写下读课文后对广玉兰叶片的总体印象。交流代表和“专家”的印象。

  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

  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第二件“宝贝”——“广玉兰花”过程同上。

  ……

  通过课堂鉴宝活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了广玉兰叶片的独特情趣和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香幽,从心底里产生对广玉兰的喜爱。

  用“课堂鉴宝”的方法教学《广玉兰》启示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特点,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引入课堂,将课堂教学活动化,使学生在一种宽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自主学习。

《广玉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10

  《广玉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2、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断,尝试初步赏读。

  3、书写生字,能正确辨别形近字。

  二、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老师这儿带来了几幅图片,请同学们欣赏。(逐一出示)

  2、通过刚才的欣赏,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3、正像同学们说的,这就是广玉兰。(相机板书:广玉兰,学生齐读课题)那课文又是如何给我们描绘广玉兰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把课文认真读一读。

  (二)、自读、检查:

  、指名逐段读,正音。

  2、提问: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描绘广玉兰的呢?(相机板书:香味、花瓣、形态、叶子)

  3、我想,每个同学都有自己最喜欢的一方面,是吗?

  4、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方面的有关语句来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三)、书写生字:

  1、学生描红。

  2、实物投影展示评析。

  3、形近字辨析:

  明(  )盾(  )牲(  )恬(  )缨(  )经(  )盈(  )绣(  )程(  )

  阴(  )质(  )牲(  )括(  )婴(  )茎(  )孕(  )锈(  )呈(  )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朗读感悟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有选择的背诵第3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通读懂写花的各种形态的语句,进而体会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广玉兰给你初步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回答)

  2、导入谈话:本文作者陈荒煤在丛林中散步,被一种淡淡的幽香吸引,从而认识了广玉兰,并细致的欣赏。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近广玉兰。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指名回答:这段主要写了广玉兰的色彩和质感)

  2、课文中哪句话着重描绘的?(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我无法用文字……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

  3、广玉兰的色彩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用红粉笔圈出“纯白”)是纯白的吗?(相机用红粉笔圈出“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

  4、质感呢?(用红粉笔圈出“玉琢冰雕”)引导:“玉”,你们见到过没有?摸上去很光滑、看上去晶莹剔透,“冰”给人的感觉也是如此。“玉琢冰雕”给人的感觉虽美,但美中带硬。广玉兰的质感有没有这样的遗憾?(没有)——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相机用红粉笔圈出“柔韧、弹性”)

  5、课文里作者认为这样描写广玉兰的色彩与质感够了吗?(不够)为什么?(抓住“两个无法”)

  6、联系生活引导体会:你们平常有没有遇到过特别高兴的事,甚至有时高兴的无法形容。这里,作者认为无法用语言描绘广玉兰的色彩与质感,说明广玉兰美得——(学生回答:无法形容)

  7、指导朗读:正像课文中所说:总之,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那你能把广玉兰这种无法形容的美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8、总结:正因为广玉兰花瓣那么美,所以,它显得那样的——洁净、高雅。(相机板书:洁净、高雅)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过渡:广玉兰的美仅仅在于它的花瓣吗?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

  2、这段话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指名回答)写了广玉兰几种形态?(指名回答)

  3、我们先来看看前面三种。(小黑板相机出示有关片断)

  4、指名读,提问:这三种有什么不同的形态?(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在小黑板上画出“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着的”)

  5、(小黑板出示三种形态花的图片)学生口头说说图片分别是哪种形态。

  6、那你能结合图片及课文中的语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形态谈谈你的体会吗?

  7、指名说

  (1)、含羞待放的鲜嫩可爱

  (2)、刚刚开放的芳香四溢

  (3)、盛开着的甜美纯洁

  8、作者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

  9、那你们能不能美美的读一读呢?

  (1)、指名读,评价:你们认为他读得好不好?

  (2)、再指名读、齐读。

  10、总结: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广玉兰写得这么美,甚至令我们陶醉了。那你能选择其中一种形态,结合画面,美美地背诵一下吗?

  (1)、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形态,然后分别指名三位同学连起来背诵。

  (2)、相信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也一定深深的刻在我们的脑海里了,下面让我们看着这三幅图片,一起美美地背诵一下。如果遇到困难,允许你看一下书。

  11、课文中还描写了第四种形态的花,哪一种?(相机出示片断,指名读)

  (1)、引导:看到凋谢的花,一般给人的感觉应是——伤心、可惜,可课文中作者看到凋谢的花不但不伤心,还非常——喜爱!为什么?(相机用红粉笔圈出“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2)、(出示图)总结:前面写到含羞待放的花鲜嫩可爱,刚刚绽放的花芳香四溢,盛开着的花甜美纯洁,这固然都很美,但它们都比不上要凋谢的花,因为它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展示着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3)、你能把这种无比旺盛生命力的感觉读出来吗?(自读、齐读)

  (4)、总结:在作者眼里,这哪是一株广玉兰呀?而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庭。

  (5)、(出示图):在你眼里,这株广玉兰又是一个怎样的大家庭呢?(相机板书:生生不息)

  (四)、学习4、5自然段:

  1、过渡:广玉兰的花富有生命力,而且它的叶子也那么富有生命力,请同学们自读4、5自然段,找出体现旺盛生命力的句子。

  (1)、指名说,(密集油亮的绿叶……透着活泼。)从中体会到什么?(生:……充满活力)板书:终年不败

  (2)、还有哪些句子体现了广玉兰充满活力?(第5自然段)从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把它当作人来写)

  2、广玉兰的叶子你们见过吗?老师这儿也带来一片,谁上来摸一摸,向大家介绍一下。

  3、那课文有没有把它叶片的形状描写清楚呢?(齐读有关语句)

  4、写广玉兰就写广玉兰,为什么还要写叶子呢?(指名说)

  5、学生齐读:“有了它的衬托,玉兰花便显得格外皎洁、格外清丽了。”

  6、师:是呀,红花还要绿叶衬。

  (五)、总结升华:

  1、其实,我们学校里也有广玉兰,到了五六月份,广玉兰就开花了,到那时,你最想干什么?(指名说)

  2、那同学们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想法呢?这是因为我们都——爱广玉兰。

  3、下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发出心中的赞叹,齐读第6自然段。

  板书: 

  广 玉 兰

  洁净、高雅

  生生不息

  终年不败

《广玉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11

  《广玉兰》反思

  《广玉兰》一文是一篇状物散文,作者状物,原因是因为她感到了物的“美”,而借助于文字将这种美传递给读者。广玉兰,同样是因为它的美丽、高雅打动了作者,所以在教学时,我紧扣住“美”展开。因此,我对教材的上述处理只对了一部分。但是,事物的美丽是多种层面上的,有外型上的、色彩上的,更有一种事物潜藏在内的品质,即真正打动作者心灵的东西,那是另一种表达形式的美丽。故而,我教学的处理只对了50%。形态上的美与精神上的美浑然结为一体,这才完成对事物的真正欣赏。

  《广玉兰》一文的教学将“美丽”和“生命力”剥离,使得广玉兰美的有些空洞,缺乏了灵气,更对学生的欣赏技能作出了误导。课后,我将课设计为:

  花:日中渗透绿

  色彩美     叶:绿而有光泽

  花:冰雕玉逐

  质感美     叶:像涂了蜡

  花:千姿百态

  形态美     叶:边缘微呈播状

  品质美     有旺盛的生命力

  课堂中借助于“读”,引导学生理解广玉兰的美丽,认识“什么是”广玉兰,并弄懂作者“为什么”写广玉兰,教给欣赏能力,培养读书能力,阅读便可到位。

《广玉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12

  一、复习检查

  1.师:昨天我们学习了第18课《广玉兰》,请用你积累到的文中的词语说说广玉兰给你留下的印象。如:(      )的广玉兰

  生:生生不息的广玉兰

  生:洁净、高雅的广玉兰

  生:散发幽香的广玉兰

  生:柔韧而有弹性的广玉兰

  生:玉琢冰雕的广玉兰

  生:皎洁、清丽的广玉兰

  生:生命力旺盛的广玉兰

  生:含羞待发的广玉兰

  生:刚刚绽放的广玉兰

  师:老师把同学们刚才说的词语都放在一首诗,一起来看。

  2.出示诗歌,学生情不自禁地一起诵读起来:

  她幽香清丽、洁净高雅

  她玉琢冰雕、生生不息

  她的美 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

  含羞待放是她的甜柔

  挺立枝头是她的刚劲

  终年不败是她的豪放

  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

  向世人展示着

  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这一复习巩固环节,既检查了学生前一天熟读课文的情况,又巩固了学生对本课词语的积累和运用。而由本课词语串连的诗句,则将停留在学生脑海中零散的广玉兰形象加以整合、提升,在不约而同的诵读中,激发了学生对广玉兰花的喜爱之情。]

  二、精读感悟(3—5自然段)

  师: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幽香、纯洁的广玉兰,但比起它的幽香与纯洁,作者更爱它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广玉兰那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吧。

  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交流:花,叶(相机板书:花  叶)

  1.师:哪个部分最能表现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生:写叶子的部分。

  师:广玉兰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呢?默读第4、5自然段。

  师:哪些词句最能表现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生:富有光泽,密集油亮,终年不败,透着生气,透着活泼(相机板书:富有光泽 终年不败)

  生:还有:秋冬时节,许多树的叶子凋落了,广玉兰却披着一身绿叶,与松柏为伍,装点着自然。

  师:这是用了什么手法?

  生:对比衬托。用许多树的叶子凋落来衬托广玉兰和松柏一样不畏严寒、四季常青。

  2.师:老师这里就有一片广玉兰的叶子,谁能用课文中的词句向大家介绍它?指名上台演示叶子并介绍。

  3.出示或远或近的广玉兰树图片,展示广玉兰叶子的生命力。

  4.齐读第4、5自然段,在朗读中感受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这部分内容语言浅显,加之叶子实物的展示对照,学生能较为轻松地读懂课文。因此,教者对这部分内容作了较为简略的处理。教学中应抓住语言文字训练点,突出教学重难点,不应该也没必要平均使用力气。]

  师: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广玉兰的花。默读第3自然段,看看广玉兰的花有什么特点?

  生: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

  师:那是多么生动有趣的画面啊,一起来欣赏——(依次出现各种形态的广玉兰,边赏图边读句)

  师:有的——

  生: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

  师: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拟人。

  师:从哪个词看出来?

  生:含羞

  师:你想到了什么?

  生:害羞的小姑娘。

  师:这就写出了广玉兰就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惹人怜爱。

  师:有的——

  生: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

  师:这个句子把小蜜蜂也当作人来写了,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生:迫不及待

  师:这个词写出了小蜜蜂——

  生:想钻进花苞里去的急切心情。

  生;还有“钻”字也写出小蜜蜂急切的心情。

  师:为什么小蜜蜂那样迫不及待地钻进花苞里去呢?猜猜看。

  生:也许因为花太香了。

  生:也许因为花太美了。

  师:这也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侧面衬托。

  师:再看,盛开着的广玉兰——

  生: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师:这个句子把盛开着的广玉兰比作——

  生:婴儿的笑脸

  师:因为他们都是那么——

  生: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师:那么,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

  生: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师:从凋谢了的广玉兰中你能感受到旺盛的生命力吗?

  生:从“挺立枝头”感受到广玉兰虽然凋谢了,但是它的花蕊依然挺立枝头,很有生命力的样子。

  生:从“孕育着新生命”也可以感受到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它的花虽然谢了,但是它又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这些种子生根、发芽后,又会长出新的广玉兰树。这也是旺盛生命力的表现。

  最后,同时呈现各种形态的广玉兰。

  师:远远看上去——

  生: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师:如果说含羞待放的花苞是这个家族的小孩子,那么,刚刚绽放的花朵就像是这个家族的——

  生:青年

  生:就像大学生

  师:盛开着的花朵就像是这个家族的——?

  生:就像我们的爸爸妈妈

  师:对,他们就像盛开的花朵正在各行各业施展自己才华。

  师:而热热闹闹开过、已经凋谢的,则像是这个家族的——

  生: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师:这就叫数世同堂(相机板书:数世同堂)。有的花谢了,旁边一朵正盛开着呢;这一朵刚刚绽放,那一朵又含羞待放。就这样,不断地有花谢了,又不断地有花开着,这就叫——

  生:生生不息。(相机板书:生生不息)

  师:所以,用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来比喻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广玉兰真是再恰当不过了。捧起书,一起读一读这个片段,在读中感受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出示片断,看看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特点?生交流。

  生:这个片段先写“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再具体写花开的各种形态,最后再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总写广玉兰花开的样子。这是总分总结构。

  生:开头与结尾是首尾照应。

  生:中间几句写花开的具体形态是并列关系的句子。

  生:还有,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花开的样子。

  师:的确,本课作者不仅观察仔细,还运用了多种表达方法,把广玉兰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活泼。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运用其中几种表达方法,看看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与平时写的会有什么不同。

  出示小练笔要求:课后第4题

  1.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用一段话写出它的特点。

  2.模仿本课有特色的句式。如“说它……吧,又……”

  3.至少选用本课两种表达方法。如总分分构段方式、首尾呼应、侧面衬托、对比衬托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

  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讲评:重点围绕是否能灵活运用本课表达方式来评价。

  [读写结合,从读学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最有效、最实用的途径。写作课上,我们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开拓学生写作思路,但是最后我们却给予他们这样的评语:条理不清楚,内容不具体,语言不生动。在我们抱怨学生不会表达、语言干巴之前,不妨反思:我们何曾悉心教会他们懂得如何表达?而这份设计最大的特色就是:阅读教学在为学生的写作运用服务。]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摘抄课文中表现广玉兰旺盛生命力的句子。

  3、根据讲评,修改小练笔。

  七、板书

  18  广玉兰

  幽香    淡淡

  色彩

  我爱广玉兰   纯洁        

  质感

  旺盛的生命力  花:数世同堂   生生不息

  叶:富有光泽   终年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