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玉兰 篇1
作者:宗阳春 发表时间:2004-4-29 阅读次数:321
教学目标 :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学习课文中的12个生字,其中4个只识不写,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清作者是从哪机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段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准备:
1、亲自去观察广玉兰。
2、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3、文中的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中的12个生字,其中4个只识不写,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3、初读课文,弄清课文的层次。
教学过程 :
一:图片导入 。
出示广玉兰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广玉兰。
板书 10 广玉兰 说说作者会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特别是描写、赞美广玉兰的词语。如 幽香、洁净、高雅、皎洁、清丽。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4、交流自学情况。(1)生字词。(2)读书,纠错。
5、默读课文,质疑解疑。
6、浏览课文,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抽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指导朗读这一段。
四:作业 。
1、抄写生字词。
1、 观察路边的广玉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清作者是从哪机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过程 :
一:谈话。
师有感情地描述第一小节,自然过渡到重点段落。
二:学习第二段。
1、轻声读读第二段,感受一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你最喜欢作者描写广玉兰的哪一段?
(1)学习第二小节。
(2)默读第二小节,主要写什么?
(3)从哪可看出,它的花儿洁净、高雅。读读,划划。
(4)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结合图片或食物感受一下广玉兰花儿的洁净、高雅。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读读第三小节,说说这一小节说什么。
(1)默读,划一划,广玉兰花开放时有哪几种形态?
(2)你觉得哪种形态最可爱或你最喜欢哪种形态?
(3)生说,相机出示图片。
(4)指导感情朗读。
(5)再读读这一小节,说说这一小节的结构。
过渡:广玉兰的花无论是含苞欲放还是全部绽开的都显得那么高雅,同学们你们喜欢广玉兰的叶子吗?
3、读读四、五自然段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广玉兰的叶子,可结合观察实物。
2、 指导感情朗读。
过渡:无论是广玉兰的花还是它的叶,都给人们带来勃勃生机,怎能不令作者大加赞美。
5、齐读最后一小节。
三:总结。
同学们,这篇课文学完了,其实广玉兰在我们南京也广泛种植,你注意到了吗,在许多公园里、马路边都有广玉兰的身影,你留意过它们吗,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话要说吗?
四:作业 。
1、在课文里找出三组意思相近的词语。
凋谢(凋落) 纯洁(洁净) 洁白(纯洁)
2、摘抄你喜欢的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继续朗读背诵课文。
2、观察一种植物,仿照课文第三段,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感受了广玉兰那纯洁、高雅的花儿,那散发着勃勃生机的绿叶,这堂课我们就再来,读一读背一背。
二:朗读背诵。
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为什么喜欢。
相机指导背诵。
三:仿写。
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主要写了什么?
从哪几方面来写花儿的形态的?
说说这一段的结构。
观察一种花,说说准备从哪几方面来写。
学生练习写。
交流。
四:作业 。
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教后手记:
广玉兰 篇2
教学目标 :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学习课文中的12个生字,其中4个只识不写,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清作者是从哪机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段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准备:
1、亲自去观察广玉兰。
2、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3、文中的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中的12个生字,其中4个只识不写,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3、初读课文,弄清课文的层次。
教学过程 :
一:图片导入 。
出示广玉兰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广玉兰。
板书10 广玉兰说说作者会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特别是描写、赞美广玉兰的词语。如幽香、洁净、高雅、皎洁、清丽。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4、交流自学情况。(1)生字词。(2)读书,纠错。
5、默读课文,质疑解疑。
6、浏览课文,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抽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指导朗读这一段。
四:作业 。
1、抄写生字词。
2、观察路边的广玉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清作者是从哪机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过程 :
一:谈话。
师有感情地描述第一小节,自然过渡到重点段落。
二:学习第二段。
1、轻声读读第二段,感受一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你最喜欢作者描写广玉兰的哪一段?
(1)学习第二小节。
(2)默读第二小节,主要写什么?
(3)从哪可看出,它的花儿洁净、高雅。读读,划划。
(4)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结合图片或食物感受一下广玉兰花儿的洁净、高雅。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读读第三小节,说说这一小节说什么。
(1)默读,划一划,广玉兰花开放时有哪几种形态?
(2)你觉得哪种形态最可爱或你最喜欢哪种形态?
(3)生说,相机出示图片。
(4)指导感情朗读。
(5)再读读这一小节,说说这一小节的结构。
过渡:广玉兰的花无论是含苞欲放还是全部绽开的都显得那么高雅,同学们你们喜欢广玉兰的叶子吗?
3、读读四、五自然段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广玉兰的叶子,可结合观察实物。
4、指导感情朗读。
过渡:无论是广玉兰的花还是它的叶,都给人们带来勃勃生机,怎能不令作者大加赞美。
5、齐读最后一小节。
三:总结。
同学们,这篇课文学完了,其实广玉兰在我们南京也广泛种植,你注意到了吗,在许多公园里、马路边都有广玉兰的身影,你留意过它们吗,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话要说吗?
四:作业 。
1、在课文里找出三组意思相近的词语。
凋谢(凋落)纯洁(洁净)洁白(纯洁)
2、摘抄你喜欢的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继续朗读背诵课文。
2、观察一种植物,仿照课文第三段,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感受了广玉兰那纯洁、高雅的花儿,那散发着勃勃生机的绿叶,这堂课我们就再来,读一读背一背。
二:朗读背诵。
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为什么喜欢。
相机指导背诵。
三:仿写。
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主要写了什么?
从哪几方面来写花儿的形态的?
说说这一段的结构。
观察一种花,说说准备从哪几方面来写。
学生练习写。
交流。
四:作业 。
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广玉兰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13个生字,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通读懂写花的各种形态的语句,进而体会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揭题导入
(1)春暖花开,各种花都竞相开放。今天,我们再认识一种花——广玉兰。
(2)板书课题。
(3)哪些同学知道广玉兰,能给大家作个介绍吗?
2、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①出示字词。
渗透 概括 花蕊 婴儿 惹人喜爱 孕育
铁锈色 呈现 旺盛 内涵 椭圆形 凋落
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②分小节朗读课文。
③齐读课文。
(3)理清脉络。
①自读,思考。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课文可分为几段?
②交流。
(4)指名分段读课文。
3、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①轻声读第一段。
②思考。
是什么吸引了作者去欣赏广玉兰的?
(2)指导朗读。
自由读,齐读。
4、完成作业
课后描红,仿写。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吗?
(2)广玉兰是一种高大的常绿乔木,花很大,散发着阵阵幽香。
2、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①默读第二段,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绘广玉兰的,着重写了哪一方面?
②交流。
(按花的色彩和质感、花的形态、叶子的特点的顺序写的,着重写了广玉兰花开时的形态特点。)
③理解第二自然段。
a.指名读,说说花的特点。
b.从哪些语句读懂的?
c.从语句中你体会出怎样的感情?
从花瓣色彩和质感两个方面写出了花的洁净、高雅。
“无法用语言文字准确形容”写出广玉兰实在是美到了美不胜收、美不能言的境地。
表达出作者对盛开的花朵喜爱之情。
d.训练朗读。
④理解第3自然段。
a.自读课文,联系插图说说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你能从中体会出怎样的感情?
自由读,交流。
(引导学生一句一句谈体会,领悟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
(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b.指导朗读,背诵。
看图(动画),试背。
⑤理解4、5自然段。
a.作者不仅写了广玉兰花瓣的形态美,还写了它的什么?(叶片)
b.自学,讨论。
c.交流。
叶片“终年不败”的特点。
叶片很有生命力。
为什么说“另有一番情趣”?还从哪儿体会到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训练朗读。
(2)学习第三段。
作者在文章最后也情不自禁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齐读。
3、总结全文
本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广玉兰的爱,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吗?
交流,观察仔细,抓住特点。
第三课时
1、复习
(1)默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2、作业指导
(1)课文第3自然写花的样子,是怎样写的?
(2)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先抓住特点说说花的样子,再写下来。
(3)练笔。
板书:
气味 幽香
10. 广玉兰 花瓣 洁净 高雅
(生命力旺盛) 形态 生生不息
叶片 终生不败
广玉兰 篇4
教学目标 :
1、学会13个生字,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的。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通读懂写花的各种形态的语句,进而体会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1、揭题导入
(1)春暖花开,各种花都竞相开放。今天,我们再认识一种花--。
(2)板书课题。
(3)哪些同学知道,能给大家作个介绍吗?
2、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①出示字词。
渗透 概括 花蕊 婴儿 惹人喜爱 孕育
铁锈色 呈现 旺盛 内涵 椭圆形 凋落
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②分小节朗读课文。
③齐读课文。
(3)理清脉络。
①自读,思考。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课文可分为几段?
②交流。
(4)指名分段读课文。
3、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①轻声读第一段。
②思考。
是什么吸引了作者去欣赏的?
(3)指导朗读。
自由读,齐读。
4、完成作业
课后描红,仿写。
第二课时
1、导入 新课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吗?
(2)是一种高大的常绿乔木,花很大,散发着阵阵幽香。
2、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①默读第二段,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绘的,着重写了哪一方面?
②交流。
(按花的色彩和质感、花的形态、叶子的特点的顺序写的,着重写了花开时的形态特点。)
③理解第二自然段。
a.指名读,说说花的特点。
b.从哪些语句读懂的?
c.从语句中你体会出怎样的感情?
从花瓣色彩和质感两个方面写出了花的洁净、高雅。
"无法用语言文字准确形容"写出实在是美到了美不胜收、美不能言的境地。
表达出作者对盛开的花朵喜爱之情。
d.训练朗读。
④理解第3自然段。
a.自读课文,联系插图说说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你能从中体会出怎样的感情?
自由读,交流。
(引导学生一句一句谈体会,领悟作者对的喜爱之情)
(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b.指导朗读,背诵。
看图(动画),试背。
⑤理解4、5自然段。
a.作者不仅写了花瓣的形态美,还写了它的什么?(叶片)
b.自学,讨论。
c.交流。
叶片"终年不败"的特点。
叶片很有生命力。
为什么说"另有一番情趣"?还从哪儿体会到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训练朗读。
(2)学习第三段。
作者在文章最后也情不自禁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齐读。
3、总结全文
本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的爱,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吗?
交流,观察仔细,抓住特点。
第三课时
1、复习
(1)默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2、作业 指导
(1)课文第3自然写花的样子,是怎样写的?
(2)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先抓住特点说说花的样子,再写下来。
(3)练笔。
广玉兰 篇5
教学案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散文,文笔优美,描写了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的喜爱之情。课文分为三段:第一自然段写晚上作者散步时被的幽香所吸引,第二至五自然段为第二段,写花瓣的色泽、质感,花开时的各种形态以及叶片的独特,第六自然段为第三段,总结全文,点明作者喜爱的原因。课文的第二段为教У闹氐恪?挝挠镅杂琶溃么首既贰⑸扔魈小?br>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只识不写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3、能找出表达课文的中心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的。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 揭题导入
1.春暖花开,校园里各色的花竞相开放。今天,咱们再认识一种花——。
2.板书课题:10 (齐读)
3.同学们见过吗?你能给大家作个介绍吗?
4.作者笔下的又是什么样的呢?他从哪几方面来写的呢?
一、 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 检查自读情况。
(1) 指名读生字词。
渗透、概括、花蕊、婴儿、惹人喜爱、孕育、铁锈色、呈、旺盛
开火车读,齐读,注意前后鼻音的区别。
(2) 解部分生字词。
孕育:怀胎生育。
内涵:本课指花的特点。
质感:事物的本质给人以外观上的感觉。
3. 理清脉络。
(1) 默读思考: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课文可以分为几段?
(2)交流:
①作者是从花的颜色和质感、花开的形状、叶子三方面来写的。
②课文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1):作者为的花香所吸引。
第二段(2—5):色彩和质感、花开的各种形状及叶片的特点。
第三段(6):作者喜爱的原因。
4.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 学习课文
1、 学习第一段。
(1) 轻声朗读第一段。
(2) 思考、回答。
是什么吸引了作者去欣赏的?
(3) 指导朗读。
自由读,齐读。
三、 指导书写
四、 作业 :
1. 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楚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赞2、体会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 导入 新课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这篇课文是根据陈荒煤的《赞》改写的。课文讲了作者在丛林中散步,被一种幽香吸引,从而认识了,并细致的观赏。
2、 就让我们听着音乐,轻轻地读课文,跟作者一起去观赏,好吗?
二、第二节:
1、五、六月份是花盛开的季节。板书:花。
2、 是一朵盛开的,看到它,你想起哪些美好的词语来形容它?
3、 作者是这样描写的花瓣的,请你读一读,读熟它,呆会儿请你来念。
4、 指明读。指点:这句话中有两个“说他吧,又”说明有几分不肯定,我们应该读出这样的语气。示范。指明读。
5、 纯白中,带有淡淡的青绿色,玉琢冰雕,又是那样柔韧有弹性,这就是作者眼中的。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小节。
三、第三节:
1、 配乐范读。
2、 填空: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 ),有的( ), 有的( ),还有的( )(先自己读第三节,准备一下)
3、 看各种形态。
4、 挑选自己喜欢的一种形态,好好的读一读。
5、 指名读。指点。(第一句:这句应该读得羞答答的。特别要读好两个词语:含羞待放、鲜嫩可爱。再嫩一点儿。——第二句:刚刚开放,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多着急啊!再快点,你这小蜜蜂好像不太灵活。婴儿的脸是最甜美的,请你甜甜的读,你在读的时候,露出了甜美的微笑,看来你是读懂这句话了。第四句:新生命是充满希望的,所以在读的时候心理是要充满快乐,充满着希望。“挺立”这个词语读得再有力点。这一部分比较难读,我们再读一遍。)
6、 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的不同形态,有的含羞待放,有的完全盛开,展示它的美丽。我们给每一种形态的花都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怎么样?(已经取好的有三种:含羞、蓓蕾初放、风采依旧,盛开着的花让学生们读书或者小组交流讨论。学生有许多答案:洁白无暇、盛开、白雪公主、鲜花怒放、花中之最、婴儿。稍加评论。“婴儿”一词肯定他的选择方向,但要求更确切些,学生思考后,改为“笑脸”)
7、 你愿意选择其中的一种背下来吗?写开过的这一部分最长也最难背,看谁知难而上,有向困难挑战的勇气,准备后,指名背诵。
8、 一起说一说花开的各种形态。接着老师的话说。(集体引背: —— 有的——有的——盛开着的——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呢——远远看上去——)
四、理解第4、5自然段。
1、 的花美,他的叶子也别有一番情趣。板书:叶
2、 提醒注意第一句中的节奏。
3、 看、摸的叶,小组读读这一句体会体会。
4、 点:老师采摘这些叶紫已经是秋天了,但他们依然那样翠绿,透着生气,透着活泼。
5、 齐读4、5节
五、第六节:
1、 仔细观赏了的花和叶,作者不由发出感叹:——齐读
2、 的确,作者爱。板书:爱。他爱的春节与幽香,更爱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吗?读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3、 交流。先读读你找的句子,再说说理由。
4、 是啊,的花是那样的纯洁,散发着阵阵幽香,他的叶子是那样富有光泽,都向我们呈现出鲜活的生命的气息。因此,作者不由得赞叹:——齐读。
六、作业
1、 正如作者所说,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的全部内涵的。但他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优美的词句。
2、 先听音乐,读课文,圈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指名交流。
3、 出示教师选摘的词语。课后摘录在好词好句本上,当然可以摘录些句子,下一节描写一种花时可以用上。在学习中,要注意不断积累,这样才能学好语文。
板书设计 : 花
9、 爱
叶
教学后记:对活泼一词的理解,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去遄摩,去体会,为的是能更好的让学生领悟作者对的喜爱赞美之情。
出示不同的的图片,让学生体会不同形态的花的美丽
广玉兰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感悟广玉兰的美丽,能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表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设计理念
以“美”为主线,通过让学生欣赏广玉兰的图片,然后对照课文的语言文字,在学生自主感悟语言的基础中,受到美的熏陶,并力争把课文读美。(即欣赏美图——品读美文——拓展表现)
教学过程
一、欣赏美图,感受广玉兰的形态美
1、描述导入:同学们,课前一起观赏了我们校园里的广玉兰,遗憾的是现在广玉兰花没有开放。每当广玉兰盛开时、绿油油的叶丛中,一朵朵花儿是那样的洁净、高雅,下面老师就让你们先睹为快,带你们去欣赏一下。(多媒体课件展示广玉兰娇美的身影)
2、整体感知:同学们,你觉得广玉兰怎么样啊?(学生讨论交流)
二、品读美文,感悟文章语言文字美
过渡:作者和大家一样,他也很喜欢这样美丽的广玉兰,你能找出作者直接说自己喜欢光玉兰的句子来吗?用笔在书中划一划。
1、学生找、划、议、读。(“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它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2、作者是这样写的,写出了他自己真实真挚的情感。其实不仅仅是这句话,整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都能体会、品味出这种浸透纸背、浓得化不开的情感。
3、交流、抓住有关词理解句子,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1)自由读文,用不同符号在文中划出表现广玉兰幽香、纯洁和无比旺盛的生命力的句子。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评。
(3)结合交流,指导学生读好所划出的句段。
三、总结全文,了解文章的表现美
1、以“我读了《广玉兰》这篇课文,我想说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说自己的感受。
2、学到这里,你有没有知道作者是如何把广玉兰写的怎么美的呢?(花:香、色、质、形;叶)
3、作者为什么能把广玉兰写的这么美呢?(仔细观察。以后我在散步的时候,都要去观赏一下。)
四、迁移练习,尝试表达美
观察校园里的一种花,如茶花,仿照课文写法,写下来。
附板书:
幽香
花 颜色、质感 含羞待放
刚刚绽放
10、广玉兰 形态 盛开着的
开过的
叶 终年不败
广玉兰 篇7
课 题18、广玉兰第一课时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文中生字,理解有关新词。3、 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的。教学重难点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的。课前准备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或教后体会一.导入课题春暖花开,校园里的花竞相开放。今天,我们再认识一种花——广玉兰。板书课题:18 广玉兰作者笔下的广玉兰又是什么样的呢?他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呢?二.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2、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词:渗透 概括 花蕊 婴儿 惹人喜爱孕育 铁锈色 呈 旺盛理解部分生字词。孕育:怀胎生育。内涵:本课指花的特点。质感:事物的本质给人外观上的感觉。 齐读 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广玉兰的知识。 按平时自学要求自学课文生字新词,将课文读通读顺。 “开火车”读,齐读。注意前、后鼻音的区别。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或教后体会3、多种形式检查课文朗读情况,着眼于将课文读正确、流利。4、讨论分段,理清脉络。(1)默读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课文可以分为几段?(2)交流:作者是从花的颜色和质感、花开的形状、叶子三方面来写的。课文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1):主要写作者为广玉兰的花香所吸引。第二段(2——5):主要写色彩和质感、花开的各种形状及叶片的特点。第三段(6——6):主要写作者喜爱广玉兰的原因。三、精读第一段1、轻声读第一段。2、思考、回答:是什么吸引了作者去欣赏广玉兰的?3、指导朗读四、作业: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收集有关广玉兰的资料。读课文。 默读思考,理解脉络。 说说分段及段意。 自由朗读; 讨论思考题。有感情地朗读。 课 题18、广玉兰第二课时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喜爱广玉兰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教学重难点1、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喜爱广玉兰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课前准备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或教后体会一、 复习旧知,激发感情。1、有感情地朗读课题;2、用书中词语说说:( )的广玉兰。二、 学习课文,深入感受广玉兰的美。1、听课文录音(2——5小节)边听边想象广玉兰的样子;自由说说。2、引导自学:⑴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想想:你最喜欢广玉兰的什么?画出你喜欢的语句,反复品读。3、 交流: 第二小节:指名学生说说并有感情地读读欣赏广玉兰的图片。有感情地齐读第二小节。 面带微笑,有感情地朗读课题。用书中的词语来形容广玉兰的美。 边听边想象。 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边思考。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交流:可以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为什么?也可以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说说广玉兰的色彩美、质感美,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激发学生对广玉兰的爱;复习文中许多优美的词语。 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训练学生自读感悟的能力,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想象广玉兰的色彩美,质感美,形态美,生命力的美,受到美的熏陶。
广玉兰 篇8
《广玉兰》教学设计五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30
《广玉兰》教学设计五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
3、能找出表达课文的中心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段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准备:
1、亲自去观察广玉兰。
2、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3、文中的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海是中国的第一大都市,她的市花就是广玉兰。究竟是怎样的魅力使得她能够成为上海市的市花呢?也许读了这篇课文,心中就有了答案了。
二、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写得可美了,不信读读看。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中许多都是让人心动的语句。选择你喜欢的文字读给大家听。希望美丽的文字配上动听的声音,能够给大家美的享受。请学生自己准备。
3、(许多学生会选择第二、第三自然段)的确这个自然段是写得最美的,先读给同桌听听,让同桌给你提提意见。
4、指名读。请大家评点。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作者想赞美广玉兰什么?
2、齐读。
3、像这种在文章结尾,以一句或一段话点明写作的目的、所要表达的中心的方法,我们把它称为篇末揭示中心。
4、我们就要通过学习课文,来发现广玉兰的--幽香、纯洁和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我们先来闻花香吧!
2、指名读。
3、再读读第一句话。从荡漾中你感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
自由读,齐读。
五、学习生字。
1、指导书写孕。
2、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下面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欣赏这美丽的广玉兰吧!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谁来读一读?
2、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们可以准确知道广玉兰的颜色和质感吗?读一读作者描写的语句?
3、你觉得作者矛盾吗?他对这种不能准确描述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指名再读重点部分。
4、简单介绍作者。我想凭作者的学识,想要说明一般花的颜色和质感并不是难事吧!为什么他犯难了?指名再读重点部分。
5、作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美,这是怎样的一种美丽。我们通过作者的描写先来感受一下她的洁净和高雅。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对于颜色和质感来说,作者觉得几个好词语是不能概括出来的。可是他的细致观察还是能够让我们走进花朵的。
2、快速地读第三自然段,找找这一自然段是描写花朵的什么?
3、形态各异的花朵一定让你非常着迷吧。赶紧来读一读。
4、我们的美术编辑真是不简单,把各种姿态的花朵都画出来的。能不能对照着插图,再读一读课文,把你对花朵的情感倾诉出来。 (出示相应的图片)
5、哪一种形态的花让你着迷,能不能告诉大家。
6、(指名读)教师追问:含苞欲放的花--她像什么?;刚绽放的花--小蜜蜂为什么这样迫不及待?;盛开的花--婴儿的皮肤最细腻,婴儿最纯洁,看到他的笑脸,你的心情怎样?;凋谢的花--读好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想象一下,也许在来年,在某个角落,一株广玉兰苗又茁壮成长起来。不久大家又可以--……
7、 好一个声声不息的大家族。家族的成员真不少,你愿意读哪种形态的花,就放声朗读,读出你的喜爱,读出她的与众不同。(班级分层来读,教师读第一句和最后一句)8、 齐读。
9、一起说一说花开的各种形态。接着老师的话说。(集体引背: -- 有的--有的--盛开着的广玉兰--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远远看上去--)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读读四、五自然段,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广玉兰的叶子?
2、结合课后的练习题:画出课文中表现广玉兰旺盛生命力的句子,进行讨论并读一读,体会句子中的思想感情。
3、齐读。
五、总结
多美的花,多美的文字,好文章百读不厌。再读全文。
六、作业
1、在课文里找出三组意思相近的词语。
凋谢(凋落) 纯洁(洁净) 洁白(纯洁)
2、摘抄你喜欢的词语。
第三课时
一: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感受了广玉兰那纯洁、高雅的花儿,那散发着勃勃生机的绿叶,这堂课我们就再来,读一读背一背。
二:朗读背诵。
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为什么喜欢。
相机指导背诵。
三:仿写。
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主要写了什么?
从哪几方面来写花儿的形态的?
说说这一段的结构。
观察一种花,说说准备从哪几方面来写。
学生练习写。
交流。
四:作业。
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10、广玉兰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
3、能找出表达课文的中心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段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准备:
1、亲自去观察广玉兰。
2、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3、文中的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海是中国的第一大都市,她的市花就是广玉兰。究竟是怎样的魅力使得她能够成为上海市的市花呢?也许读了这篇课文,心中就有了答案了。
二、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写得可美了,不信读读看。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中许多都是让人心动的语句。选择你喜欢的文字读给大家听。希望美丽的文字配上动听的声音,能够给大家美的享受。请学生自己准备。
3、(许多学生会选择第二、第三自然段)的确这个自然段是写得最美的,先读给同桌听听,让同桌给你提提意见。
4、指名读。请大家评点。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作者想赞美广玉兰什么?
2、齐读。
3、像这种在文章结尾,以一句或一段话点明写作的目的、所要表达的中心的方法,我们把它称为篇末揭示中心。
4、我们就要通过学习课文,来发现广玉兰的--幽香、纯洁和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我们先来闻花香吧!
2、指名读。
3、再读读第一句话。从荡漾中你感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
自由读,齐读。
五、学习生字。
1、指导书写孕。
2、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下面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欣赏这美丽的广玉兰吧!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谁来读一读?
2、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们可以准确知道广玉兰的颜色和质感吗?读一读作者描写的语句?
3、你觉得作者矛盾吗?他对这种不能准确描述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指名再读重点部分。
4、简单介绍作者。我想凭作者的学识,想要说明一般花的颜色和质感并不是难事吧!为什么他犯难了?指名再读重点部分。
5、作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美,这是怎样的一种美丽。我们通过作者的描写先来感受一下她的洁净和高雅。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对于颜色和质感来说,作者觉得几个好词语是不能概括出来的。可是他的细致观察还是能够让我们走进花朵的。
2、快速地读第三自然段,找找这一自然段是描写花朵的什么?
3、形态各异的花朵一定让你非常着迷吧。赶紧来读一读。
4、我们的美术编辑真是不简单,把各种姿态的花朵都画出来的。能不能对照着插图,再读一读课文,把你对花朵的情感倾诉出来。 (出示相应的图片)
5、哪一种形态的花让你着迷,能不能告诉大家。
6、(指名读)教师追问:含苞欲放的花--她像什么?;刚绽放的花--小蜜蜂为什么这样迫不及待?;盛开的花--婴儿的皮肤最细腻,婴儿最纯洁,看到他的笑脸,你的心情怎样?;凋谢的花--读好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想象一下,也许在来年,在某个角落,一株广玉兰苗又茁壮成长起来。不久大家又可以--……
7、 好一个声声不息的大家族。家族的成员真不少,你愿意读哪种形态的花,就放声朗读,读出你的喜爱,读出她的与众不同。(班级分层来读,教师读第一句和最后一句)8、 齐读。
9、一起说一说花开的各种形态。接着老师的话说。(集体引背: -- 有的--有的--盛开着的广玉兰--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远远看上去--)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读读四、五自然段,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广玉兰的叶子?
2、结合课后的练习题:画出课文中表现广玉兰旺盛生命力的句子,进行讨论并读一读,体会句子中的思想感情。
3、齐读。
五、总结
多美的花,多美的文字,好文章百读不厌。再读全文。
六、作业
1、在课文里找出三组意思相近的词语。
凋谢(凋落) 纯洁(洁净) 洁白(纯洁)
2、摘抄你喜欢的词语。
第三课时
一: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感受了广玉兰那纯洁、高雅的花儿,那散发着勃勃生机的绿叶,这堂课我们就再来,读一读背一背。
二:朗读背诵。
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为什么喜欢。
相机指导背诵。
三:仿写。
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主要写了什么?
从哪几方面来写花儿的形态的?
说说这一段的结构。
观察一种花,说说准备从哪几方面来写。
学生练习写。
交流。
四:作业。
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v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广玉兰 篇9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04
听《广玉兰》一得
我常常迷恋名师的课堂实录,听了徐健老师的课后,我如梦方醒。如此近,如此真实的名师课堂不去抓住,怎么行?从徐老师的课堂中,学到了很多。例如《广玉兰》第一课时:
一、诗意导入,激情激趣。
你听:“她,幽香飘远,微风中夹着一丝香甜;她,高雅洁净,阳光下尽展无限纯美;她,生生不息,风雪中铸就铁色柔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她——齐读课题。” 整齐的句式,诗一般的语言,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和我的心。在徐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课前对广玉兰的了解,对文题读得各具特色,产生了阅读文本的兴趣。
二、扎实、巧妙的训练。
初读文本,重在引导学生读准、读通课文。徐老师深谙此道,她在提出要求后,充分让学生练读。然后,出示生词,指名多人次读,齐读,让学生说说要注意的地方。接着,徐老师又出示三段话,先指导学生读好词,再指导读好句子,读出意思,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徐老师的教学理念——注重读的训练。最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徐老师采用的词、句相融的指导方法,先读好词,感知词义,再读好句子,读出味道,从而为下面品读课文打下基础。
三、尊重主体,引导感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任务是如何唤醒学生的热情,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师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是课堂的动态生成,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留给学生。看了下面的实录,我们就能感受到徐老师深厚的点拨引导之功。
师: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将你最喜欢的、最着迷的花形介绍给大家。(学生认真品读文字后开始交流。)
精彩片断一
生:我喜欢盛开的玉兰花,作者把它比作婴儿的笑脸我仿佛眼前出现了婴儿那粉嘟嘟的笑脸。
师:当你看到婴儿粉嘟嘟的笑脸时,你的心情如何?你最想干什么?
生:心情很愉快,真想亲手抚摸一下。
师:把你的这种感受送进去,练读这句话。
精彩片断二
生:我喜欢凋谢的玉兰花,因为一般人看到花谢会伤感,读了这句话让我感到希望,感受到了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师:是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看到花落簌簌流泪,而作者笔下的这株凋谢的广玉兰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无限的生命力。也许在来年,也许在某一个角落,又会有一株广玉兰悄然绽放。
精彩片断三
生:我喜欢初绽的广玉兰,它太香了,你看小蜜蜂都迫不及待地钻进去了。
师:确实,蜜蜂与蝴蝶不一样,蝴蝶着意于花的美丽,蜜蜂却是循香而至。请把你的理解带进去读一读。
精彩片断四
生:我喜欢含羞待放的广玉兰,这句中的“羞”字让我想到了广玉兰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师:你有很高的语文素养,从一个“羞”字就能联想到了美丽羞涩的少女形象,一起来看看图片中的广玉兰含羞待放的样子。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广玉兰 篇10
“广玉兰的叶片”的启示
这天,我教学的内容是《广玉兰》,为了让学生对它的树叶有更直观的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广玉兰的叶片富有光泽,好像涂了层蜡,再配上有着铁锈色短柔毛的叶背和那微呈波状的边缘……”我就从校园中的广玉兰树上慎重地摘下了几片老叶,以备课堂直观之用。
教学“广玉兰叶”这部分时,我让学生找读描写叶子的句子,划出表示叶子特点的词语,并反复朗读体会广玉兰叶的样子。当学生提出对“涂了层蜡”、“铁锈色短柔毛”、“微呈波状的边缘”理解不到位时,我就将事先悄悄准备的树叶展示出来,分成四人组进行观察比读。教室里顿时活跃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我在教室内巡视着,为同学们的表现暗自高兴。
接下来的交流活动那真是活跃,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这部分的难点也迎刃而解了。我正暗自高兴时……
“老师,这叶是哪来的?”
“我们校园中的广玉兰树上摘的呀!”
“广玉兰树在哪儿?”
我正想告诉他,但转念一想,他的动机是什么?于是,就卖了个关子说:“等学完课文后,你自然会在校园中找到它们的。”
“老师,为什么不带我们去看看,多可爱的广玉兰,摘了它的叶真有些可惜。”不知哪位学生在下面嘀咕了一句。
“是啊,老师不是在破坏绿化嘛!”这话就更严重了。
…………
对呀,我为何不设计带学生走出教室,充分利用这些现成的教学资源呢?为何只想到为学生提供理解语言文字的材料,没考虑到环保呢?
于是,我就答应同学们下一堂课就带大家去找广玉兰做弥补……
钟声响起,同学静静地等待着。当我将课堂搬到了校园,将学生带进自然,将教学融入了学生的生活。他们脸上洋溢的喜悦是那么的灿烂;走入花园时,那兴奋的神情又是那样的专注。同学们纷纷按我指导的方法,把广玉兰从头到尾彻底细致地观察、记录。离开单调的教室场景,进入全新的空间,增添了许多神秘,也增添了同学学习的趣味。在课堂上抽象式苦思冥想,使得孩子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枯燥、零碎的分析更使孩子对语文的厌倦。开放式的教学对孩子充满了新鲜感,这堂课用平常眼看是多余的,但它对孩子来说是喜欢语文的又一兴奋点。在课后的观察交流中,孩子们谈得较多,谈得较深刻,更有些同学对广玉兰有了新发现,收获颇丰,远远超出了书本与教学要求的范畴。
“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以后,我又努力尝试以“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阅历、加强语文实践”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教室中辟设了“语文学习园地”,把学生带入网络进行学习,把语文教学内容置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正如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语文教学要冲破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学习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要超越教师……”
广玉兰叶让我从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框架中走出来,注意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尝试性的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把语文教活、教好,让学生乐学、好学,也只有这样,才能将语文学习置身于孩子们的天地之中,将孩子生命中潜在的语文能力尽情地释放出来。
广玉兰 篇11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学习课文中的8个生字,其中2个只识不写,理解“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理解作者的情感:对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的赞美。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4.通过第3自然段的学习,能仿写。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3小节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准备:
1.亲自去观察广玉兰。
2.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3.文中的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图片:
1.今天,许老师给大家上一节课,欢迎吗?准备怎样欢迎呢?我相信肯定能和同学们合作好,大家有信心吗?(广玉兰)
2.我这里有些词语朋友,看看你们还记得吗?(生读)
3.读了这些词语,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呢?(广玉兰),想见一见关玉兰吗?我们一起先来欣赏一下广玉兰(课件播放图片)你能形容
一下广玉兰吗? (洁白、纯净)
二、赏花形
1.广玉兰的幽香纯洁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还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呢?读课文。(板书:旺盛的生命力)
2.用心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字里行间哪些语句表现了它旺盛的生命力请同学们边默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读悟读)
密集油亮的绿叶终年不败,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 。指导读好密集油亮、终年不败、始终等词语
秋冬时节,许多树的叶子凋落了,广玉兰却披着一身绿叶,与松柏为伍,装点着自然。
师:秋冬时节,桃树、杏树、梨树的叶子凋谢了,广玉兰却------ 秋冬时节,枫树、杨树、梧桐树的叶子凋谢了,广玉兰------- 秋冬时节,许多树的叶子凋谢了,广玉兰却-------
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 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 。数世同堂的意思几代人住在一起不分家;生生不息:不断的生长繁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广玉兰一代一代的繁衍,生命力旺盛啊。
3.同学们真不简单,(课件映示: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把一株广玉兰比作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大家族,那肯定人不少了,这个家族里有哪些不同的人或者说形态不同的花呢,默读课文第三小节,边读边用笔画下。
(这个家族成员有的含羞待放,有的刚刚绽放,有的正盛开着,还有的花瓣已凋谢 )(板书:含羞待放 刚刚绽放 正盛开着 已经凋谢)
4.含羞待放的是哪几句?请读一下。有的刚刚绽放是哪几句?读一下盛开着的呢?凋谢的呢?学生读
5.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放声来读一读,待会儿交流(生读) (学生先找再读然后说理由)
(点拨:A抓住含羞待放,将其与含苞待放做比较,点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广玉兰说成了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是啊,多么可爱啊,带着这种情感读一读。
B刚刚绽放的广玉兰,抓住“迫不及待”。师:这段话中有一个词用得太好了,那就是——“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来不及等待,是什么让蜜蜂来不及等待——花香,现在我们就闻着这花香,一起来读一读
C盛开着的广玉兰,抓住婴儿。你见过婴儿的笑脸吗?——嫩嫩的,很柔嫩,很光滑。看到这样的笑脸你会怎样? ——我会忍不住去摸一摸 。师:好,带着这种喜爱的感觉读一读这段文字。
D凋谢的广玉兰,抓住“花蕊一直挺立枝头。”师:花蕊上挺立长出了圆茎,圆茎上有什么?——孕育新生命的种子。那种子的使命是什么?——生命的延续。是啊,同学们,喜欢盛开的花不稀奇,我想喜欢凋谢的花只有作者陈荒煤和我们了你看,就这么一个凋谢的花当中,你仿佛看到了,就像一个大家族中的谁呀?——像老人,虽然把
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别人,他生命的价值却得到了别人的—— 别人的崇敬 。师:是的虽然凋谢了,却用这样的方式把生命继续延续下去也许它今天凋谢了,明天又有一朵花盛开了;也许今年它凋谢了,明年它又有一朵花盛开了就这样,广玉兰花年复一年地开着这就叫—— 生生不息 。)
6.我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数世同堂”是个怎样的大家族啊?——一个家庭和和睦睦的,是一种幸福家庭的象征。同学们,多繁荣的一个大家族啊,在你的眼前,你仿佛就看见了这 个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含羞待放的是—— 可爱的婴儿 ,刚刚绽放的是——小姑娘 ,盛开着的——就像这个家族中的中年人,像爸爸、妈妈 ,凋谢的又像谁呢? 就像这个家族里的老人 。
7.这样多花的形态,这么和谐的大家族是让人羡慕的,让我们来美美的读吧(指明读得好的示范)
8.这里有四幅图描绘了广玉兰的四种不同的形态,你能说说分别是哪四种形态吗?(指名回答),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并把课文中描绘它的句子背下来吗?(试背,会的就举手)(指名背诵时提醒:这么短的时间内,会背真了不起,如果再带着感情背那就太让老师敬佩了)
三、美仿写
1.大家背的真好,让我们仿佛看到到了不同形态的花,感受到了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感受到作者对广玉兰的那份喜爱,那份
赞美之情。也让我看到了同学们对广玉兰花的喜爱,真不简单啊!给我们自己鼓一次掌吧,把掌声送给自己!不过老师还有更高的要求(出示片段)你能说说作者是怎么写的吗?(指导怎样写作。A、总分总的写法,看看开头,再看看结尾。B、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我相信,如果我们在习作时也能用上修辞手法的话,我们写的这一段话也会很精彩的
C、按一定的顺序来写。顺序能不能对调呢?)(板书:总分总 比喻、拟人 顺序)
师:对!你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学是为了用“光学不用等于零”,上课前老师布置,请你们观赏一种花,你们观察了吗?(真好)能模仿第3自然段写一写吗?让我们拿起笔。用我们的心去感受,用我们的笔去倾吐吧!
师行间巡视,交流,点评
2.学生写,交流,评析。
3.总结:今天我们欣赏了广玉兰的花的各种形态,有含羞待放的花、有刚刚绽放的花、有盛开着的花、有凋谢了的花,我们感到了花的鲜嫩可爱、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同时还似乎闻到了花香,感悟了生命延续的美丽。真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啊。这种幸福还会继续延续下去,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欣赏课文的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去感受广玉兰花的花色的色彩美和质感美,好,下课。
四、勤练习
作业是将第3自然段完整的背给身边的人听。
广玉兰 篇12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课时:1课时 (3)学科:语文 (4)学生准备:
1、亲自去观察广玉兰。
2、搜集有关具有坚韧不拔品质的植物的诗句。 二、教学课题:《广玉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能找出表达广玉兰特点的句子,品读感悟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理解作者喜爱、赞美广玉兰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理清课文思路,能找出表达广玉兰特点的句子,品读感悟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理解作者喜爱、赞美广玉兰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自主探究、与他人合作,培养协作精神,初步学会探究性学习方法。 2、能通过对文中描写广玉兰的优美句子的朗读及广玉兰图片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
2、抓住重点词句的赏读,体会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弄清本节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赞美广玉兰的,理解作者为什么喜欢广玉兰,并一起感受广玉兰的美。
【教学准备】1、亲自去观察广玉兰。2、搜集有关具有坚韧不拔品质的植物的诗句。 3、文中的图片和文字投影。
三、教材分析:
《广玉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广玉兰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本节主要体会广玉兰花开时的各种形态以及叶片的独特,深刻感受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尤其对广玉兰花、叶的描写细致而且形象。 四、教学方法及思路
【教学方法】:以“美”为主线,通过让学生欣赏广玉兰的图片,然后对照课文的语言文字,在学生自主感悟语言的基础中,受到美的熏陶,并力争把课文读美。(即欣赏美图——品读美文——拓展练习)
【教学思路】《广玉兰》一课的教学设计是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相结合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情景资源,创设情景;运用教材,感知课文;整合课程资源,深入研究学习;拓展练习,处理、内化信息等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有这样一种树,它高大挺拔、花朵高雅、叶子常青。它就是-----广玉兰[板书] 真美啊!齐读课题。
2、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广玉兰》的第一课时。广玉兰的气味幽香,花瓣纯洁。在陈荒煤先生的细腻描绘下广玉兰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能用书中词语说说广玉兰给你留下的印象吗? 二、精读感悟
1、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了幽香、纯洁的广玉兰。但比起它的幽香、纯洁。作者更爱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师: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自然段,来仔细欣赏广玉兰开花的不同形态。 2、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看到了哪些形态的广玉兰花?你最喜欢哪种形态的广玉兰花呢?把你最喜欢的这一种形态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3、自读,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朗读。[出示四幅图]
(1) 含羞待放
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哪个词看出来?[含羞待放]
你仿佛看到什么?这就写出了广玉兰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你能读出害羞的语气吗?(指名读、男女生读) (2) 刚刚绽放
这个句子也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从哪个词看出来?[迫不及待] 这个词写出了小蜜蜂什么心情?
为什么小蜜蜂那样迫不及待钻进花苞?猜猜看?[花香、花美] (个别读、齐读) (3)婴儿的笑脸
这句话把盛开的广玉兰比作什么?为什么? (因为他们都是纯洁甜美的。) (个别读)
(美吗?听到甜声,可没看到同学们的甜美的笑脸,谁能再读一读?) (4) 有没有谁喜欢凋谢的广玉兰?(个别读)
为什么喜欢凋谢的广玉兰?你从凋谢了的广玉兰感受到什么?
对呀,这颗粒就是新生命的种子。这虽然没有其余几种形态花美丽。其实里面蕴含着一种美。生命之美、希望之美、力量之美。
(5)“数世同堂”是什么意思?周围数世同堂的家庭是怎样的? 放在这段话里怎么讲?
出示:这就叫数世同堂。有的话凋谢了,旁边又盛开着。这一朵刚开,那一朵含羞待放。不断有花谢,不断也有花开着。这就叫——生生不息。 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生命力]齐读。
5、师:同学们仿佛看到了美丽洁白、生命力旺盛的广玉兰花。下面请同学们看着图,引用文中的有关语句,向同桌介绍你喜欢的一种形态的花。
6、这么优美的文字,我们怎么不把它留在心间呢。选择最喜欢的试背。(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指名背诵。
7、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敢说这不仅仅是一株美丽的树,更是一株充满生机的树。
作者为什么把广玉兰写得如此富有神韵,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总结归纳:总分总结构、结尾呼应、并列关系、运用比喻拟人等。 的确,作者深受广玉兰,所以用心观赏,用心感悟。抓住特点,运用多种表达方法。才把广玉兰写得生动具体。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得眼睛;文章谁都能写美,只要你有一颗善于表达的心。让我们今后写作时,也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使我们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过渡:红花岁红,还需绿叶配。广玉兰也不例外,在其身后,也有一任默默无闻的英雄。这位英雄不大引人注意。却别有一番情趣。 默读。(出示第四自然段及叶片图片) 8、师:看广玉兰叶子有什么特点?你能用课文中的词句向大家介绍吗?(看、摸、闻)
(大屏幕出示)
春天,万物复苏 广玉兰的叶片早已----; 夏天,树木葱盛 广玉兰的叶片还是-----; 秋天,落叶纷飞 广玉兰的叶片依旧------; 冬天,树木凋零 广玉兰的叶片仍然------。
[任选一句话填空后交流]
学生齐读,你们体会到什么? 总结:让我们一起记住这片充满旺盛生命力的绿叶吧!你能读好吗?(齐读) 三、总结、拓展、延伸
1、广玉兰淡淡的幽香,纯洁的花瓣,生生不息的花朵,终年不败的绿叶,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你们喜欢广玉兰吗?饱含激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广玉兰的生命力是顽强的.自然界中还要许多具有这样顽强生命力的植物。你们知道哪些描写这些植物的古诗? (学生交流)
出示有关具有坚韧不拔品质的植物的诗句: 松: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梅: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学生诵读)
3、是啊,这些植物之所以受到诗人喜爱,就是因为它们都能经受住那些恶劣环境的考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同学们,你们能从中受到什么启示呢?(交流)
四、小练笔:
看来,同学们已深深爱上广玉兰。就让我们把对它的赞美倾注于笔端,拿起手中的笔写几句小诗,将赞美的语言一吐为快吧!(学生练笔) 学生朗读自己写的小诗。(师生评价)
四、布置作业
模仿第三自然段描写其他植物开花时的形态。 板书设计:
18 广玉兰
广玉兰 洁净、 高雅 生生不息 终年不败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我注重以读为本,以读促悟 。 广玉兰花的形态美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需要通过朗读来感受。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多种朗读方式,有浏览、默读、自由朗读、指名读、齐读等。除了朗读形式多样,我还让学生带着不同的要求去读,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发现美、表达美。通过朗读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之美的同时,在脑海中形成画面,让学生充盈的心泉在画面下诗意荡漾,逐步深入而有效地训练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其次是注重品味语言,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指导学生品味作者生动的语言上,我主要采取了抓重点词的方式,通过多种方法来品读关键词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并适时运用课件展示图片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恰到好处的评价和引导,使得学生对广玉兰花和叶的理解就加深了,使学生的朗读便水到渠成地达到了声情并茂的境界,真正引导学生走进了文本。 七、教案中涉及到的资源
百度搜索图片
百度搜索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