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案

时间:2025-04-05

第四课时(精选17篇)

第四课时 篇1

  module 1

  step 1

  look at the list of your favorite food on paper. let's have a food game! fill in the chart as soon as possible. 在2-3分钟内比赛谁写的食物名称最多!

  sweet

  sour

  salty

  crispy

  step 2

  1. ask students to explain the words—sweet, sour, salty and crispy with the food list.

  2. count the kinds of food in groups. 评选小组的“美食家”;对比数据,最终评选全班的“美食家”!

  3. t: everyone needs to keep a balance of eating. we had better eat vegetables, fruits, some meat and any other healthy foods more often. remember, don't always eat junk food!

  module 2

  step 1 1a & 1b

  1. read four taste words alone. then repeat them after the teacher.

  2. ask students to give some examples of foods that show what each word means.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结构:

  ① i think ... is/are sweet/crispy/salty/sour.

  3. t: look at the pictures. can you write down the words from the box to describe how food tastes under each picture?

  4. ask students to check the answer. for example:

  potato chips are crispy and ...

  5. write the name of any food you know after each taste word in 1b.

  6. check the answer with your partner.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结构:

查看全文

《孔繁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4篇)

《孔繁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小朋友,你知道刚才那首歌唱得是谁?歌里唱的就是——孔繁森。(出示照片)

  举起手来,跟着老师一起写写这个名字!

  谁来亲切的叫叫他的名字?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去认识他。

  二、走近“孔繁森”。

  1、请小朋友认真读读这篇文章,想想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哪几件关于孔繁森的事?

  2、孔繁森为西藏人民做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事,课文讲了哪两件?

  3、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故事,指名读一读课文的的第二自然段。

  4、谁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吗?

  5、是啊,就在1992年,西藏的拉萨市附近也发生了这样惨痛的事,许多人都被夺走了宝贵的生命,失去了可爱的家园。(幻灯片展示画面)

  4、曲尼、曲印、贡桑三个藏族孩子失去了亲人,成了孤儿。(出示句子)

  (1)你知道怎样的孩子称为“孤儿”吗?

  (2)那一年,曲尼12岁,曲印7岁,贡桑才五岁,你觉得他们怎么样啊?

  (3)那你能用朗读表达你此时的感受吗?

  5、三个孩子可怜极了,这时候谁出现了,自己读一读。(紧接着出示句三)

  (1)小朋友,你们都是爸爸妈妈的亲生儿女,他们平时是怎样关心爱护你们的呀?

  (2)孔繁森也是这样关心三个孩子的,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说话练习)

  孔繁森收养了三个年幼的孤儿,从此,他白天当市长,晚上当爹娘:

  平日里,他得为这三个孩子……节假日,他带着三个孩子……一天深夜,曲尼发高烧了,孔繁森……

  6、孔繁森是一个市长,白天工作有多忙呀!如果没有这三个孤儿,他可以回家清净一会儿、休息一会儿,但现在要照顾三个孩子,连该母亲做的活都要由他一个人去做,多不容易呀!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查看全文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一、回顾复习,进入文本

  这节课我们和作者章武一起进一步走进天游峰,走进天游峰的扫路人。

  二、品读课文,理解文本

  1、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反复品读,说说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2、初识老人

  认识一个人,首先从什么开始?(外貌)

  ▲“我循声迎了上去……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1)抓住“精瘦”体会老人辛勤劳动;抓住“褪色”体会老人的节俭,长期在外劳动造成的,风吹日晒才会褪色

  (2)无论是“褪色”、“运动鞋”还是“精瘦”,都非常准确地反映出老人是扫路人这一身份。

  我们继续走近这位老人。

  ▲“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读了这一段,你又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相机引导学生用四字词语概括)

  (1)抓住“瘦削”“黝黑”体会老人的勤劳。

  (2)抓住“慈善”体会老人的慈祥、善良。

  (3)“炯炯有神”说明这位老人眼睛很亮,很有精神,很健康。

  (4)指导朗读

  ▲对老人的两次外貌描写,作者为什么要分开写呢?放在一块儿写不是更省事吗?

  (那这两次描写的内容能不能颠倒过来呢?)

  3、作者在那儿偶遇了这位老人?谁能用自己的朗读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作者眼中的天游峰?

  ▲天游峰——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就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天游峰高、险)

查看全文

《白衣天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通用16篇)

《白衣天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理解文中的新词语;

  2、理清文章的线索,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3、知道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南丁格尔的事迹。

  教学重点:知道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南丁格尔的事迹。

  课前预习作业:收集有关南丁格尔的事迹。

  教学过程:

  二、导入:

  1、读课题,解课题;

  2、学生交流有关南丁格尔的事迹。

  三、自读课文,疏通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自由读文后交流学到的新词:

  跻身:上升、进入到更高的阶层;

  朝野:政府方和非政府方。(官方与民间。)

  缅怀:深切的怀念。

  溘(ke)然长逝:突然去世。

  先驱:某个领域或事业的引导者。

  优裕:优越富裕。

  毅然:坚决地、毫不迟疑地。

  3、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南丁格尔的事迹?自读课文并批注。(注意第三自然段的标注)

  (1)选择护士行业;(第二段)

  (2)开拓现代战地护理事业;(第三至第七段)

  (3)建立护士巡视制度;(第八段)

  (4)创办护士学校,建立完善的护士制度;(第十段、十一段)

  (5)宣传护理思想和主张。(第十二段)

  4、第九段从哪个方面描写她的事迹的呢?读第九段,体会侧面烘托的描写手法。

  四、学习第一段,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

  1、文章是以什么顺序来进行写作的呢?读一读第一段,你会有所发现。齐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当代护理机构的完善,护士工作的重要性。)

  2、从当代护理机构的完善谈起,引出护士专业的创始人,第二段开始回过头去介绍过去的事迹,这是一种什么写作顺序?(倒叙手法)

查看全文

《ai ei ui》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精选14篇)

《ai ei ui》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1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快速认读声母ai ei ui 组成的音节,会准确拼读本课的复韵母音节词。

  2 、会发现我们身边有许多藏着ai ei ui 的音节。

  3 、试着用拼音词讲故事。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作好铺垫。

  师:小朋友,我们拼音王国里呀又多了3 个复韵母朋友,你看他们来了:多媒体出示ai ei ui ,谁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生:ai ei ui

  [ 儿童化的的语言把小朋友带到了拼音的王国里,并让学生叫叫他们的名字,拉近了孩子与拼音的距离]

  师:已经认识他们了!那他们的兄弟姐妹认识吗?你看他们也来了:多媒体出示:?i ?i ?i ?i

  ?i ?i ?i ?i

  u? u? u? u?

  师:谁来读ai 的兄姐妹

  生:?i ?i ?i ?i

  师:ei 的兄弟姐妹呢?

  生:?i ?i ?i ?i

  师:ui 的兄姐妹也想让你们喊喊,谁来?

  生:u? u? u? u?

  师:齐读:?i ?i ?i ?i

  ?i ?i ?i ?i

  u? u? u? u?

  师:如果他们的队伍排乱了,你们能认出他们来吗?

  出示:?i u? ?i u? ?i ?i

  谁能认出他们来呢?

  生:?i u? ?i u? ?i ?i

  师:那我们来开火车!

  师:我们一起来叫叫他们的名字!

  [ 注重情趣的课堂教学是心灵的碰撞与呼唤,从排着队伍到排乱队伍的兄弟姐妹,学生像走亲戚一样和他们打招呼,叫得亲切,认得欢喜]

  师小结:

  小朋友,你们真是了不起,不按顺序也可以认出他们来!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要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想听吗?

  那就脚放平――腰挺直!

查看全文

《太阳》两个课时的教学设计(精选16篇)

《太阳》两个课时的教学设计 篇1

  一、谜语导入,检查预习。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好朋友,想认识吗?(想)那就先来猜个谜语吧:“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从东到西忙不停,有朝一日不见他,不是下雨就刮风。”猜出来了吗?(太阳)

  2、师:同学们真聪明!这就是我们都熟悉的老朋友——太阳。(板书)既然是老朋友,那同学们对他一定不陌生吧?谁能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的了解?(生答)

  3、师: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老师看出来了:咱们班的同学不仅课外知识丰富,而且还很会预习课文呢!既然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那应该认识这些词语朋友吧?(出示词语)谁来读一读?那咱们开火车读,如果你觉得他读得正确就大声地跟着读一遍好吧?(生读)

  4、师:很好!同桌之间再比赛读一遍,看谁读得更熟练!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师:同学们课前预习得很认真。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更深入地了解太阳。请同学们再快速读一遍课文,看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师: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指导太阳的特点。

  重点指导:

  (1)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通过指导让学生理解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好处,并能通过读体现出来。

  (2)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指导学生理解“才”字的重要性。

  (3)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通过读感受太阳的热,通过计算中心温度体会热。这些就是太阳的特点。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