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节 网络的工作原理3.2.1 数据的传输过程(通用2篇)
第三章 第二节 网络的工作原理3.2.1 数据的传输过程 篇1
教科版《网络技术应用》
第三章 第二节 网络的工作原理
3.2.1 数据的传输过程
海南华侨中学 王宗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osi模型的分层思想和tcp/ip协议体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学习,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网络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做一个文明、守法的网民。
[教学重点] 1、osi模型分层思想
2、tcp/ip协议体系
[教学难点] osi模型的理解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新的知识点较多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
[教学策略] 以讲授法为主,辅以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引 入
在网络世界中黑客无处不在,上网时应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初步理解数据传输过程,简单了解网络通信的原理。
展示教学目标:
1、osi 七层模型及其功能
2、 tcp/ip协议体系的重要作用
[阅读资料] 黑客自称只用六成功力就黑掉百度
xx年9月12日晚上11时37分,百度发表声明,称其在12日下午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不明身份黑客攻击,百度搜索服务因此在全国各地出现近30分钟的故障。目前,百度已请公安机关介入协助侦查。
据知情人士透露,该黑客攻击百度仅用了其六成功力。专家对此毫不奇怪:“对于高技术的黑客来说,攻击过程并不是公众想象的复杂。”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并为后面的案例分析做铺垫。
网络技术应用(精选2篇)
网络技术应用 篇1
一、案例背景信息
案例所属模块:网络技术应用
所适年级:七年级
所用教材版本: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
学时数:非上机时间10分钟,上机操作时间30分钟,其他活动学生互动约5分钟。
所教班级:借班上课,该班同学为城镇学校学生,学生家庭普遍拥有计算机,故其信息技术素养较高。
二、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在上课之前,发现该班同学均有qq,且一进入机房马上登陆qq进行聊天,可见同学们对qq的兴趣不同一般。为了防止学生在上课期间玩qq,但又不至于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故而,允许同学们占用课间操时间玩qq,但铃声一响马上停止。
上课铃响后,正式开始上课。
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同学们不是很熟悉,为拉近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公布自己的qq号,且说明自己的级别(一个太阳两个月亮一颗星星),使其了解到老师其实也和他们一样喜欢qq。拥有共同的喜好,可以有效地缩短与同学之间的距离。
在欢呼声中,通过大屏幕播放若干幅雁荡山风景照,从而引出本课课题《浙江名胜》。老师抛出话题──同学们,浙江名胜有哪些?学生们纷纷说出一些浙江名胜。老师接着提出要求,谁能完全说出浙江名胜有哪些?有些同学举手说,通过网络引擎搜索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就很好地引出了网络搜索引擎这一概念。因为在上一节课《网络诺贝尔》中,同学们已经接触、了解、使用过网络搜索引擎,在本课只需复习一下,教师对搜索引擎、关键词的概念进行复习,并列出一些网络引擎地址,为下面同学们保存图片、网页做好基础工作。
《北京》第二课时网络课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北京》第二课时网络课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 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⑵ 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
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⑷ 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2、动作技能目标:
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⑴ 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
⑵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本文通过介绍北京的古迹、现代化建筑、交通、绿化等方面的情况,让人感到北京是一座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浓郁现代气息的城市。第一自然段是本文的中心句。第二至四自然段围绕第一自然段,具体地描述了北京的美丽。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表达了作者对首都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引导学生了解、感受北京的美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可利用虚拟网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教学策略和教法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设计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虚拟网络,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网络诈骗教案(精选4篇)
网络诈骗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防范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2、让幼儿知道接触陌生人给自己带来的危险。
3、让幼儿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零食、玩具、陌生人送礼物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 导入(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遇到陌生人事怎么做的?或是小朋友如果有陌生人接近的你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幼儿各抒己见)
——小朋友刚才说了那么很多不同的方法,你们说的都很棒!那我们来看看动画的小朋友遇到陌生人事怎么做的?
二、观看课件(讨论,提升经验)
——你们看到动画里的那两个小朋友遇到陌生人是怎么做的?
——(幼儿说一说课件)小朋友观察的都很仔细
——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如果陌生人接近你的时候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才能不受骗呢?
——(幼儿说一说)不和陌生人说话、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不跟陌生人走,马上找爸爸妈妈,找警察叔叔帮忙等远离陌生人。
三、情景表演
——小朋友现在把你们找到的好方法和刚刚学到的好方法,我们一起来做个情景游戏。
——创设情景游戏(陌生人送礼物)
四、 夸一夸
—— 刚刚在游戏中,小朋友都想了很多方法,远离陌生人,你的办法真不错,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和陌生人说话、不跟陌生人走。小朋友记住了,在任何适合时候有陌生人和你接近的话,你们都要想出好的办法远离他们,还有在外出时也不要离开集体或成人,在爸妈没在家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不给陌生人开门,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雾凇》网络课教学设计(精选13篇)
《雾凇》网络课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情感目标
利用网上资源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雾凇的奇美,并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向往之情.
2,能力目标
通过操作电脑和上网搜索,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准确筛选信息的能力,学习下载文字,图片和输入文字,进行导游词的撰写与雾凇海报的制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22课《雾凇》,是一篇写景的美文,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观的美景.第二自然段详细地介绍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这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三,教学对象及其学习需要分析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雾凇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缺乏感性认识.学生生活在南方,根本没见过雾凇,也无法理解吉林雾凇形成的特殊原因,因此,在学习中,学生无法找到建构的旧知,给教学带来了困难.此时网络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帮助.网上关于雾凇美景的资源极其丰富,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图文信息,能让学生直观了解雾凇的奇异及它的形成原因.同时,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同时它还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更有利于情景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和生成,为营造学生快乐的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四,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
课前,教师搜集了许多有关雾凇的资源,用瑞博平台制作了网页《雾凇》,将教学中要利用的网上信息,通过文字,图片,幻灯片,flash以及超级链接等形式展现在网页中.学生通过校园网中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进入本网站学习.根据教学需要,教师把学习资源区分为"美文赏读","走近雾凇","欣赏雾凇","导游区"四部分,让学生根据需要能很快进入资源库,节省了学生上网搜索时间.学生通过网页上的文字图片及flash动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通过输入,复制,粘贴等方式,进行文字图片处理后,上传论坛,交流讨论.
网络技术教案范文(精选2篇)
网络技术教案范文 篇1
一、案例背景信息
案例所属模块:网络技术应用
所适年级:七年级
所用教材版本: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
学时数:非上机时间10分钟,上机操作时间30分钟,其他活动学生互动约5分钟。
所教班级:借班上课,该班同学为城镇学校学生,学生家庭普遍拥有计算机,故其信息技术素养较高。
二、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在上课之前,发现该班同学均有QQ,且一进入机房马上登陆QQ进行聊天,可见同学们对QQ的兴趣不同一般。为了防止学生在上课期间玩QQ,但又不至于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故而,允许同学们占用课间操时间玩QQ,但铃声一响马上停止。
上课铃响后,正式开始上课。
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同学们不是很熟悉,为拉近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公布自己的QQ号,且说明自己的级别(一个太阳两个月亮一颗星星),使其了解到老师其实也和他们一样喜欢QQ。拥有共同的喜好,可以有效地缩短与同学之间的距离。
在欢呼声中,通过大屏幕播放若干幅雁荡山风景照,从而引出本课课题《浙江名胜》。老师抛出话题──同学们,浙江名胜有哪些?学生们纷纷说出一些浙江名胜。老师接着提出要求,谁能完全说出浙江名胜有哪些?有些同学举手说,通过网络引擎搜索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就很好地引出了网络搜索引擎这一概念。因为在上一节课《网络诺贝尔》中,同学们已经接触、了解、使用过网络搜索引擎,在本课只需复习一下,教师对搜索引擎、关键词的概念进行复习,并列出一些网络引擎地址,为下面同学们保存图片、网页做好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