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事件教案

时间:2025-04-05

随机事件(精选4篇)

随机事件 篇1

  课题: 25.1 随机事件

  教材分析本节课提出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并用枚举、实验、小组讨论等方法,逐步形成对随机事件的特点及定义的理性认识,是一节“概率”的起始课。学生学会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去认识身边随机现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对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意识的培养。本节课掌握得如何,直接关系“概率”整个知识体系的“坚实”性。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①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②会根据经验判断一个简单事件是属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数学思考

  ① 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②从事件的实际情形出发,会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解决问题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的合作。情感态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难点随机事件的特点,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知识重点随机事件概念的形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袋和小球(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欣赏(结合动画欣赏)播放一段天气预报, “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被引申为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具有偶然性,人们不能事先判定这些事情是否会发生?但是随着人们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许多偶然事件的发生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课题:随机事件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查看全文

随机事件(优质课教案)










25.1 随机事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提出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并用枚举、实验、小组讨论等方法,逐步形成对随机事件的特点及定义的理性认识,是一节“概率”的起始课。学生学会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去认识身边随机现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对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意识的培养。 本节课掌握得如何,直接关系“概率”整个知识体系的“坚实”性。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①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②会根据经验判断一个简单事件是属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 数学思考

① 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②从事件的实际情形出发,会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解决问题 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的合作。 情感态度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难点 随机事件的特点,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知识重点 随机事件概念的形成

查看全文

高一上册《随机事件和概率》导学设计

10.2.1随机事件导学案(1)
    【预习】自学《数学》第二册课本155-157页的内容.
    【预习目标】初步了解确定性现象与随机现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及随机事件.
【导引】
    1.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现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事先不能断定出现哪种结果,这类现象称为        .
    2.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现象事先就能断定发生或不发生,这类现象叫做        .
3.研究随机现象,通常要进行观察或试验,这些观察或试验统称为        .而试验的每一种      的结果都是一个事件.在每次试验中                 ,这样的随机试验的每一个可能的结果称为基本事件.
4.在一定条件下,                                 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                 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                 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

查看全文

25.1 随机事件(省优质课的教案)

课题: 25.1 随机事件

教材分析本节课提出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并用枚举、实验、小组讨论等方法,逐步形成对随机事件的特点及定义的理性认识,是一节“概率”的起始课。学生学会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去认识身边随机现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对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意识的培养。本节课掌握得如何,直接关系“概率”整个知识体系的“坚实”性。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①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②会根据经验判断一个简单事件是属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数学思考

① 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②从事件的实际情形出发,会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解决问题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的合作。情感态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难点随机事件的特点,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知识重点随机事件概念的形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袋和小球(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欣赏(结合动画欣赏)播放一段天气预报, “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被引申为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具有偶然性,人们不能事先判定这些事情是否会发生?但是随着人们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许多偶然事件的发生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课题:随机事件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查看全文

随机事件的概率

一.课题:二.教学目标: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掌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并能熟练地运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等可能事件的概率问题;三.教学重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计算.四.教学过程:(一)主要知识:1.随机事件概率的范围                               ; 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                         ;(二)主要方法:1.概率是对大量重复试验来说存在的一种规律性,但对单次试验而言,事件的发生是随机的; 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其中 是试验中所有等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的个数, 是所研究事件 中所包含的等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个数,因此,正确区分并计算 的关键是抓住“等可能”,即 个基本事件及 个基本事件都必须是等可能的;(三)基础训练:1.下列事件中,是随机事件的是(c)
(a)导体通电时,发热;         (b)抛一石块,下落;
(c)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     (d)在常温下,焊锡融化。2.在10张奖券中,有4张有奖,从中任抽两张,能中奖的概率为(c)3.6人随意地排成一排,其中甲、乙之间恰有二人的概率为( c )4.有 个数字,其中一半是奇数,一半是偶数,从中任取两个数,则所取的两个数之和为偶数的概率为(c)(四)例题分析:例1.袋中有红、黄、白色球各一个,每次任取一个,有放回抽三次,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1)三次颜色各不同;(2)三种颜色不全相同;(3)三次取出的球无红色或无黄色;解:基本事件有 个,是等可能的,(1)记“三次颜色各不相同”为 , ;(2)记“三种颜色不全相同”为 , ;(3)记“三次取出的球无红色或无黄色”为 , ;例2.将一枚骰子先后掷两次,求所得的点数之和为6的概率。 解:掷两次骰子共有36种基本事件,且等可能,其中点数之和为6的有 共5种,所以“所得点数和为6”的概率为 。例3.某产品中有7个正品,3个次品,每次取一只测试,取后不放回,直到3只次品全被测出为止,求经过5次测试,3只次品恰好全被测出的概率。解:“5次测试”相当于从10只产品中有序的取出5只产品,共有 种等可能的基本事件,“3只次品恰好全被测出”指5件中恰有3件次品,且第5件是次品,共有 种,所以所求的概率为 。例4.从男生和女生共36人的班级中任意选出2人去完成某项任务,这里任何人当选的机会都是相同的,如果选出的2人有相同性别的概率是 ,求这个班级中的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解:  设此班有男生n人(n∈n,n≤36),则有女生(36-n)人, 从36人中选出有相同性别的2人,只有两种可能,即2人全为男生,或2人全为女生. 从36人中选出有相同性别的2人,共有(cn2+c36-n2)种选法. 因此,从36人中选出2人,这2人有相同性别的概率为 依题意,有 = 经过化简、整理,可以得到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