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

时间:2025-04-05

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精选9篇)

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欣赏《奥林匹克号角》。

  教学目标:

  1.欣赏《奥林匹克号角》。

  2.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奥林匹克知识。

  学生汇报完后,师总结。

  导入欣赏内容《奥林匹克号角》。

  2.欣赏《奥林匹克号角》。

  (1)初听乐曲。

  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情绪?

  (2)师简介作品。

  (3)分段欣赏。

  听赏第一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情绪?

  听赏第二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节奏有何变化?与第一主题有何不同?

  听赏第三主题。

  这段旋律与第一、二主题又有何不同?

  (4)总结曲式结构。

  (5)完整欣赏。

  (6)欣赏了这首乐曲后,请说一说你的感受。

  3.观看录像片段:体现中外奥运健儿奋力拼搏、永不放弃的奥运精神的资料。边看边再次听赏。

  4.总结。

  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学习中外奥运健儿奋力拼搏、永不放弃的奥运精神。

  课后反思:

  在上完欣赏管弦乐合奏〈奥林匹克号角〉一课后,针对自己的教学虽然有欣慰的地方,但多少还有令我遗憾之处。《奥林匹克号角》是为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而创作的。乐曲高亢激昂,向全世界传递着友谊和真情,鼓舞着运动健儿们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在欣赏乐曲之前我先把管弦乐队编制及乐器做了介绍。在介绍乐队编制时,我介绍了管乐有铜管组(小号、圆号、长号、长笛、短笛等),木管组(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弦乐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竖琴等)。在介绍时我只采用了语言描述的方法。课后我觉着在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下这些不够,我应该给他们找一些相关图片和音响资料,让他们从视觉、听觉上立体的把握乐器的特征。在欣赏乐曲时,我让他们带着问题先听了一遍。然后分段再听。让同学门在我的引导下自己去感受乐曲的两个主题及不同乐器所表现不同的音乐等。经过这一个月的音乐践工作,我收获到了很多,讲台虽小,却可以给人带来无限的发挥余地和想象空间

查看全文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藏猫猫》教案(精选13篇)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藏猫猫》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 通过学唱一组游戏歌曲,进一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2、 通过创编歌词和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培养学生的创编精神。

  3、 通过为故事选配合适的音乐,正确感受音乐的情绪。

  重点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藏猫猫》《数蛤蟆》《蝴蝶花》。

  难点

  1、 听辨《数蛤蟆》中旋律和节奏相同的乐句。

  2、 听辨《蝴蝶花》中旋律和节奏相同的乐句。

  3、 为童话故事选配合适的音乐。

  教学用具

  歌曲磁带、琴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歌曲《藏猫猫》

  教学目标:

  1、要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藏猫猫》。

  2、背唱歌曲《藏猫猫》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请几位同学做一个藏猫猫的游戏。

  2、教师范唱,请同学评价。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4、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1)第1~4小节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2)第5~8小姐用连贯的声音演唱。

  (3)唱好第12小节的八分休止符。

  (4)第14小节的道白不仅要唱准节拍,还应带有惊喜的语气。

  (5)结束局要唱准一拍,不要拖。

  5、启发学生创编动作并表演歌曲。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歌曲《数蛤蟆》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数蛤蟆》

  2、为歌曲创编歌词。

  3、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范唱,请学生评价。

  2、师分句教唱歌曲。

  3、师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并涂上相应的颜色。

查看全文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五十六朵花》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五十六朵花》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举杯祝福》

  【教学目标】

  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

  学会演奏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典型的节奏。

  初步认识都它尔、弹布尔、手鼓等乌孜别克族民间乐器。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二、学唱歌曲。

  导语: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到新疆去走一走,看一看,学习一下新疆的民歌,领略一下新疆的舞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那位美丽的乌孜别克族少女为我们带来的乌孜别克族民歌--《举杯祝福》

  1、带着问题初听歌曲,听出歌曲的情绪、速度以及典型节奏分别是什么?(情绪欢快、速度稍快、典型节奏 )

  2、集体拍奏典型节奏

  3、用"来"随着录音小声哼唱歌曲,哼唱的过程中找出歌曲中有没有旋律相同的句子

  4、把旋律相同的句子用"来"唱一下

  5、小声跟录音唱歌词,然后找出歌曲中你认为难唱的句子,并随琴模唱

  6、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认识都它尔和手鼓

  四、表演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2、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3、认识马头琴。

  【教学目标】

  1、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感受音乐悲壮的情绪。

  2、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3、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花儿"高亢、明亮的音色特点。

  【教学过程】

  一、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查看全文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藏猫猫》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藏猫猫》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 通过学唱一组游戏歌曲,进一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2、 通过创编歌词和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培养学生的创编精神。

  3、 通过为故事选配合适的音乐,正确感受音乐的情绪。

  重点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藏猫猫》《数蛤蟆》《蝴蝶花》。

  难点

  1、 听辨《数蛤蟆》中旋律和节奏相同的乐句。

  2、 听辨《蝴蝶花》中旋律和节奏相同的乐句。

  3、 为童话故事选配合适的音乐。

  教学用具

  歌曲磁带、琴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歌曲《藏猫猫》

  教学目标:

  1、要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藏猫猫》。

  2、背唱歌曲《藏猫猫》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请几位同学做一个藏猫猫的游戏。

  2、教师范唱,请同学评价。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4、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1)第1~4小节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2)第5~8小姐用连贯的声音演唱。

  (3)唱好第12小节的八分休止符。

  (4)第14小节的道白不仅要唱准节拍,还应带有惊喜的语气。

  (5)结束局要唱准一拍,不要拖。

  5、启发学生创编动作并表演歌曲。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歌曲《数蛤蟆》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数蛤蟆》

  2、为歌曲创编歌词。

  3、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范唱,请学生评价。

  2、师分句教唱歌曲。

  3、师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并涂上相应的颜色。

查看全文

新人教版小学第六册 解决问题 巩固练习课(精选2篇)

新人教版小学第六册 解决问题 巩固练习课 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二十三第12~16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 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基本联系

  1.听算

  2.p104 13题 生独立解决 指名订正 师: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2*7/7=2元

  二、指导练习

  1. p104 12题

  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

  师:能直接用32和4元角比较吗?为什么?

  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说,指名评价,鼓励。

  师:通过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2. p105 14题

  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

  师强调: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

  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师:通过这道题,你明白了什么?

  三、集中练习

  1. p102 15题

  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

  师: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

  师巡视,辅导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2. p103 16题

  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

  师: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

  师巡视,辅导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四、发展练习

  让生自编一道两步计算的连除应用题。

查看全文

新人教版小学第六册《解决问题》教案(精选17篇)

新人教版小学第六册《解决问题》教案 篇1

  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说明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有以下特点。

  1.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解决问题,《标准》中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是:“能在教师引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本单元教材努力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造条件。

  首先,教材以学校生动活泼的内容为素材,展示实际活动中的计算问题。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教材从学校生活选材,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的理解。同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解决问题,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从数学角度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其次,教材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练习二十三的16道习题,反映多方面的具体情境和问题。有小学生自己的活动事例,跑步锻炼、游泳、贴照片、划船;有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家庭产生垃圾、一座楼房里的住户、一家人去参观,儿童剧场的演出……还有餐饮服务、运输、整理图书、饲养猩猩、啄木鸟和青蛙捉害虫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各方面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生产、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使学生多次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受到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