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窗花教案

时间:2025-04-05

剪窗花教案范文(通用14篇)

剪窗花教案范文 篇1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到剪纸活动当中,体验剪窗花带来的乐趣。

  2、掌握剪窗花的步骤,并能根据图案来剪出窗花。

  3、能安全的使用剪刀,并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剪纸的美感。

  活动准备:

  剪好的窗花成品一张、粉色纸若干、剪刀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已经剪好的窗花,激发幼儿兴趣。

  这是什么?漂亮吗?(教师介绍窗花的代表的特殊意义)。

  你知道它是怎么变出来的吗?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剪窗花的方法,引导幼儿认真的看、仔细的听。

  3、教师发放材料、工具,交代要求。

  4、幼儿沿着画好的形状剪窗花,教师指导。

  5、展示,结束活动。

  6、收拾整理游戏材料。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与父母一起动手剪窗花。

  活动评价:

  幼儿动手剪纸时很小心,剪了一点就打开看看,再剪,很有探索精神。也有几个幼儿不小心剪断了,教师准备了两份操作材料,大胆让幼儿尝试见窗花,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反思:

  剪纸窗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在喜庆的节日里剪贴,既装点了我们的环境,又给我们的生活营造了浓浓的热闹喜庆的氛围。然而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接触、了解这门艺术了。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剪窗花教案范文 篇2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会有感情地背诵儿歌。

  2.引导幼儿感受儿歌的意境美和韵律美。

查看全文

《剪窗花》教案(通用12篇)

《剪窗花》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会有感情地背诵儿歌。

  2.引导幼儿感受儿歌的意境美和韵律美。

  3.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材料:

  1.主题活动录音带,录音机,剪好的窗花。

  2.幼儿主题活动图画书《新年贺卡》。

  活动过程:

  1.欣赏活动室的窗花。

  2.教师给幼儿表演剪窗花。

  3.欣赏录音儿歌。

  4.根据儿歌内容提问,引导幼儿用儿歌的句子来回答,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儿歌。

  5.以整体跟读的方法进行学习儿歌。

  6.教师与幼儿表演儿歌。

  7.指导幼儿剪窗花。

《剪窗花》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到剪纸活动当中,体验剪窗花带来的乐趣。

  2、掌握剪窗花的步骤,并能根据图案来剪出窗花。

  3、能安全的使用剪刀,并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剪纸的美感。

  活动准备:

  剪好的窗花成品一张、粉色纸若干、剪刀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已经剪好的窗花,激发幼儿兴趣。

  这是什么?漂亮吗?(教师介绍窗花的代表的特殊意义)。

  你知道它是怎么变出来的吗?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剪窗花的方法,引导幼儿认真的看、仔细的听。

  3、教师发放材料、工具,交代要求。

  4、幼儿沿着画好的形状剪窗花,教师指导。

  5、展示,结束活动。

  6、收拾整理游戏材料。

查看全文

大班:剪窗花(精选2篇)

大班:剪窗花 篇1

  一、设计意图:

  剪窗花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的一种。在北方,快到过年的时候,很多人家都喜欢贴窗花,大格子窗、小格子窗,还有长长的棂子窗,所有的窗户上都贴上了大红的窗花,阳光一照,年节的气氛一下子就浓起来了,窗花象征着吉祥、喜庆和幸福。

  然而,在我们南方城市中,孩子很少有机会见到家家户户剪着窗花、贴着窗花,热热闹闹喜迎春节的欢乐场景,因此也不了解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但是我认为,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北方,都不能让这些传统的民间精品渐渐地远离孩子,取而代之的都是一些舶来品,因此,对孩子们进行民间艺术教育也显得至关重要。

  大班的孩子观察力强,喜欢接触一些新事物或自己不太了解的事物,动手能力逐渐增强,在动手制作时还喜欢加入一些创造性的想法。因此,在大班进行这个活动也非常符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同时又对孩子们提出了挑战。

  二、活动流程:

  三、教案设计:

  教学重点:学习欣赏并了解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窗花

  教学难点:

  (1)窗花离孩子的生活经验较远,幼儿不太熟悉。

  (2)幼儿尝试设计并剪窗花有一定困难。

  解决策略:

  (1)通过现代化手段--录像,让幼儿观看北方艺人剪窗花、贴窗花的情景,并设计布置“窗花展厅”,让幼儿亲临其境,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

  (2)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多种设计模板,有难易之分,幼儿可选择后进行模仿描画,以减少设计制作的难度。

  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窗花,感受春节即将到来的喜庆气氛。

查看全文

21剪窗花(精选17篇)

21剪窗花 篇1

  湖南省常德市德山开发区桃花山完小  史彩平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学奶奶剪窗花时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字,写好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1、课件、合作学习评比表(黑板右侧)

  2、儿歌中提到的各种窗花图案。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一张红纸,然后快速折叠、剪成一对蝴蝶,问:看见老师这样快就能用红纸剪出漂亮的蝴蝶,你有什么想法?

  2、同学们,实话告诉你,我的剪纸本领不算高,不过,老师认识一位真正的剪纸大师,同学们想不想见见她?

  (课件:插图)你们看,她来了。原来她就是这位老奶奶。她正在干什么?

  3、指名说。

  4、哦,她们在剪窗花,你能说出“窗花”这个词,说明你早就读过课文,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那你知道什么是窗花吗?(像这些贴在窗户上、床头,用来美化居室的剪纸作品就叫窗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剪窗花》。

  二、读背儿歌

  1、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老师读儿歌,小朋友可要好好听,听完了要当评委,评评老师读得好不好。

  2、指名评一评。

  2、谢谢同学们给我这么高的评价,老师再读一次给大家听,爱学习的孩子可以小声跟着老师一起读。

查看全文

中班巧手区《剪窗花》优秀教案(精选16篇)

中班巧手区《剪窗花》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窗花以及窗花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习窗花的制作方法,学会剪制一个简单的窗花图案。

  3、让学生感受学习剪纸艺术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剪纸的艺术魅力,学习剪窗花的制作方法,学会用窗花美化环境。

  教学难点:掌握简单的剪纸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小热身:哪个小组能说出中国民间艺术的种类最多。——剪纸、风筝、刺绣、蜡染、瓷器、面具、脸谱等。

  2、今天我们学习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剪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3、引导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窗花作品。

  4、揭示课题:剪窗花。

  (二)发展阶段:

  1、窗花是中国民间劳动人民心灵手巧的产物,今天,我们想不想证明一下自己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呢?

  2、请翻开课本,用五分钟时间,同学们看书研究一下剪窗花的制作方法,然后拿桌上的纸自己尝试剪一个窗花。

  3、师生总结:剪窗花的方法和步骤。

  把方形蜡光纸对折、再对折……

  画图案。

  剪下。

  展开。

  (三)强化阶段:

  1、教师发现学生在尝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

  2、再次欣赏剪窗花作品,让学生了解,一种图案多种折法会产生什么样的作品。

  (四)制作阶段:

  1、学生再次制作。看哪个小组的学生剪出的花样最多,最特别。

  2、教师巡堂指导。

  (五)评价阶段:

查看全文

《剪窗花》说课(精选16篇)

《剪窗花》说课 篇1

  一、 谈对中心议题“探究式学习”的理解。

  所谓探究式学习,就是以探究为主的学习。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幼儿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幼儿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幼儿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学习特别重视开发幼儿的智力,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幼儿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学习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幼儿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幼儿作为探究式学习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由此可知,探究式学习是教师和幼儿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人探究式学习。

  我们需强调几点:

  1、应提倡多样的学习方式及其相互促进,注重合作与交流。

  2、珍视幼儿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辨证地处理幼儿自主与教师指导。

  4、这种探究式学习发生较多地应用与科学领域的教育活动

  中,而在其他领域的教学中则更多地是运用这种探究性学习“理念”,不着痕迹地渗透进去,贯穿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新《纲要》已指出在艺术领域,应注重的是幼儿的情绪情感的体验,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再根据幼儿的需要给予适时适当的技能指导。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