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教案(通用12篇)
《中国结》教案 篇1
中国结是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品。它美丽,神奇,丰富多样,含有美丽的意义。今天,随着民族文化的共享,中国结也走上了世界文化的行列,深受大家的喜爱。它在国内外都有自己的影子,是我们国家的骄傲。新《纲要》提到,向幼儿介绍中国民族文化,让他们意识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对尊重和爱的理解是恰当的根据《纲要》的精神,结合大班儿童的兴趣,我将“中国结”设计为一个大型的艺术欣赏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孩子们可以了解我们中国结的独特之美,激发孩子们对劳动者的热爱。
活动目标:
1、欣赏中国结的多样性,感受中国结的美感。
2、学会编写简单的模式,培养孩子对中国劳动者的热爱。
3、培养孩子亲自动手操作的能力,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在同伴之间大胆沟通。
4、引导幼儿用辅料充实工作,培养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准备孩子的智力:简单理解中国结的意义
准备环境布局:收集各种中国结,并将它们安排到展厅
活动过程:
参观,了解中国结的多样性,初步感受美,准备完成目标—交流讨论,进一步了解中国结,突破重点,同时萌发孩子们对中国人的热爱结—制造中国结,从中国结的爱变为动手经验,实现目标2,完全民族自豪感和劳动人民之爱的升华。
活动程序:
一:参观活动,先了解中国结,感受美感
今天,我们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挂着许多美丽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是中国独有的,由我们自己的中国人编写。你猜怎么着?哦,我们去看看吧。
《中国结》2024年教案(精选12篇)
《中国结》2023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结对人们生活的意义,从而懂得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内涵。
2、能够选择适合的线材制作盘长结的基本形态及变式,充分体现其创意。
3、有兴趣地表述对中国结的情感体验,能借鉴某种形式,运用适当的装饰手法去变化结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多种式样的结饰作品等;学生课前搜集各种结饰的图片资料,准备不同颜色的丝线、剪刀等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教师展示实物结饰,问:“结饰美吗?”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结饰的造型及结构。让学生欣赏各种结饰的美。)
[启发学生认识结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师进一步启发:“生活中的结饰除了同心结,还有其他哪些结呢?”
学生:“有盘长结、飞蝶结、方胜结、鹤结等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结--这一美好的名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怎样象征团结、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的?
[引导学生认识结饰与生活的发展历程]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讲解,在丝丝缕缕的穿插缠绕中编就的中国结,虽没有金银钻玉的流光溢彩与华贵逼人,但却向人们诉说着一种古老而纯洁的情怀,传递着一份心情,一份关怀,一份温馨。利用优美的音乐伴着朗诵诗歌的情景导入主题。
[启迪学生树立自己动手、战胜困难、勇于创新的坚强意志。]
学生们纷纷回答问题,积极性很高,有的学生能从收集到的资料,讲述一系列关于结饰发展的故事。我不停地点头赞扬并加于引导,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中国结》教案(通用17篇)
《中国结》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学会写3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2、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教具准备
中国结的饰物多媒体课件有关中国结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年春天张老师回来的时候,我们每个女生都收到了张老师送的一个礼物,请同学们来猜一猜。
一屡红丝线,交错结龙凤。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出示:中国结,然后板书:中国结
你对中国结有哪些了解?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中国结的课文。
中国结是一种装饰物,以它为题,如果你是作者朱杰人,有可能写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可能是:为什么喜欢中国结?样子?作用?历史?特点?种类?……)
同学们想到的内容真不少,现在老师就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2、检查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3、说一说作者在课文安排了哪些内容?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从课文中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自学,寻找答案。让学生作好批注。
2、第二、六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中国结特别受宠?
(如果学生没有说出第六自然段的前几句,就放在后面讲解,如:讲完“寓意丰富”一段,可提出:如果中国结挂在外国的朋友家中,有什么寓意?)
《中国结》优秀教案(通用13篇)
《中国结》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识记、掌握生字、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结外形变化无穷,寓意丰富的特点。
3、体会作者对中国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名组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结的特点。
2、体会作者对中国结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方法:朗读、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谜语:一缕红丝线,交错接龙凤。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中国结)
2、板书课题,说说:你对中国结有哪些了解?(指名回答)
3、展示中国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1) 出示生字新词,学生认读。
典雅、风韵、憧憬、巧夺天工、叹为观止、不离不弃、图腾、烘托、渗透
(2) 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2、默读课文,读的同时思考问题。
(1) 每段写了什么?
(2) 这篇文章写了什么?
3、指名回答,师生共同交流。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知。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中国结这几年特别受宠;中国结富有丝绸质感;中国结造型典雅;中国结风韵独特。
2、指名读第3自然段。
(1)为什么说中国结是民间艺人的杰作?(巧妙编结,配以各种饰品,变化无穷)
(2)说说中国结的象征意义。
(3)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3、齐读第4--6自然段。
(1)为什么说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
《中国结》教案(精选16篇)
《中国结》教案 篇1
中国结是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品。它美丽,神奇,丰富多样,含有美丽的意义。今天,随着民族文化的共享,中国结也走上了世界文化的行列,深受大家的喜爱。它在国内外都有自己的影子,是我们国家的骄傲。新《纲要》提到,向幼儿介绍中国民族文化,让他们意识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对尊重和爱的理解是恰当的根据《纲要》的精神,结合大班儿童的兴趣,我将“中国结”设计为一个大型的艺术欣赏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孩子们可以了解我们中国结的独特之美,激发孩子们对劳动者的热爱。
活动目标:
1、欣赏中国结的多样性,感受中国结的美感。
2、学会编写简单的模式,培养孩子对中国劳动者的热爱。
3、培养孩子亲自动手操作的能力,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在同伴之间大胆沟通。
4、引导幼儿用辅料充实工作,培养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准备孩子的智力:简单理解中国结的意义
准备环境布局:收集各种中国结,并将它们安排到展厅
活动过程:
参观,了解中国结的多样性,初步感受美,准备完成目标—交流讨论,进一步了解中国结,突破重点,同时萌发孩子们对中国人的热爱结—制造中国结,从中国结的爱变为动手经验,实现目标2,完全民族自豪感和劳动人民之爱的升华。
活动程序:
一:参观活动,先了解中国结,感受美感
今天,我们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挂着许多美丽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是中国独有的,由我们自己的中国人编写。你猜怎么着?哦,我们去看看吧。
《中国结》教案(通用18篇)
《中国结》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识记、掌握生字、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结外形变化无穷,寓意丰富的特点。
3、体会作者对中国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名组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结的特点。
2、体会作者对中国结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方法:朗读、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谜语:一缕红丝线,交错接龙凤。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中国结)
2、板书课题,说说:你对中国结有哪些了解?(指名回答)
3、展示中国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1) 出示生字新词,学生认读。
典雅、风韵、憧憬、巧夺天工、叹为观止、不离不弃、图腾、烘托、渗透
(2) 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2、默读课文,读的同时思考问题。
(1) 每段写了什么?
(2) 这篇文章写了什么?
3、指名回答,师生共同交流。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知。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中国结这几年特别受宠;中国结富有丝绸质感;中国结造型典雅;中国结风韵独特。
2、指名读第3自然段。
(1)为什么说中国结是民间艺人的杰作?(巧妙编结,配以各种饰品,变化无穷)
(2)说说中国结的象征意义。
(3)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3、齐读第4--6自然段。
(1)为什么说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