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精选14篇)
《6、7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篇1
重点难点
1、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和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计算方法的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
(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
一、导入
二、基本练习
三、提高练习
复习上节课所学习内容47页的例1和48页的例2
1、口算下列各题:
0.7+0.30.65-0.256+0.34
1.6-0.44.5+0.50.82-0.42
0.83-0.59.2-62+2.8
3.4-3.117.6+3.93.6+2.4
0.45+2.850.73-0.2314-3.9
2、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3题
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说说能想到些什么,可以求哪些问题,再让学生根据问题合理选择信息并列式计算。
3、用竖式计算
7.5-3.180.51-0.374-0.82
5.26-4.7513-3.98.04-7.4
每个同学选做两题,比速度更要比一比正确率,做得全对的同学予以鼓励。
4、练习八的`第3题
1、“小小诊所”:练习八的第4题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2、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八的第六题,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去做。
练习八的第九题,解决前三个问题后,可以结合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这一天中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度”,“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度”等问题,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练习八的第十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要求说说每题的思考过程,再让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
《6、7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精选15篇)
《6、7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98—99页练习十六第3—8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加深理解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算理,并比较熟练地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提高计算能力;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提高学生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生活情景感悟小数加法和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能运用小数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算理。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从合作交流中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和生生间的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算理,克服整数加减末尾对齐负迁移思维定势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课前一分钟口算
0.7+0.9= 4.7-0.5=
0.56-0.46= 1.2+0.8=
1-0.4= 7.7+0.6=
(开火车对答案)
【设计意图:课前一分钟口算是我校数学课堂的一种常规,有利于孩子们迅间将精神集中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再通过开火车对答案增强数学计算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师:同学们真棒!小数加减法口算掌握得很好!考考你们小数加减的笔算又学得怎样?请用竖式计算后,完成课本P99第5题填空,比一比谁是神算手!
2、出示第99页第5题填空。
学生用竖式计算独立完成。
实物投影学生答案,全体同学点评。
加法和减法教案(精选14篇)
加法和减法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点一级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
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与另一个加数依次相加,这样口算更加快捷。
(2)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从被减数中依次减去,这样口算比较便捷。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提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来的一(不要漏减走的一)。
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口算。如650+340其实就是65个十减34个十,等于31个十。
(2)方式虽然不同,一个口算,一个笔算,但是运算的算理一样,都是满十进一,退一当十。 ……
《6、7的加法和减法》教案(通用5篇)
《6、7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篇1
第五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新知识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分数数的加法和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要求】
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2 .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3 .体会分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建议】
1 .加强直观,凸显过程,培养数感。
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直接相加、减”的算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注意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加强直观认识,借助直观图的演示或学具操作,建立表象,理解算理;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创设参与、探索、概括计算法则的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的过程,鼓励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揭示算理,概括法则,培养数感。
2 .加强对比,沟通联系,促进迁移。
本单元中教材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推导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推导,从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直至加、减法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推广,无一不体现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种内在联系,注意对比和沟通,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感悟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新知,这样不仅省时、突出重点,还培养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类推能力。重视口算,强化关键,培养能力。本单元中,分数加、减法中的分子、分母一般都不大,很多计算题可以直接口算出来,因此在计算正确的基础上,提倡能口算的尽量口算,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和口算能力。除重视口算训练外,还应注意练习的针对性,抓住分数加、减法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进行练习。当学生计算熟练后,要注意指导学生的计算法则,适当省略式题计算的思考步骤,简缩思维过程,培养求简思维。同时根据计算式题的具体特点,鼓励学生选择灵活的算法或进行简便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4 .认真审题,自觉检查,培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点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算式的特点,确定题目的运算顺序。教学中还应重视教给学生险验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检验习惯。[课时安排]
加法和减法(通用12篇)
加法和减法 篇1
教学内容所体现新课标的思想: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学生今后学习百以内数和万以内数口算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基础。
教学中要重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习惯的方法进行计算,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不强求一致。同时引导学生以“破十法”和“用加想减”为主要方法计算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使学生能够正确计算。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抽象与概括等小组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及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把数学应用到生活实际的意识,渗透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逻辑性。
教学重点:理解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两个加数比较接近,或减数比较接近的式题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抽象与概括,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2、通过小组活动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培养学生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渗透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逻辑性。
教学重点:在游戏中感知几和几凑成十。
教学过程:
一、引入: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看谁做得好。
二、新授。
1、凑十游戏。
规则:一人先出数,另一人再出和他凑成十。
2、思考:9、8、7、6、5分别与几凑成十?
3、评选优胜者。
4、拍手游戏
三、小结:通过做游戏你学会了什么?
小学数学第一册《6、7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通用2篇)
小学数学第一册《6、7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45~46页及练习七第4~8题。
教学目标 :
1.
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第45页情境图的课件。
2.学生准备7根小棒、7个小圆片、7朵花(模型)、7个三角形等学具。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1= l+2= 3+1= l+3=
4+l= 1+4= 2+3= 3+2=
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填空。
二、新课引入
1.教师谈话。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大家会算得数是6和7的加法、6和7减几的减法吗?
1.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学生摆小棒(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
教师提醒学生一边摆5根、一边摆1根,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并各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教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5+1= 1+5=
教师: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
学生:不相同。
教师: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小棒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
学生1:因为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的,我先看到的是左边的5根小棒,后看到的是右边的1根小棒,所以我写出来的算式是“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