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课《北京的金山上》课后反思
上周,我在大班执教了一次音乐活动《北京的金山上》。《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耳熟能详的藏族民歌,歌曲还有浓浓的藏族舞元素,可以让幼儿在欣赏了解藏族文化的同时,学会藏舞的基本舞步。
本次音乐课《北京的金山上》是为了让幼儿对藏族文化有初步的了解,学习藏舞的基本舞步同时感受乐曲表达藏族人民对毛主席,对祖国的感激和热爱之情。活动开始,我将课前搜集来的穿着藏族服饰的人和藏族人民献哈达的图片播放给幼儿看,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民族的人,他们藏族服饰的特点是什么,经过我的引导,幼儿普遍发现藏族服饰的袖子是很长的,他们穿的裙子都是五彩的。在问到幼儿藏族人民通常送给别人的礼物是什么时,幼儿都回答不出来,有些孩子讲长长的,白白的围巾,我顺势问下去,那这些长长得白白的围巾叫什么呢?最后,我告诉幼儿这个叫“哈达”,并请幼儿学习歌中最后一句“巴扎黑”献哈达的动作。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如果在其中结合生活经验请幼儿把自己所知道的藏族舞舞步跳给大家看看,可能会对后面活动的展开,奠定更好地基础。
在第二个环节中,我首先将歌曲播放一遍,让幼儿欣赏,听一听歌中唱了什么?你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觉?在听得过程中,有个别幼儿对这首歌已经熟悉,还有个别幼儿已经听着音乐在开始跳舞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没有及时的制止,导致在欣赏完歌曲后,回答这首歌唱了些什么内容时,好多都回答不上来,个别幼儿从头至尾,只听到最后一句。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反思自己应该在组织欣赏的过程中,请幼儿坐在位子上仔细倾听,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欣赏环境,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大班音乐课“I want to fly”教学活动设计
大班音乐课“i want to fly”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能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情节,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2.能在游戏中体会到歌曲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板画,礼物盒一个,小鸟一只,望眼镜,信—封,小鸟头饰33个
活动过程:
1.谈话调控课堂气氛(用神秘的礼物盒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导入语:
用游戏的口吻说“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美地方,让我们一起出发吧”(音乐律动)看,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呢?啊,这里好美啊。(出示板画)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敲门声)看看谁来了。哦,原来她是来我们大大班做客的朋友。今天,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的歌曲,而且还要我们讲一讲她的梦想,她把梦想都写在歌曲里。
2.欣赏课件,感受歌曲,理解歌词的内容。
欣赏《i want to fly》音乐,刚才你们都听到什么声音?这歌声美吗?提问.这个小客人的梦想是什么呢?(飞)请幼儿做出飞翔的样子。 她想像谁一样?
3.完整听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优美及声音强弱力度的变化,并随着音乐做肢体动作.(比如拍手,拍腿,拍肩,拍头来感受歌曲)
4.幼儿学唱歌曲《i want to fly》播放课件,幼儿学习歌曲。
播放音乐,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唱歌曲。
请幼儿配动作来唱。
女生唱英文,男生唱中文。
小朋友们你们真棒,现在请你们来当小老师考考我(小老师要注意表情哦)幼唱师跟。
5.再一次播放音乐。请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两遍。
大班音乐课活动:铃儿响叮当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2、激发幼儿对圣诞节的向往,感受歌曲带来的欢乐情绪。
重点:
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难点:
激发幼儿对圣诞节的向往,感受歌曲带来的欢乐情绪。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苹果丰收》、《采茶》、《淘米洗菜》。
二、练声:《小鸟醒来了》、《山谷回音真好听》。
三、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
1、复习歌曲,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歌唱。
(1)全体幼儿齐唱歌曲一遍。
(2)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一遍。
2、创编歌曲动作。
(1)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
这首歌这么好听,如果我们再加上好看的动作就更好了!
大班音乐欣赏《水族馆》教案(精选16篇)
大班音乐欣赏《水族馆》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能与同伴一起游戏,体验合作的快乐。
2.用身体动作表现水草的舞动和小鱼的游动,发展创造力和表现力。
3.初步熟悉乐曲旋律,了解优美流畅与纤巧轻快的不同音乐性质,通过水草和小鱼的游戏表现音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已欣赏过有关水族馆的影碟,丰富有关水族馆的经验。
2.教师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磁带及相关道具。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和幼儿玩游戏入场。
2.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3.播放音乐,借助多媒体进一步感受音乐。
4.分段欣赏音乐,引导幼儿理解音乐中的不同形象。
(1)欣赏表现水草形象的音乐,启发幼儿用舒展、优美的身体动作表现水草的舞动。
(2)欣赏表现小鱼形象的音乐,启发幼儿用纤巧、轻快的动作表现小鱼的游动。
(3)欣赏音乐的结束部分,启发幼儿尝试表现小鱼和水草共同游戏的快乐情境。
5.分角色、运用道具完整地听音乐表现。
活动提示
1.在活动第一个环节中,教师和幼儿玩的游戏规则为:老师做动作,孩子不做动作;孩子做动作时,老师不做动作。老师牵着朋友一起做动作,孩子也牵着朋友一起做动作。同时教师注意,自己做动作时,音乐为A段;孩子做动作时,音乐为B段;与朋友一起合作做动作时,为音乐的结束部分。
2.在活动中教师选用的道具可以是色彩鲜艳的纱巾,也可以是皱纹纸。
3.提请家长配合:家长可带孩子一起了解更多的有关水生植物和动物的知识,丰富孩子的相关知识经验。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啄木鸟》(通用17篇)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啄木鸟》 篇1
活动由来:
欣赏就是怀着由衷的欣喜热爱之情,自动追求从音乐中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过程。音乐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寻找合适的音乐欣赏题材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在选择音乐作品时充分考虑音乐对儿童的可感性、可接纳性。《啄木鸟》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音乐。全曲的结构是abc,乐曲节奏鲜明,形象具体,特点明显,易于区分。适合4—5岁的幼儿欣赏。a段音乐平稳、流畅,犹如啄木鸟在逐一检查哪些苹果树病了。b段音乐节奏跳跃,恰似啄木鸟在“笃笃笃、笃笃笃”地为苹果树捉虫。c段音乐较抒情优美,表示苹果树隐患消除,又恢复了生气,如往日那样欣欣向荣,充满朝气。中班幼儿主要的思维方式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本次活动我将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渠道,运用多媒体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让幼儿感受和欣赏音乐,激发幼儿爱护关心他人的情感和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苹果树找医生”的情节,学习听辩三段体的乐曲,理解每段乐曲的意思。
2、学习有节奏的捉虫,乐意用动作来表现对第二段乐曲的感受。
3、活动能与同伴共享空间,学习合作表演,感受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课前进行过有关于树木的病了该怎么办的问题的讨论。
物质准备:关于乐曲的多媒体课件、音乐、代表啄木鸟的翅膀。空间准备:活动前幼儿的位置是自愿坐在自己认为看着比较舒服的地方。
大班音乐毕业歌教案模板(精选2篇)
大班音乐毕业歌教案模板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A、B、A的`曲式结构,用不同的情绪表现不同的乐段。
2.完整学唱歌曲,并能大胆的说出对老师的临别赠言!
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抒发与老师、小朋友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活动准备:
以前学过毕业诗,PPT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再过几天,小朋友就要离开幼儿园、老师,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我们的老师从心底里舍不得大家离开,三年了,我们的老师看着小朋友一天天地长大,学会了画画做游戏,学会了唱歌和舞蹈,变的健壮、聪明、勇敢、有礼貌,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还记得你们在幼儿园的每时每刻吗?有哪些事情让你们忘不了呢?
二、复习《毕业诗》:
对啊,我们马上就要毕业了,在幼儿园的事情都会给我们美好的回忆,接下来我们把上次学过的毕业诗来朗诵一下!提出要求,请大家根据音乐的节奏来朗诵!
三、幼儿学唱歌曲
1.今天,我们要把朗诵的毕业诗变成毕业歌唱出来,大家先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完整的听一遍歌曲录音。
2. 说一说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幼儿欣赏第二次,教师边出示图谱边演唱,提出要求:请喜欢唱的小朋友轻轻跟着哼一哼!
4.现在来说一说,你觉得歌曲的每一句听起来一样吗?辅助提问:可以分成几句?哪两句有点像?听起来有什么感觉?
小结:对,第一句和第三句唱起来像小鸟在跳一样,轻快的,跳跃的!第二句唱起来像温柔的波浪一样,有点很舍不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