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教案

时间:2025-04-05

《陈涉世家》教案(通用16篇)

《陈涉世家》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一、熟悉课文,疏通文意。

  二、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三、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教学设想

  一、在熟悉课文的前提下,疏通文意。

  二、充分利用课后练习,将其自然融入课堂教学中,减轻学生负担,落实“训练重点”。

  三、在熟悉课文、疏通文意基础上,通过填空题,达到理解基本内容的目的。

  四、用复述主要内容的方法,强化对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二、了解作者和《史记》。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和作者:陈涉世家司马迁

  1、简介司马迁和《史记》。

  2、方法:引导学生看教材注解①。教师适当补充。

  二、初读课文。

  1.正音

  2.试译课文二人小组,结合注解流通大意,并记下看不明白的语句,待全班讨论解决。

  [说明]学生分小组疏通大意,教师多给一些时间。其间教师巡视,随时解答一些学生的疑难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只是疏通大意,不需要逐字“对号入座”。指导学生练习在书上做点笔记。

  三、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一、三。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二、了解一些词古今的不同意义。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温习课文。

  教师出示卡片,或利用投影(小黑板)出示练习一第1题所列的语句,请学生读出句中停顿,并说说句意。

  (l)发间左?戍渔阳900人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词中

查看全文

《陈涉世家》教案(精选16篇)

《陈涉世家》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3.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解题,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分析课文第1段。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这些农民起义为残酷的封建统治所迫,充分说明了它通民反的理。每次农民起义都沉重地打击了黑暗的封建统治,有的甚至推翻了封建王朝,是推动历史前进,促使变革封建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这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开始的而想万世统治中国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暂的15年便被刘邦的西汉政权所取代。陈胜、吴广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动起义的,起义的经过怎样,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就知道了。  

  2.解题。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可作如下补充。  

  ①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在汉武帝时就任太史令(史官),掌管秘籍、史料、职司记载等。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熏陶,10岁就到长安学习,20岁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采集传闻异说,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基础。38岁时继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料。42岁时开始写作《史记》。后由于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而触怒是上,获罪下狱,被处官刑。为完成《史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历时10多年,终于写成历史巨著《史记》。  

查看全文

《陈涉世家》教案(通用12篇)

《陈涉世家》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文言字词的释义

  能力目标: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情感目标: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教学重点: 

  1、讲清大泽乡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了解人物对话的语气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对多义词不同含义的理解,以及对文中有关迷信活动的正确认识。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学过中国古代历史,能说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于哪个朝代,起义的领袖是谁吗?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检查预习  

  1  《史记》是一部什么书?  

  《史记》是汉代司马迁编写的一部史书,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史记》不仅史料翔实,而且文笔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而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  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强化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推行强硬政策,对农民实行残酷剥削,大大加重了税赋和劳役的征发,这些急政暴行,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农民起义一触即发。公元前2XX年(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微宿县境)率戍卒900人揭竿而起,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陈胜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虽只有半年,但严重地动摇了秦王朝的封建统治。  

查看全文

陈涉世家教案(精选14篇)

陈涉世家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文言字词的释义

  能力目标: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情感目标: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教学重点: 

  1、讲清大泽乡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了解人物对话的语气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对多义词不同含义的理解,以及对文中有关迷信活动的正确认识。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学过中国古代历史,能说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于哪个朝代,起义的领袖是谁吗?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检查预习  

  1  《史记》是一部什么书?  

  《史记》是汉代司马迁编写的一部史书,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史记》不仅史料翔实,而且文笔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而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  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强化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推行强硬政策,对农民实行残酷剥削,大大加重了税赋和劳役的征发,这些急政暴行,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农民起义一触即发。公元前2XX年(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微宿县境)率戍卒900人揭竿而起,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陈胜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虽只有半年,但严重地动摇了秦王朝的封建统治。  

查看全文

《陈涉世家》教案(通用21篇)

《陈涉世家》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3.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解题,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分析课文第1段。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这些农民起义为残酷的封建统治所迫,充分说明了它通民反的理。每次农民起义都沉重地打击了黑暗的封建统治,有的甚至推翻了封建王朝,是推动历史前进,促使变革封建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这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开始的而想万世统治中国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暂的15年便被刘邦的西汉政权所取代。陈胜、吴广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动起义的,起义的经过怎样,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就知道了。  

  2.解题。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可作如下补充。  

  ①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在汉武帝时就任太史令(史官),掌管秘籍、史料、职司记载等。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熏陶,10岁就到长安学习,20岁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采集传闻异说,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基础。38岁时继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料。42岁时开始写作《史记》。后由于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而触怒是上,获罪下狱,被处官刑。为完成《史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历时10多年,终于写成历史巨著《史记》。  

查看全文

《陈涉世家》教案(通用23篇)

《陈涉世家》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二、记忆并理解掌握文中重点的字词含义、古今用法上的一些区别 、一词多义等

  三、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材料处理详略得当。

  四、背诵课文重点段落。

  教学设想

  一、 教学重点是讲清大泽乡起义的原因和经过,了解人物对话的语气表达方式;教学难点是对多义词不同含义的理解,以及对文中有关迷信活动的正确认识。

  二、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和课文注释,并凭借工具书疏通字词句。在此基础上,教学中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并通过背诵,加深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方法,要会总结,积累。

  四、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方法可多样}

  如:大家学过中国古代历史,能说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于哪个朝代,起义的领袖是谁吗?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课题及作者。(由正热播的电视剧《水浒》导入也行;由成语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导入也行)

  二、检查预习

  1  《史记》是一部什么书?

  《史记》是汉代司马迁编写的 一部史书,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穿插介绍司马迁的进步的史学观),七十“列传”。《史记》不仅史料翔实,而且文笔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而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