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案集锦(精选14篇)
初中生物教案集锦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浓度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2.了解水蚤的分类地位、生活环境、结构特点等;
3.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探究能力;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到酗酒对人体的危害;
2.懂得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理念:
在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强调“STS”教育思想,贯彻新课程教育理念,尽可能多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1.遵循探究性学习的一般原则,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前进:
实验方案指导着实验的进行并影响实验结果,因此,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实验方案的设计。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意识,将学生分组,选出小组长,分组讨论本组的`实验方案,小组之间再互评,在教师的点拨下,最终设计出完善可行的实验方案。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探究目标逐步实现。
2.重点培养学生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对多组实验数据取平均值来减小实验误差,采取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连线等方法来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中生物教案(精选13篇)
初中生物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开花的一般习性、影响开花的主要因素;
2、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两种传粉方式,能够举例说明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结构特点和人工辅助授粉的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识别风媒花和虫媒花,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风媒花和虫媒花”对传粉的适应特征,继续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1、花的传粉方式和风媒花、虫媒花的特点,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间就要开花,花开才能传粉,传粉的结果是产生种子和果实。植物的这一系列的生理过程,“传粉”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同的植物,它们的传粉方式是不一样的。对于某一种植物来说,传粉的方式又是相对稳定的。植物具有什么样的传粉方式,这与植物本身花的结构有关,是长期对环境适应的结果。只有了解了不同种植物的传粉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和提高植物的授粉率,为多结果实和种子奠定良好的基础。
2、从教学的安排看,讲到风媒花和虫媒花的时候,北方的学校已进入了秋季,而秋季开花的植物相对春季、夏季要少得多,给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教师可根据所在地的环境特点,有计划的提早安排采集的种类、时间、地点。也可以在不同的开花季节,照些像片,也可以把像片制成幻灯片以备课上之用。
教法建议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开花现象是有一些感性认识的,所以讲述时要结合学生日常的生活知识,并要强调开花时花的各部分都已发育成熟,花被展开,花蕊显露出来。
初中生物教案范文(精选17篇)
初中生物教案范文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能力目标:
⑴熟练使用显微镜。
⑵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作出假设
教学重点:
⑴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一些单细胞生物体。
⑵通过“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的探究实验,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作出假设、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实验。
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教学准备:
1、显微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池塘水
2、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 复习上节课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中
1、课件展示一些单细胞生物体的图片,提问:这些生物体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2、单细胞生物体是否也能像多细胞生物体那样进行生命活动呢?今天我们一起探究草履虫是怎样进行生命活动的。
( 1)、观察并说出一些单细胞生物体的名称。并明晰这些生物体的共同点是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2)、思考并产生兴趣,进行探究草履虫知识的学习情境中。
二、认识草履虫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展示草履虫的模型及结构的动画,组织学生进行认真地观察。
2、组织学生通过比赛认识草履虫的结构名称。
(1)、观察、思考、自学草履虫的结构名称。
(2)、分组比赛说出草履虫的各部分名称。
2023最新初中生物教案(精选16篇)
2023最新初中生物教案 篇1
一、复习目的
本章包括>、>、>三节内容。 >介绍了 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描述了生物的生长现象,细胞的分化现象及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本章内容能使学生理解生物体为什么能够由小长大。不同的组织如何形成,植物和人体的不同组织怎样识别等。本章关于器官、系统的知识是细胞和组织知识的深化和发展。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在构成生物体时,首先构成组织,然后由组织形成 器官及系统。学生只有先了解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和细胞的生长现象,才能进而理解组 织的概念。
本章关于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协调统一和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的知识。是学生解释生物体生命活动特征的基础。本章内容的学习还将为学生学习生物体各种结构与功能。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复习目标
1、说出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描述生物的生长现象与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有关。
3、描述动植物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通过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
4、识别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和人体的基本 组织。
5、描述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6、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7、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命活动特点。(重点)
8、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三、创设的问题及基本内容
1、植物体的生长现象与哪些方面有关?(与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增大有关)
2、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增大是怎样造成的?(细胞数目增多是细胞分裂造成的,而细胞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变化:许多小液泡逐渐长大,合并为一个大液泡,细胞长到一定程度就不再生长了,导致整个细胞体积增大)。
初中生物教案(精选16篇)
初中生物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能力目标:
⑴熟练使用显微镜。
⑵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作出假设
教学重点:
⑴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一些单细胞生物体。
⑵通过“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的探究实验,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作出假设、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实验。
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教学准备:
1、显微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池塘水
2、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 复习上节课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中
1、课件展示一些单细胞生物体的图片,提问:这些生物体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2、单细胞生物体是否也能像多细胞生物体那样进行生命活动呢?今天我们一起探究草履虫是怎样进行生命活动的。
( 1)、观察并说出一些单细胞生物体的名称。并明晰这些生物体的共同点是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2)、思考并产生兴趣,进行探究草履虫知识的学习情境中。
二、认识草履虫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展示草履虫的模型及结构的动画,组织学生进行认真地观察。
2、组织学生通过比赛认识草履虫的结构名称。
(1)、观察、思考、自学草履虫的结构名称。
(2)、分组比赛说出草履虫的各部分名称。
初中生物教案(精选2篇)
初中生物教案 篇1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教材分析: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属教材新增内容,旨在通过调查,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进一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在学习方法上,从宏观到微观,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
初一学生对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础,但对生物种类的识别及科学调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经验,本节内容也是对学生掌握科学的调查方法的一次指导和训练。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2.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3.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教学重点: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初步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1.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课时准备:
学生:确定调查路线,笔(有条件可带放大镜,照相机)
1、知识方面
(1)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
(2)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3)说出保持好身体、保持好心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