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独睡知识,妈妈们了解多少(亲子成长指导)

前言:目前许多的妈妈对于宝宝的早教意识都很强烈,尤其是当宝宝稍微大时,是否安排宝宝独睡,成了大人们在一起所探讨的问题,育儿专家认为是与小孩子分床不要超过3岁,当然有时也要结合自己自身宝宝的一些特点,以下就让我们看下父母在幼儿分床睡时所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育儿专家的分析.
为什么孩子会在睡眠中受到惊吓?
   1、白天生活规律失常
  孩子太累了,白天不是兴奋得没睡午觉,就是看电视的时间过长,令孩子兴奋异常。也可能是入睡的“仪式”出了点问题:妈妈没有把孩子喜欢的玩具熊放在小床上,或者没有在孩子身边坐坐,等候他安静地入睡,或者没有唱摇篮曲,没有像通常那样与孩子吻别等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使孩子勉强入睡,而且过不了1.5—2小时孩子就醒了。
  上述情况很容易得到纠正。孩子还是得回到自己的小床上,不过你把孩子放回小床时,要按通常的“仪式”再来一遍:放上一只玩具熊,唱一支摇篮曲,克制一下自己的睡意在孩子身边坐一坐,这样,孩子就会安静下来。
  2、经常是由于害怕而意外地醒来
  2-3岁的孩子在黑暗之中会对周围的物体感到害怕,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想象力非常丰富。某个发光点或马路上的反光却会在孩子头脑中变成可怕的野兽或凶狠的童话人物。面对父母,孩子很可能并不直接说出自己究竟为什么而感到害怕,他们通常会想出一些托词:头痛、脚痛等等。遇到这种情况,父母最好也在孩子身边坐一坐,直到他安静地入睡。如果孩子又哭又闹,那么这一夜就把他留在身边。
  3、神经官能症影响睡眠
  高度紧张或惊吓会破坏儿童的神经系统。你的孩子是不是好动感情?比如刚刚还在笑,不一会儿又哭了起来。如果孩子白天遇到一堆无次序的难忘的事情,那么到了夜里做梦时他会再次经历的。
  如果你已看出孩子夜里跑来找你正是白天紧张激动的反映,那么,最好把孩子留在身边,让孩子与父母一起睡,这样孩子会平静一些,舒适一些。当然,仅仅在一起睡还不够,父母一定要弄明白孩子紧张或害怕的原因是什么?要尽力帮助孩子去消除,同时告诉孩子,跟爸爸妈妈在一起没什么可害怕的。当然,家长还可以向心理医生咨询一下,医生会提出必要的建议或进行药物治疗的。
  4、有时,孩子睡在父母的床上是妈妈的错
  当孩子生病时,妈妈出于担心和不安,会把孩子放在自己床上;有时,父母之间发生了冲突,妈妈会以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再就是妈妈孤独一人时,想让孩子补偿失去的温暖。孩子只要几天跟妈妈一起睡,以后就形成了习惯,自然,他再也不想回自己的小床上去了。
  孩子跟妈妈一起睡,也有眼前的好处:妈妈的体温、均匀的呼吸,以及孩子在胎儿期就已熟悉的妈妈的心跳......所有这些,都在吸引和安抚着孩子。但更多的是潜在的害处:如果孩子整个童年都这样度过,他长大后很可能是个消极、被动、缺乏独立性的人,成年后解决实际问题时,他会习惯于看妈妈的脸色行事。
 妈咪观点
  妈咪:鲁小鱼
  我家的小阿豆自从生下来就一直跟着我们睡,中间想过跟她分床,可她就是不愿离开。因为每天晚上,我们三个人在一起讲故事、玩游戏、开玩笑确实很开心,如果活宝走了还真没这么热闹!现在她都十岁了,活泼、可爱、聪明、独立。学习很好,还天天做些小生意赚取零花钱。比较起来她根本没有不分床人们所担心的那些事:独立性差、娇气等等,反而非常强悍、自立,很有主见,鬼主意多得让我都咂舌,长大了一准是一个说一不二的野蛮女友型的麻辣美眉,与她老妈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所以,我觉得跟孩子分不分床,无所谓。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