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有多少棵 教案

2023-08-30

小树有多少棵 教案 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p2~3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5捆小棒(每捆20根),学生准备6捆小棒(每捆20根).

  2 准备16张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铺垫

  听算.(教师每题读一遍,学生写得数,集体订正.)

  6×4 9×3 5×3 9×7 7×3

  8×5 7×5 4×8 6×8 2×9

  指名回答问题.

  (1)6个十是多少

  10个十是多少

  12个十是多少

  (2)8个百是多少

  10个百是多少

  12个百是多少

  3.先读数,再回答问题.

  (1)40读作什么 它是几个十

  (2)800读作什么 它是几个百

  (3)1200读作什么 它是几个百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1)先让学生摆小棒,每堆摆1捆(每捆20根),摆3堆.(在学生摆的同时教师也在黑板上摆出来.)

  (2)提问:

  "每堆有多少根小棒 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用什么方法计算 "(用加法和乘法)

  "用加法怎样列式 "(20+20+20=)

  "用乘法怎样列式 "(20×3=)

  (3)用加法计算我们都会了,那20×3这样的题目怎样进行口算呢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口算乘法.

  2. 例1

  (1)引导学生观察,探究算理

  看图:说一说"20+20+20","20×3"这两个算式的意思.

  (每堆有20根小棒,一共有3堆,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可以用加法计算:就是把三堆小棒加起来.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就是求3个20是多少,列成乘法算式就是3×20或20×3.)

  (2)"3×20或20×3得多少 你是怎样想的 "

  (学生想:每捆是20根,3个1捆是3捆,也就是3个20是60,所以20×3=40.)

  (3)接着请两个学生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5)理解算理:不摆小棒,直接口算20×3怎么想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师巡视指导学生在讨论中探索出口算20×3的方法.)

  汇报:口算20×3,可以把20看作2个十,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所以20×3=40.(指名说加以强化)

  3.例2

  4捆一共有几根小棒呢 5捆呢

  (1)先让学生自己列式.

  a 4×20 b 5×20

  (2)说出式子的意思.

  a每堆有20根小棒,一共有4堆,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b每堆有20根小棒,一共有5堆,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3)算出结果并说出计算的思考过程.

  a每捆是20根,4个1捆是4捆,也就是4个20是80,所以20×4=80.

  b每捆是20根,5个1捆是5捆,也就是5个20是100,所以20×5=100.

  3.试一试

  (1)试一试2:

  a 学生完成p2试一试第1题.

  b 学生汇报结果.

  c 找出规律

  师:通过前面的计算,你发现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在计算上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仔细观察算式中被乘数,乘数,积在数的组成和写法上的共同点.)

  师:利用这些特点怎样使计算简便 (使学生直观看到:这样都是可以看作将被乘数的最高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结果后面补上相同个数的0.)

  (2)试一试3

  让学生独立的完成试一试3.在学生独立做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并及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订正时,指名说一说左边两题的计算过程.

  三,反馈练习

  1 学生完成练一练1.

  (1) 出图片.问:"这箱盒中有多少个草莓啊 "学生从图中看出是40个.

  (2) 再问:"8箱草莓一共有多少个 "

  (3) 怎样列出乘法算式并计算

  40×8=320(个)

  答:8箱草莓一共有320个.

  2 学生完成练一练2(独立完成)

  3 学生完成练一练3

  (1) 集体看图,理解题意.

  (2) 学生独立完成.

  (3) 学生汇报式子与结果.

  a第一小题:3×60=180(根) 180根〈200根 答:够1天吃.

  b第二小题:90×7=630(根) 答:2头大象一个星期要吃630根香蕉.

  c第三小题: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4.数学游戏

  方法一:以同桌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

  1让一个学生分别取一个一位数和一个整十数,另一个学生口算.

  2让一个学生取一个一位数,另一个学生取一个整十数,然后两个学生都计算这两个数相乘的结果.

  方法二:小组对抗赛

  先让第一组中的学生根据这些卡片计算积,并把这个积告诉第二组,要求第二组找出二张卡片,这二张卡片上两个数的积正好是第一组报出的积.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

  2."计算时我们应该怎样想 有什么简便算法 "

  五,作业

  课堂作业本p1

  六,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

  用加法计算:20+20+20=40(根)

  用乘法计算:20×3=40(根)

  3 ×20=40(根)

  4×20=80(根) 20×5=100(根)

  七,教学反思

小树有多少棵 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2.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分析

  这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与过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程标准理念;更加关注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力求使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大庆市萨尔图区东新一小学位于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属于市区重点学校,教学条件较优越,具有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学生大多数来自城市。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喜爱新教材及配备的学具,新教材图文并茂,学生之间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和交流。学生爱说、敢说、爱做、敢做,学习数学始终处于一种乐于探索、积极主动的状态,在计算方面也能够在多样化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植树的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植树这一生活情境,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请你认真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一共有几捆小树?每捆有几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到了三年级了,已能从图中收集信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

  (二)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

  1.独立解答。

  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尝试计算。

  2.小组交流。

  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3.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树,学生可能想出以下计算方法:

  (1)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

  (2)因为2×3=6,因此20×3=60;

  (3)可以把20看成10×2,这样20×3可以变成10×6。

  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体现了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更加方便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达到算法优化目的。)

  4.解决问题。

  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请同学们先试着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小树有多少棵 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P2P3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

  教学重点:

  能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

  掌握计算的方法

  教学方法:

  归纳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师生一同复习乘法口诀。

  2、 教师向学生出示口算乘法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二、 新授

  1、 小树有多少棵?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并提出问题:小树有多少棵?

  2、 将学生的方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说20×3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3、 学生完成本道题

  4、 教师再提哦出问题: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

  5、 完成P1第2题,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6、 完成P1第3题,做完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三、 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1~3题

  1、 1~2 学生独立完成。

  2、 第三题前两问可让学生先讨论怎样算,然后再做。最后一问有开放性,学生要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解答。

  四、 数学游戏。

  教师先向学生说明游戏的规则,并演示几次,让学生明白玩法后,再互相进行游戏。

  五、 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学得怎样?

  学生互相背诵,接力背诵也可以有其他方式。

  学生听算,写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方法:

  1、 20+20+20=60

  2、 20×3=60

  学生互相交流20×3的计算方法:2×3=6所以20×3=60

  将答案写在书上。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自己完成,最后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

  学生做完后在全班交流自己发现的计算规律,说法可以不一致,只要意思正确,教师都给予肯定。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第一题先认真看图,明白图意,然后再解答。

  第二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可以两人玩,也可以多人玩,可拓展到课堂外及放学后进行。

  学生互相说一说

  板书设计:

  小树有多少棵?

  挂图

  20+20+20=60 20×3=6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