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学生了

2020-03-23

第1课        我是中学生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中学在学习环境、学习任务、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新特点、新要求。              2主动与同学沟通,相互帮助,友好相处,提高自己人际沟通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自我调适的方法,制定行动计划,成为“阳光少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新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不断增强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
教学重点:做个阳光少年要解决的是怎样尽快适应环境的问题,这是本课的重点,因为它是本课生活主题“我是中学生了”的总结和归宿。
教学难点:做个阳光少年要解决的是怎样尽快适应环境的问题,又是本课的难点,因为环境适应的快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人而异。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活动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设疑导入:跨进新的校园,面对新的环境,我们往往会感到种种不适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以适应学校新生活。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调整自己呢?
板书课题:适应学校新生活
展示目标:教师可借助媒体等教具展示或语言直接陈述教学目标。
二、【感悟思辨】    打开心扉说变化
指导阅读:组织学生阅读文本p6“中学与小学的差异”。
思考感悟:引导学生通过中小学生活对比,反思自身真实感受,寄宿生还可以具体一些。
讨论交流:小组讨论,择优发言,点评补充。
设疑导思:◆当前最大的期望是什么?    ◆最想解决的问题又是什么?
交流引导:依据学生交流中发现的情况和问题进行随机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
环节过渡:进入中学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发生了许多变化。那么面对新的环境,面临新的挑战,我们究竟如何才能从容面对并尽快适应呢?这就要求我们做个阳光少年。
三、【思考探究】    做个阳光少年
设疑导思:在过去的日子里,◆你曾经遇到过哪些困难?
◆你是用什么方法克服的?
◆这些方法对你有何启示?(见文本p8)
探究交流:小组讨论,择优发言,点评补充。
描述表现:人总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成长起来的。旧的困难被克服,又会有新的困难,下面的困难你遇见过吗?列举初中新生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常见表现:
首先,已有的适合小学学习特点的习惯与方法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适应中学学习的要求,因而导致学习上进步不明显、停滞不前甚至大幅度退步。面对学习内容的增加、教师讲课方式的变化,很多同学感到困惑、失意、焦虑,甚至丧失自信心,产生较强的挫折感。
其次,刚入中学,学生心理上还不够成熟,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往往带着理想的色彩看待中学生活,当发现事实与之有差距时,失落感与恋旧情绪便会油然而生。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一些学生在小学时是所谓的“尖子生”,是老师宠爱、家长夸奖、同学羡慕的对象,荣誉的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可是在一个新的集体中,特别是强手很多的时候,“尖子生”对荣誉的需求就不易得到满足,于是就会产生自卑感。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