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 备课

2022-01-11

现代畸形的都市化生活。堵塞了人与自然的交流。物质文明越发达,人与自然的距离越遥远:天空与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空气与山水逐渐被浑浊的气、液体污染,亲情与友谊行将被扩张的功利取代,人与自然,人与人还剩下什么?这一切无不使人觉得精神家因被毁灭,人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这样的感触使得作者盼望拥有一间自由的“小屋”。我总觉得,这间小屋,在李耳的“大同世界”里呈示过,在庄周的“建德之国”中存在过;是陶潜的“桃花源”里的一处,是王维“辋川别墅”中的部分;白居易涉足过,苏轼住留过……它是一直独立于自然的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李乐薇把对现实生存环境的不满,“对真纯诚挚没有虚饰的人际关系的呼唤,对现实生活中人的自然追求”,转托于这间小屋,让精神向环境宣告独立。这或许不只是李乐微的终极追求,而是中国文人的普遍的终极追求。
    总之,细读细品《我的空中楼阁》.你会赢得满目翠绿,满鼻花香,满耳鸟语,同时。你的心灵也会注入绿色的汁液,在你的内心上有一方遗世独立的净土,没有纷争,没有喧嚣,没有虚伪与做作,有的是青山绿水,怡然自得,而这一切,恰是你终其一生追求的安适之所,这应该是《我的空中楼阁》的绿色底蕴。而这种底蕴,“可以是对某种生活态度、生命现象的诠释,也可以是对时代精神的内在律动、人们的深层意识和心态、强明的意志和生命的昭示。”
                 (选自.9《语文教学通讯》,标题为编者所加,作者:项香女)
二、美文荐读
1.                               江南古镇
杨国民
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江南的古镇。假若把整个江南比作一曲委婉柔丽、行云流水般的乐章,那么古镇就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乐段。
当你参观了一座座江南的古镇后,就会惊异地发现:这些古镇的设置是那么的规整,一条清流从远处飘逸而来,又从这里委婉流去,缱绻缠绵处就是一座古镇。假如说长江黄河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那么一条条柔婉曲流就是滋养古镇文明的清泉。穿梭往来的舟舸,举帆落帆,扬桨收桨之间,就把一座古镇同整个江南人的文化背景勾织得异常和谐、熨帖。
街道一律临河铺筑,两排挤挤的房屋把天空夹出细长的一条,有一排房屋干脆就是半间建在河面上的吊脚楼,足见其对水的依傍。青石板的街面,被千万双脚打磨得发亮,把一段渺远的历史融凝进去,却不留一丝痕迹。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之于平直简约,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连着古街,一头曲曲折折地延伸过去,把整个一座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有了音乐的节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绵长清丽的诗意就该由古镇的小巷里抽绎出来。而夜卧古镇的吊脚楼上,听橹音从远处飘来,又从你枕下飘向远方,载去你的遐想和幢憬。一座座“如虹饮水”的石拱桥,巧连妙钩,宛若一帧行草书法,笔墨淋漓之间,有一缕墨韵衔接着,构成了整体的韵律和完美。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