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教案(精选17篇)
集体备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它在某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在曲线这一点的切线上。
2.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与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前边几章我们研究了直线运动,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什么是直线运动?
2.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新课学习
展示图片:卫星绕地球的运动人造地球转弯的火车
这几幅图中物体的运动轨迹有何特点?
(轨迹是曲线)
请大家举出一些生活中的曲线运动的例子
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1思考: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除了运动轨迹不同,还有什么区别?2.观察课本p32图6.1-1和图6.1-2
思考:砂轮打磨下来的炽热微粒。飞出去的链球,它们沿着什么方向?
3.讨论或猜测,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应该怎样?
4.是不是象我们大家猜测的这样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演示实验:教师演示课本p32演示实验验证学生的猜测,从而得到结论:
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切线方向
5.什么是曲线的切线呢?
结合课本p33图6.1-4阅读课本p33前两段加深曲线的切线的理解。
6.阅读课本p33第四段,试分析推理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
二年级《识字1》集体备课(通用13篇)
二年级《识字1》集体备课 篇1
课题 识字1 教时 2 主备人 刘芙华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5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春节、清明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第二课时: 1.学会本课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端午、中秋节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 内容分析 1、解读文本:本课识字时要求学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并且要求学生了解春节、清明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了解春节等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2、解读课标:这一单元是苏教版特有的“识字篇”,主要是让学生增加识字量,并且发挥连词成篇的功能。 3、预设教法:讲授法、启发式 ★ 学生实际 学生对于春节、端午、中秋节的感受是比较深刻的,但对于习俗这样专业的问题需要教师的引领。另外,低年级学生没有参加过“扫墓”活动,对于扫墓的理解不是很深,需要通过老师的介绍了解了有关扫墓的知识,如果有时间可以在课后进一步让学生接受传统的革命历史文化熏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积累 1、收集有关清明、中秋的古诗2、齐背《清明》《古朗月行》 增加积累,热课 一、揭题导入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书写课题 齐读 谈话导入,点出主题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自由说 自由读韵文 从看图中丰富学生的表象,唤起生活经验 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在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饺子] (2)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拜年] 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相机出示词卡] (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相机出示词卡] 看图说话 读词卡 让学生在看图、练说中提高对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的认识,明白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民间风俗。 四、指名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 五、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六、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 1.认读生字,正音。 如:“扫”的声母是平舌音,不要与翘舌音混淆;“饺子”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2.用“饺、扫、墓”扩词。 认读生字 扩词 重点指导朗读中容易错的读音。 七、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有哪两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春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饺子、拜年)清明节呢?(扫墓、踏青) 自由谈论 总结,回顾 八、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扫、拜、墓、踏”的笔顺。认识手字旁。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亡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6.教师巡视,纠正姿势不正确的学生。 记笔顺 识字 写生字 能按笔顺,正确、端正地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认识字、写好字也是低年级学生的基本功。 (第二课时) 课前积累 1、收集有关春节、端午的古诗。2、教师推荐《元日》. 增加积累,热课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扫、拜、墓”的笔顺书空。 读生字词语卡片 复习巩固了解掌握情况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词卡:龙舟、端午]教师介绍“端午节”。 (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相机出示词卡:粽子] 2.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相机出示词卡:中秋]教师介绍“中秋节”。 (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月饼] (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相机出示词卡:团圆] 3.小结:刚才我们学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有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呢?(全家人要团圆,吃月饼) 看图说话 交流 (4)学生借助拼音读以上生字词。(5)指名认读、 如:“粽子、月饼”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让学生在看图、练说中提高对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的认识,明白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民间风俗。 三、指导读韵文 多种形式练读,读出节日的欢乐。 范读、自由读、互读、齐读。 读韵文 学韵文时读好韵文是关键,用多种形式来提高朗读的水平,在读中得到理解,得到提高。 四、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作业设计 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团、饺、饼、端”这4个生字的。 2.教师范写生字。 3.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4.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5.认读课后词语。 6.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词语。 7.听写词语,检测效果,及时反馈。 1、想一想,在欢度这四个传统节日时,人们还会做什么? 2、了解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相互交流。 记生字 写生字 认读课后词语 听写词语 能按笔顺,正确、端正地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认识字、写好字也是低年级学生的基本功。 板书设计 识字1 春节 饺子 拜年 清明 扫墓 踏青 端午 粽子 龙舟 中秋 团员 月饼 教后反思
一年级组集体备课《冰花》第一课时二次教案(通用13篇)
一年级组集体备课《冰花》第一课时二次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会3个汉字,并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冰花的一些特征,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同学,你们想认识他吗?师板画雪花的图片。你们猜一猜这位好朋友是谁啊?(生:雪花)真聪明,雪花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礼物呢。(出示冰花图片)瞧,这就是雪花送给我们的一件礼物,你们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冰花)对,这就是冰花。(板书课题)谁能把它的名字读准确?(指名生读课题)冰bīng,提示:师是后鼻音,左右结构,左边是一个两点水旁。(指名生读冰,注意发音。)生齐读课题
2、这么美丽的冰花是从哪儿来的呢?小朋友们想知道吗?那就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读课文吧。要看准每一个字的拼音,遇到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读完课文后要再读读课后的生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刚才有几个小朋友读得可认真了,老师真想请你们再读一遍,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这次老师想请小朋友们一边读一边看着图,在读的时候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检查自学。
(1)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有几个自然段?同意的举手。(小朋友真棒)
(2)在这三个自然段里,每一段都藏着很多生字宝宝,你是不是都读准了呢?老师想要考考大家。
《天游峰的扫路人》集体备课教案(精选13篇)
《天游峰的扫路人》集体备课教案 篇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今天我们学习15课,齐读课题。检查预习:
出示生字词:游兴未尽、颇有节奏、循声、沏茶、自在悠闲、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瘦削、面色黝黑、炯炯有神、豁达开朗。
理解“循声、望而却步”
二、感知天游峰的高和险。
1、课文写的是天游峰的扫路人,那么天游峰到底是什么样的山峰?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找到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体会一下。
(抓住关键字词来感受天游峰的特点。)
出示:(第二节),指名朗读。
(1)生交流。
九百多级,具体的数据;(读)(板书:高)
一根银丝,形象的比喻;(板书:险)
师: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下子让我们感受到了天游峰的险。读好这段话
(2)刚刚听你读,老师眼前真好象出现了又高又险的天游峰!他在朗读时注重了哪几个词?
(3)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出示第七节)指名读。
(1)生交流(九百多级、一千八百多级,具体的数据;游人的反应,侧面烘托)
(2)师:说的真好,老师相信读的会更好。谁来?
(3)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来看看天游峰。出示天游峰的图片。(师:天游峰真——真——,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这又高又险的天游峰。 齐读句子。
三、与扫路人对话——感受老人的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过渡:天游峰又高又险,而打扫它的却是位——(70岁的老人)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请同学们默读三——十二自然段,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划出文中的相关词句,在感触最深的句子旁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
新目标八年级下Unit2集体备课导学案(精选2篇)
新目标八年级下Unit2集体备课导学案 篇1
unit 2 what should i do?学案
section a period one(1a-2c)
课时目标导航
知识目标:keep out, serious, play, loud, argue with sb, wrong, out of style, stay at home, want sb to do sth, could, call sb.up, ticket, surprise, on the phone, write sb a letter, talk about sth, advice, give sb advice
句型:1. what’s wrong? /what’s the matter?
-- my clothes are out of style.
2. what should i do?
--maybe you should buy some new clothes.
能力目标:学会用what’s wrong? /what’s the matter?问对方怎么了,并会用should 来向别人婉转地提出建议。
必做题(一. 试着翻译下列短语:)
1.怎么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呆在家_________________ 3. 不让… 进入_________________
4.足够的钱_________________ 5.写信给某人
二. 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补全单词
1. you shouldn’t play your cds too l____.
2. i a_____ with my best friend yesterday.
3. my clothes look old.they are out of s____.
4. let’s go to the movies tonight.i have two t_____.
5. i c_____ you up just now ,but nobody answered.
选做题(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集体备课《第八次》(精选14篇)
集体备课《第八次》 篇1
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3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德育目标)
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脉络,学习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的方法写一段话。
2、弄清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作业布置:(课外):1、阅读“滴水穿石的故事;写几句关于“自信与成功”的名言。
2、回忆自己通过努力做成的一件事,用一段话写下来。
(课内):抄写词语,多音字组词
板书设计:
11、第八次
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感动,恢复了信心——振作,充满了信心。
(有志者事竟成)
教学过程: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diyifanwen.com)
本文转载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感知。
1、《第八次》这个故事发生在欧洲的苏格兰,朗读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地名。(请学生讲,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
2、带问题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查字典或者做上标记与同学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