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2021-05-22

季羡林: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改西服、改西装,我本身是不赞成的,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欧美之所以经济那么发达,并不是因为它的穿着,我们老学人家的皮毛,所以本身我就反对,后来另外一种现象非常有意思,就是农民锄地,穿上西装打上领带,我觉得这是开玩笑。
杨澜:(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季羡林:后悔……这看怎么说,我说那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我就讲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人生识字忧患始”,不识字没有忧患,一识字就有忧患,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特点。而且我最近又写了一篇短文,叫《走运与倒霉》,走运跟倒霉,这两个是密切联系的。知识分子,他这样在社会上有地位,特别是过去封建时代,中了秀才,这就有地位,在农村里面就是一号人物了。
答案 (1)我的第一个问题可能是比较私人的一个问题,我就想知道为什么您一直都是穿中山装?
(2)您现在有没有后悔当年学了文化,做了教授呢?
解析 这是一道考查语言得体的题目,能根据后文推知所提问的问题。
15.请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准确概括“文人的清高”的含义,要求不超过35个字。(6分)
文人的清高源自于文人对理想人格的企盼。理想人格是人类精神的高度凝聚,历代思想家肩负着理想人格设计的使命,身体力行之,在人类精神的发展进程中,树起了一块块界碑。理想人格以“虽不能至然人心向往之”“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特殊功力提升和矫正着现实人格。中国文人从小就读经史子集,耳濡目染的均是“圣人之言”,久而久
之,便不自觉地以书本所描绘的理想人格自居。但环顾左右,都是活生生有欲望、汲汲自营少管他人、且情感日趋功利化的感性人,心灵便受到重创,心境便大失衡。然自身修养的惯性,使文人不甘“沦落”,便满怀忧怨自我恪守。于是,清高就成了文人操守的最后一块盾牌,可怜可叹,但悲壮。
文人的清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发生隔膜和冲突的产物。(或:文人在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中对自我的恪守〈坚持〉。)
解析 这段文字有两个层次,前一层次阐述文人的“理想人格”,但“环顾左右”开始的第二层次阐述“理想人格”与现实的冲突。把握住这两个层次的意思,即可对“文人的清高”作出准确的概括。
五、随堂练笔(20分)
16.以“感悟高中”为题,写一篇讲演稿。要求:(1)有激情活力,展示高中生活风采;(2)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表现力;(3)不少于800字。
答案 略。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