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2021-05-22⑥鸟并不永久地给人喜悦,有时也给人悲苦。我有过一次经验,在东北的一间双重玻璃窗的屋里,忽然看见枝头有一只麻雀,战栗地跳动抖擞着,在啄食一块干枯的叶子。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的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那孤苦伶仃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⑦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类型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只是清早遇到烟突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檐下的烟突旁边取暖,隔着窗纸有时还能看见伏在窗棂上的雀儿的映影,喜鹊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黄昏时偶尔还听见寒鸦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还能听见那像哭又像笑的鸱枭的怪叫。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注 作者二战时曾居住在四川,1949年后长期旅居中国台湾。本文有删节。
9.第⑤段中,“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的原因是什么?“幻想”的含义是什么?(6分)
答案 原因:作者爱鸟只爱其声音和形体,并非受人们赋予鸟的各种文化意蕴的影响。
含义:指历代诗文在杜鹃、夜莺、云雀等身上长期渲染而成的象征意蕴。
10.本文在第②段和第⑥段中分别描写“笼中鸟”和“给人悲苦”的麻雀,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答案 用笼中鸟、给人悲苦的麻雀反衬生活在自由的天地中那些好鸟的可爱,表达了对束缚鸟类自由的人的不满,对处于悲苦环境中的鸟类及人类的同情。(意思对即可)
11.第⑦段说“自从离开四川以后”,再也看不到那些“跳荡”的鸟儿,听不到“悦耳的鸟鸣”了,字里行间蕴含着什么思想感情?(6分)
答案 在尽情赞美鸟类的自由、活泼、俊俏的同时,表达出作者对自由、平等、幸福、美好人生的向往,以及对故土的深深眷恋。(意思对即可)
12.综观全文,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4分)
答案 文中既有轻快的喜悦(集中体现在③、④段),也有深沉的感喟(⑥、⑦段)。
四、语言运用(16分)
13.下面一段话中有不够简明、不合事理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四处?把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入下面横线上。(4分)
internet已经成为①当今信息社会中最繁忙、最富有挑战性、最具活力的②信息系统。它跨越时空③的限制,把世界各地的④有用信息快速地送到你的面前,⑤不仅能传送文字、图形、图像,还能传送声音、动画和视频。它将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种族、⑥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⑦和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联系在一起。人们可以在internet上讨论⑧他们关心的问题,查阅所需的资料,还可以在网上听音乐、看电影、交友⑨聊天,甚至⑩还可以在网上观光旅游、购物。
必须删除的四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② ④ ⑥ ⑩
解析 删②,因为前面有“信息社会”;删④,因为无用的信息用不着传递;删⑥,因为“不同肤色”与“不同种族”重复;删⑩,因为“还可以”与“甚至”重复。
14.下面是著名主持人杨澜对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一段访谈,请你根据季老的回答补充出杨澜的两处提问语。(6分)
杨澜:(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