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去

2021-03-16

★远在1950年,被外国人称为“能抵五个师”的钱学森博士,已是美国大学的终身教授和实验中心主任。他配备有世界第一流搞科研的技术设备,享有非常优裕的生活条件。如果从追求个人的科研成果来说,那真是“得天独厚”。但他毅然冲破美国的种种阻挠,回到祖国,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创造中国的火箭、导弹事业。有人问他为什么归心似箭,他说:“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有人问他中国既无人才又无设备,搞火箭导弹能行吗?他的回答是:“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钱学森的誓言实现了,中国的卫星上天了,洲际导弹可以同外国“比武”了,特别是载人航天飞船“神州六号”的成功,更使每一位华夏儿女扬眉吐气!(是什么使钱学森博士放弃在美国的优裕条件而毅然回国?是他要改变祖国“一穷二白”这个面貌的迫切愿望,其实质就是他对祖国的留恋和牵挂。钱学森说的好:“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经过他的努力,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起了自己的航天事业。如今,我国的航天业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韩少功:突破“同质化围城”:近来文学作品抄袭之风甚嚣尘上,先有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被多人指控抄袭,后有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被终审裁定抄袭《圈里圈外》事实成立。对于出现愈来愈多的雷同文学作品,昨天为上海大学文学周做闭幕演讲的作家韩少功认为,“当作家都身处同质化围城的时候,这种情况不可避免。”
“当然有一些作者是故意抄袭,但也不排除作品之间会不经意地出现雷同的可能。”在韩少功看来,今日的作家大多生活于都市,有着比较雷同的生活方式,“沙发是差不多的沙发,客厅是差不多的客厅,就连打哈欠也没什么差别。”
韩少功将作家这种雷同的生活方式称为“同质化围城”,既然生活经验差不多,那就难免写出来的作品会出现雷同的情节了。“同质化”的生活方式不仅造成文学作品的大量雷同,也造成了创作素材的危机,“现在有些作家整天都是从报纸上寻找创作素材,一遇到有意思的社会新闻便如获至宝,但他们毕竟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写出来的作品其质量自然难以得到保证。”
由此,韩少功呼吁作家走出“同质化围城”,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他本人目前就放弃了热闹的城市生活,在湖南乡下置了一栋小屋,平时写写东西,空闲的时候就到门前的小河里游游泳,过着一种近乎村人的生活。韩少功说,他去乡下并不是要当什么隐士,而是为了体验一种和都市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韩少功告诉记者,就在乡村的小屋里,             12—6            
他已经写完了一部小说散文集《山南水北》,另有一部长篇小说正在酝酿之中,也和他目前的生活状态有关。
(作家要写出高质量的作品,就要走出自己的小圈圈,深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从生活中挖掘食粮,否则,就可能写出雷同作品。)
★韩少功印象:中午,我有幸与韩少功同桌吃饭。饭桌上大家没有任何拘束,完全像同事、朋友一样聊天、讲笑话。韩少功给我的印象是没有严肃状,没有话语霸权,甚至不是饭桌上的话语中心人物,当然更谈不上有名人的架子。他说,作家现在不仅成了“弱势群体”,还成了“濒危动物”。交谈的间隙,我顺便问起他的近况。韩少功说,阶段性地住在乡下,这样能使人亲近山水。一年中,他半年的时间呆在海口,半年呆在湖南汩罗老家。

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