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去

2021-03-16

韩少功在湖南老家住的地方是山区,也是水库的库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地广人稀。随着一些富裕的人家向城镇迁移,这里的人口还在减少,所以生态环境不错。到处山青水绿,一条条山谷没有人烟。他每天早上都是被林子里的鸟叫醒的。住在老家,他就像农民一样,在乡下喂鸡、种树、种菜。附近没有超市和菜市场,不种就没得吃。自然与文明相平衡,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这种生活很有意思。 (亲近朋友、乡亲、自然,从生活中汲取创作养料。)

高手支招之五——习题探讨

1.《我心归去》的语言饱含情感,富有哲理。在把握全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品位下列句子,和同学交流你的体会。
解析:品位句子,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作深入理解,比如⑴句中的 “美丽” “悲伤”,⑵句中的“失望能滴血”“金麦穗和赶车谣”,⑶句中的“艰苦劳动过奉献过”等。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结合全文的思想感情品位这几句话。
⑴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
参考答案:故乡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是喜,是悲,它都是自己曾倾洒血、泪、汗水的地方。故乡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是美好的所在,尽管也有痛苦的经历,但那是真实的生命,是我们自己。
⑵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地和赶车谣。
参考答案:对故乡的失望可能含有期望更美好的意思,即使是真的失望,也不妨碍对它的真爱。这是浸着心血、发自内心的爱,这种爱,才能引发有价值的物质与精神的创造。
⑶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
参考答案:为故乡艰辛劳动过奉献过,才表明那里是你真实的生命,你才拥有故乡,而如果仅仅在某地出生,我们不会对它有十分浓烈的感情。
2.散文要不“散”,就要围绕中心来安排材料,阅读本文,理清行文线索,并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句子,看看韩少功的“心”是怎样“归去”的。
解析:本题是要求搞清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材、组材,从而表达中心的。考虑本题,首先要注意题干的提示,抓住关键词,比如“心归去”。再由这些关键词结合文章线索和重点句子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我心归去》中,作者先是记叙了在法国的情形与感受,写在法国的物质环境是如何优裕,而作者却不愿留在法国,为下文写思乡作了铺垫。5、6小节才真正点出本文主题,最后作者感悟“故乡”,让我们知道要为故乡多作贡献,使主题得到了升华。
相应的句子主要有:“我在这里能干什么?……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隔着万里守侯她们到天明。”;“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成了我们自己。”;“我与这里的主人碰杯、唱歌、合影、拍肩膀,我的心却一次次偷偷归去。”

高手支招之六——精读检测

基础演练
1.了解文学常识并填空。
韩少功(1953~ )笔名少功、艄公等。湖南长沙人。1978年考入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      在文坛崭露头角。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等,文艺理论         。对传统文化心理的反思和批判是其创作的一个基本主题,他的        和         分获1980、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是1985年倡导“        ”的主将,发表《文学的根》提出“寻根”的口号,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一主张。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