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
(1)连词,表承接,相当于“当”。 然而隐忍以行
(2)连词,表目的,来。 挟匕首以备不测
(3)连词,因为。 几以捕系死
(4)介词,用。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5)介词,凭。 以资政殿学士行
(6)介词,凭借。 将以有为也
3.则
(1)连词,表承接,就。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2)连词,表转折,却。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三、文言句式
1.省略句
(1)初至北营,(我)抗辞慷慨,(元军)上下颇惊动
(2)(我)但欲求死,不复顾(个人)利害
(3)(我)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
(4)(我)坐桂公塘土围中,(元人)骑数千过其门,(我)几落贼手死
2.被动句
(1)予羁縻不得还(被扣留)
(2)无日而非可死(被杀死)
(3)几以不纳死(被接受,准许出入)
3.倒装句
(1)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为何,宾语前置)
(2)君亲其谓予何(何谓予,宾语前置)
【课堂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 往……去
b.道海安、如皋 取道
c.为巡船所物色 盘查
d.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单调,没有意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资政殿学士行
将以有为也
b.归而求国之策
死而死矣
c.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d.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2)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3)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4)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答案:1.d(没有依托) 2.c(句中停顿,助词/……的人) 3.略
第二课时
五人墓碑记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只”,不过,仅仅;通“又”)
(2)独五人之曒曒,何也(通“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
(3)敛赀财以送其行(通“资”)
(4)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通“搢”,插)
(5)亦曷故哉(通“何”,疑问代词)
2.古今异义
(1)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古义:“至”动词,“于”介词;“至于”是“到”的意思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