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名人传》教学设计
2019-10-06罗曼•罗兰前期世界观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在他的第一部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中都充分袒露了出来。一方面,他无情地揭示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堕落,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通过克利斯朵夫的经历,控诉了资产阶级社会对艺术才能的摧残。另一方面,他笔下的克利斯朵夫终究不能理解群众,而到骄傲的孤独中去寻找安慰,最后竟然与敌人和好,向现实妥协。
19xx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罗曼•罗兰正在瑞士。战争使这位和平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精神上感到莫大的痛苦。在这年的9月,他发表了《致霍普曼的公开信》,谴责这位德国作家为德国帝国主义的战争宣传效劳。接着他又写了一系列反战的文章,揭露这场战争的罪恶性质,后来,他把这些文章汇编成著名的文集《超脱于混战之上》。30年代,罗曼•罗兰积极投身进步的政治活动,他任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主席,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出席巴黎保卫和平大会,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944年12月30日,曾为祖国和世界的美好未来而不断探索和奋斗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与世长辞。
(2)《名人传》是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撰写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介绍,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作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承担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为我们奏响了一支英雄交响曲。
(3)《名人传》中的三人,虽然一是音乐家,一是雕塑家兼画家,一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他们或由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由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贝多芬供大家享乐的音乐,是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米开朗琪罗留给后世的不朽的杰作,是他一生血泪的凝聚。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里,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描述了他们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谐,借以播送爱的种子,传达自己的信仰:“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尘世才能有幸福存在”。罗曼•罗兰把这三位伟大的天才称为“英雄”。他所谓的英雄,不是通常所称道的英雄人物。那种人凭借强力,在虚荣或个人野心的驱策下,只能为人类酿造巨大的灾害。罗曼•罗兰所指的英雄,只不过是“人类的忠仆”,只因为具有伟大的品格: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能倾心为公众服务。
(4)罗曼•罗兰认为在这个腐朽的社会上,鄙俗的环境里,稍有理想而不甘于庸庸碌碌的人,日常都在和周围的压力抗争。但他们彼此间隔,不能互相呼应,互相安慰和支援。他要向一切为真理、为正义奋斗的志士发一声喊:“我们在斗争中不是孤军!”他要打破时代的间隔和国界的间隔——当然,他也泯灭了阶级的间隔,号召“英雄”们汲取“英雄”的勇力,结成一支共同奋斗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