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词)
李清照
联系初中学过的李清照的词,
进一步了解李清照词在词史上的地位和评价。了解她提出的“词别是一家”。分析和欣赏“易安体”的特色。 内容分析:这是李清照后期词的代表作。李清照因金兵占领山东,避难至南方,国破家亡夫死,晚年生活凄凉。此词即写出晚年生活的心境、环境,抒发内心的深沉凄苦。开头即用14个叠字刻画其愁苦心境;接下去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晚年生活的孤苦无依和愁绪笼罩,配以秋风黄花、梧桐落叶、黄昏细雨、南飞北雁的凄凉景色,细致刻画其情感。末尾以直抒胸臆结,为全词的意象作了点题之笔。艺术特色:李清照词被称为“易安体”,即是指这种用通俗明白而又俗中有雅的语言,选取典型的生活场景、细节,刻画出鲜明而又蕴藉的形象,表达深沉强烈的情感。
《滕王阁序并诗》
(骈文)
唐 王勃
了解“初唐四杰”及王勃的诗歌创作(联系初中课本的《送杜少府》)。了解骈文及特色。分析本文,特别是一些名句。 内容分析:本文写滕王阁胜境,并由此抒发怀才不遇而又不甘同俗的牢骚,表达渴望仕宦报国、希望提携的愿望。第一部分介绍滕王阁所在豫章郡的地理位置等情况,介绍宴会盛况及写作缘由。第二部分写登阁所见(近景、远景)。第三部分由此而抒情言志。末尾附《滕王阁》诗。
艺术特色:1、骈文,是兴盛于南北朝的文体,由赋发展而来,讲究对偶(以四、六句对偶为主,又称“四六文”)、讲究用典故(几乎句句用典),讲究藻饰(文句华丽)。本文即是如此。2、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的有机结合。3、名句赏析。
《秋声赋》
(文赋)
欧阳修
结合学过的《前赤壁赋》,进一步了解“文赋”的特点。了解欧阳修及他的创作。分析和评价文中表现的人生感慨。 内容分析:本文生动形象地描写“秋声”,刻画肃杀悲凉的秋景,论述秋的象征及意义,表达厌倦仕宦、不愿争名夺利、自然闲适的人生态度。这也是作者对当时官场争斗、宦海风波的感慨。文章首先总写“秋声”,与童子对答,引出主体部分,接着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从秋之色、容、气、意等不同角度写秋色,再从秋对万物的摧杀写秋声,并引申到秋的象征意义。第三部分由此抒发人生感慨。
艺术特色:1、“文赋”: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大型的介乎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文体,以铺叙事物为主,以问答结构,后来发展为抒情小赋,但又发展为骈赋(讲究对偶)。至宋代,吸收了骈赋的结构、句式特点,又加进散文的一些句式,形成骈散结合的文赋。2、多种手法,将抽象无形的“秋声”描绘得有声有色。
写作实践 诗词鉴赏文章:诗词鉴赏文章的写作,体现出阅读赏析和写作的基础和能力,近年来高考中都有赏析性的写作要求。要写好诗词鉴赏,首先要读懂诗词,理解意思,了解诗词的一些背景;其次要看清题意,要求是从思想内容、形象意义,还是艺术表达手法来写;三是要熟悉和掌握一些诗词评论的术语,在评论中运用;四是组织好文字。可结合课文提供的例子,进行这方面的练习。
附:关于李白与杜甫:严羽《沧浪诗话》:“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太白《梦游天姥吟》、《远别离》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车行》、《垂老别》等,太白不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