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文 教 学 要 点
人文思想内容 表达、语言特色
《蜀道难》
(七言古体)
李白
进一步了解李白及他的以浪漫主义为主要特色的诗歌。了解和分析本篇的思想内容(对几种不同主题的看法)。 内容和结构;本诗围绕“蜀道”,从四方面刻画其“难”。开头以直抒总起后,即通过神话传说写蜀道的古老、神秘、惊险;接着正面写山之险峻、道之艰难;再用山间气氛、山势、飞瀑衬托其惊险骇人;末写因地形上的险要而导致政治、人事的险恶。最后总结全诗,呼应开头。
艺术特色:是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1、以七言为主、夹以杂言的七言古体,适宜表达激越奔放的感情;2、结构上的跌宕起伏,极尽蜀道惊险神奇;3、比喻、夸张手法的运用;4、神奇而丰富、夸张而真实的想象;5、奇崛雄肆的语言。
《登高》
(七律)
杜甫
进一步了解杜甫以及他的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色的诗歌。了解本篇的思想内容及杜甫诗歌忧国忧民、“沉郁顿拙”的基调。 内容和结构:本诗作于杜甫晚年,时飘泊在长江三峡一带,表达杜甫艰难多病的身世处境及忧国忧民的情怀。前四句描写重阳秋日长江景色,描绘出阔大无边、秋色深重的境界,寓情于景。下四句抒情,感慨身世,反映时代。其中颈联含义丰富,前人说以一“悲”字为主线,包含八层:悲“万里”(飘泊远乡)、悲“秋”、悲“作客”(因国家多难而寄人篱下)、悲“常”(一生大多数时间如此),悲“百年”(光阴过尽,壮志难酬)、悲“多病”(因生计困难而起)、悲“独”(远离亲友)、悲“登台”而不能饮酒,而这一切又由于社会时代动乱引起,承载着社会时代。。
艺术特色:工整的格律,严谨的结构,写景与抒情的有机融合,沉郁顿拙的风格。
《琵琶行》
(七言歌行体)
白居易
进一步了解白居易以现实主义为特色的诗歌成就,了解白居易“感伤诗”中两篇名篇。了解本篇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 内容和构思:《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感伤诗”中的两大名篇。关于此诗的主题,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此诗通过琵琶女的身世及前后遭遇,联系诗人因揭露权贵而遭贬谪的遭遇,反映诗人对“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衰落的感伤。诗歌前有小序,交代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背景。诗歌第一部分写浔阳江头夜送客,遇见琵琶女,欣赏她高超的琵琶演奏艺术,并了解她的身世遭遇。第二部分诗人由此联想自己被贬谪的遭遇。末尾再听琵琶的无限感伤。古人认为“音乐关乎世情国运”,“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琵琶女从梨园歌伎沦落为“商人妇”,反映唐王朝的衰败。
艺术特色:1、唐代古体诗呈现两种倾向:一是如《蜀道难》那样的古朴风味;一是将格律诗的特点引入古体,如本篇,人们习惯上将这一类有叙事性成分,吸收律诗对仗、华美句式等特点的长篇七言诗称为“七言歌行体”。2、叙事、描写、抒情有机融合。3、描写音乐一节,极有层次展现乐章过程(由低到高),又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将抽象的声音具体、形象、生动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