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二首
2019-07-18“杨柳岸,晓风残月”并没有具体指出在哪里,这只不过是江南常见的情景罢了。中国人总是喜欢把完整的看成完美的象征,比如,圆月象征团圆,而残月相对而言就是离别了。花好月圆是良辰美景,残月,给人多少缺憾,多少心伤。晓风,恐怕是有点凉意吧?又是深秋季节的。清秋的早晨,风给人阵阵凉意,让人倍感凄凉冷落,这也是借景抒情。引申思考并讨论:“杨柳”意象在古诗词中与离别有什么关系?
明确:“柳”乃“挽留”的“留”字谐音,古人送别时有折柳相送的习俗,表示挽留。如《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客舍青青柳色新”“羌笛何须怨杨柳”,还有“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唐朝戴叔伦)”等。小结:“杨柳岸晓风残月”这组意象,抓住了离别人冷落孤清的情感特点,生动地表现了词人别后孤独寂寞的心境,景与情交融在一起。师:在此句中词人写到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典型意象,如酒、柳、风、月,这些意象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呢?请同学们给合之前所学,讨论3分钟,谈谈看法。
关于酒: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别。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现实也罢,“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哀时——曹操为功业人才而愁,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短歌行》) 愁时——李白失意官场,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苏轼也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思念丈夫时,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声声慢》) 王维送别元二,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厌厌夜饮,不醉无归。《诗•小雅•湛露》
一身天地窄,只是酒乡宽。(清•王广心《夏日招毛子霞徐臞庵沈雪峰诸子集用双白韵》)
总结:柳有“留”意,残月西挂,伊人不再,晓风侵人,徒添冷意,借酒消愁愁更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读者的心弦。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长如玦。
——纳兰容若《蝶恋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秋登宣…叔云》
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胡适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其二》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郑谷《柳》 关于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关于风: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回想整首词,指名背诵。 7.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