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二首

2019-07-18

 四、研习文本•品味意象意境——赏析《雨霖铃》
刚才我们通过反复的朗读,初步感知了这首词的感情基调。那么,这首词的离别之情是怎样一步步表现出来的呢?让我们来细心品味词句,领会词中的情感。
㈠词句赏析: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师: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来读词的前三句,请其他同学找出这三句中富有特征的自然景物的意象。
思考讨论:起首三句写什么?是情?是景?三句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哪些特征?
明确:写别时景。点明了季节、时间、地点和事件。勾勒了一个情人离别的典型环境。寒蝉、长亭、骤雨等。“寒”指明季节,又给人凄凉感,它的叫声“凄切”,为离别奠定了基调。“长亭”是离别的场所,傍晚点明时间。“骤雨”刚停,兰舟催发,营造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氛围。师:提到秋季会有怎样的感觉?(萧瑟)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一二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起首句的词已给全诗定下了基调:“凄切”。交流:走了一程又一程,满眼望去,尽是暮霭残照,烟波茫茫,无边无际的楚地,正是我将去漂泊的地方!
走吧,走吧!此去千里,相见无期。楚地广阔,可哪里是我栖身的地方?想到这里,我泪眼朦胧,再也分不清烟波暮蔼了!思考讨论:这些意象营造了一个怎样的离别氛围?
明确:营造了一个凄凉悲苦的离别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 2.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问:这写什么?(写情)
明确: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思。问:为什么?他的思绪正在想什么?
明确:正专注于恋人,所以词中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留恋和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不想“别”而又不得不“离”。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师:我们来看这两句。这两句叙述了一人怎样的离别过程?请大家联系上下词句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过程在纸上描述出来。
明确:两人手拉着手,泪眼对着泪眼,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不知从何处说起。   ⊙学生活动,写:学生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书面表述,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学生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书面表述,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而后,一位同学把自己描述的内容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作简要点评,可补充。
 师:这句写情态。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提示:两人相对而立,手握手,眼对眼,泪眼婆娑。是“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是“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是“流泪眼对流泪眼,断肠人送断肠人”啊!既然这么不舍得,那词人为什么要离开呢?也许是统治者不欣赏,也许是迫与生计。总之是不得不离开。古往今来恋人离别都是一样的。“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 问:词人“竟无语凝噎。”那么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