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

2019-06-01
(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却不敢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他们心中虽默许这一标准,却不敢喊出来用这一标准去衡量“天下之梅”,实际是不敢把内心险恶的政治目的直接暴露出来。 (4)那些封建统治者的帮凶的具体做了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 (5)目睹梅的病态,作者发出了“誓疗”的决心,具体是怎样疗梅的呢? [明确]:“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这里的“必”与上文的“誓”呼应,表达了作者疗梅必见成效才罢休的决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无不表现作者追求个性解放,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这也正是他民主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6).文章结尾用一长句有力结束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在黑暗现实中,面对强大的反动势力,作者有“疗梅”的决心却自责能力渺小,以感叹领起,抒发了自己的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作者意变革现实,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爱惜人才、培养人才,这几点是有积极意义的,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正是这种抱负的写照,表达了作者坚持战斗,为改造社会奋斗不息的决心。 5、关于“托物言志” ①什么是“托物言志”? [答]:“托物言志”指用常见的、具体的、浅显的事物来讲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志”在“物”中,写的是“物”实则读“志”。 ②为什么用“托物言志”? [分析]: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在当时“文字狱”恐怖气氛笼罩之下,作者不能直接批判清朝统治者压抑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主题,只能用这种的托物言志的曲笔来揭露时弊,大声呐喊,托梅议政,拯救人才。作者明知他的思想行为不容于封建统治阶级,会受到他们的攻击和迫害,但他毫不畏惧,决心迎接斗争,衬托出他坚定地追求个性解放的政治理想。 完成表格内的有关内容,具体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表        层         意

言      外      意(比喻义)

人才

病梅

被遭摧残、压抑的人才

文人画士

封建统治者

品梅标准:曲、欹、疏

选拔人才标准:奴才、庸才、歪才

摧残梅的手段:绳、斫、删、锄、夭、病、遏

束缚人才思想、屠杀正直之士

豢养奸邪小人、扼杀新生力量

摧残梅的后果:皆病、祸烈

大批人才遭残酷屠杀

疗梅的措施:购、泣、疗、纵、顺、毁、埋、解、复、全、辟、贮

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

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

疗梅的愿望:誓、必、甘、穷

表达了拯救人才的强烈愿望

与准备迎接斗争的坚定信心 6、补充《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是诗人辞官后的杂诗,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按干支纪年这年为已亥年,故称。这年诗人辞官南归,于农历四月二十三日离京,七月初九回杭州,九月十五日北上接家眷。十月二十六日抵达江苏昆山。期间往返九十里,诗人共写了绝句315首。第二年诗人自己加以编排,并刻印成集,这里选的是第五首。这一大型组诗记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官经历、诗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可以看成是一部用诗写成的回忆录。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