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生气恃风雪①,万马齐喑究可哀②。 我劝天公重抖擞③,不拘一格降人材④。 [注释]: ①恃(shì):依赖,倚仗。 ②喑(yīn):哑。 ③抖擞(dǒu sǒu):振作。 ④不拘一格:打破常规,多种多样。 [分析]: 中国如果要焕发生气,就要靠惊天动地的风暴雷霆;现在这种死气沉沉的局面,实在让人感到无限悲哀。我希望天公重新奋发,抖擞精神,打破常规,向祖国大地降下各种优秀杰出的人才。 龚自珍是中国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经进入“衰世”,是“日之将夕”;他确信未来时代的变化,并寄以极大的热情和希望。这首诗鲜明生动地表现了他这样的思想感情。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雪”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 这首诗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着人才,呼唤着光明,呼唤着一个生气蓬勃的新的中国。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讲解]: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板书设计]:
病梅馆记
龚自珍 以梅喻人托物言志:
社会——绳、斫、养、删、锄、夭、病、遏——摧残扭曲
作者—— 购、泣、疗、贮、纵、顺、毁、埋、解、复、全、辟、贮——哀痛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