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江浙之梅皆病。”⒉“江浙之梅皆病”恶果的产生,哪些人是罪魁祸首呢?明确: ① 文人画士――品梅标准:曲→欹→疏
② 鬻梅者――摧残梅花:斫→养→删→夭→锄→遏⒊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是什么表现?请用三个字来概括。 明确:泣→疗→贮 ⒋目睹梅花的病态,作者内心感到万分悲痛,作者是怎样疗梅的?具体措施怎样? 明确:纵→顺→毁→埋→解→复→全→贮 作者一定要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态。㈡析“托物言志、借梅议政”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咏史》这样写道:“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这样的政治环境 决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本文中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重大的政治主题。下面展开讨论并完成表格内的有关内容,具体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 表层意 | 言外意(比喻意) |
| 梅 | 人才 |
| 病梅 | 遭摧残、压抑的人才 |
| 文人画士 | 封建统治者 |
| 品梅标准:曲、欹、疏 | 选拔人才标准:奴才、庸才、 歪才 |
| 摧残梅的手段:斫删夭锄遏养 | 摧残人才的手段:统治者对刚正廉洁人才的粗暴排斥人才遭到严重钳制新生力量惨遭扼杀忠良耿直之士遭到清洗蛮横遏制、压抑人才蓬勃的朝气统治阶级豢养、扶植*佞小人的邪恶之心 |
| 摧残梅的后果:皆病、祸烈 | 大批人才遭残酷屠杀 |
| 疗梅的措施:购、纵、顺、毁、埋、解、复、全、辟、贮 | 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 、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 |
| 疗梅的愿望:誓、必、甘、穷 | 表达了拯救人才的强烈愿望、 与准备迎接斗争的坚定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