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

2019-06-01
龚自珍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柳亚子曾写诗赞他为“三百年来第一流,飞仙剑客古无俦”,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里有“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等话评价他。 著有《龚定庵全集》。 3、翻译课文 (1)翻译第一段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产梅。 有人说:“梅以枝干弯曲为美,笔直了就没有风姿; 以枝干横斜为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为美,稠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如此。 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能公开宣告大疾呼用这个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 又不可以让天下种梅的人砍掉笔直的,删掉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把摧折梅把梅弄成病态作为职业用来赚钱。 梅的枝干的倾斜疏朗弯曲,又不是愚蠢的只知赚钱的人能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做得到的。 有人把文人画士这种独特偏嗜的隐衷明白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培养旁逸斜出的枝条,删掉繁密的,杀害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阻抑它的生机,用来谋求大价钱,于是江苏浙江一带的梅都病残了。 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的酷烈竟到了这个地步啊!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 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固也。 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之)绳天下之梅也;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2)翻译第二段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残的,没有一盆完好的。 已经为它们流了三天泪,于是发誓要治好他们:我放开它们顺着它们的天性,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 我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使它们恢复本性保全健康的形态。 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甘愿受到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 为动用法 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使动用法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3)翻译第三段 唉!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的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用来大量贮存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穷尽我一生的时光用来治疗病梅呢!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4、分析课文 (1)结合写作背景分析“梅”比喻什么?为什么文章开头起笔先写梅的产地? [明确]:“梅”比喻人才。梅之产地多,“皆”字暗示产梅之盛,这些比喻天下人才多。 (2)将梅的“曲和直”、“疏和密”、“欹和正”对照着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几句话道出了病态社会中病态的评梅标准,实则是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病态标准。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当局者忌恨和扼杀那些正直的,有骨气的,生气勃勃的人才,而要人们变为委曲、邪侫、毫无生气的庸才和奴才。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