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主旨
本文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和翔实的材料,用充满自信的笔调,叙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的壮观场面和中国的航天人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而作出的不懈努力,热情地讴歌了为飞天梦作出贡献的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二、写作特色
1.“饺子式”的结构,“馅子”丰富。
本文开头在写杨利伟飞向太空之际,笔锋一转,从600多年前的万户写起,写中国几百年的航天奋斗历程;不但时间长,而且空间跨度大,从北京到各地,从中央到地方,这样的“馅子”实在丰富,且“包”起来也有条不紊。最后,用“9时10分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一句合上“饺子皮”,用10分钟走完600多年,走完几万里,实在妙。
在文中,发射活动只是“饺子皮”,开头以之摊开,结尾借之合拢,而中国近五十年的航天之路才是“饺子馅”。这样安排,别出机杼,富有创意。与一般把笔墨用在发射活动本身上不同,这样便避免了与其他媒体报道方式雷同。
2.引用传说,运用诗意化的语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其一,文中用了“嫦娥奔月”的传说,使文章在紧张之余,多了一份轻松,让读者多了一份遐思。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有浪漫主义色彩。其二,文中有许多诗意化的语言,如“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面对天疆的呼唤……”“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在这个金色的秋日……”,等等。因为新闻要求严谨真实,所以许多新闻类作品显得很刻板,像家用电器的说明书,尤其是自然科学类题材的新闻,罗列数据和术语,让外行人备感枯燥。而这篇通讯,则摆脱了俗套,创造性地融入了浪漫主义的笔法。
三、结构图解
(45分钟,9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静侯 耸入云天 直刺九宵 扭转乾坤
b.酝酿 慢慢征途 经济实力 反复论证
c.苛克 连名上报 借签经验 摘星揽月
d.配置 最高致意 预订轨道 辉煌时刻
答案 c
解析 a项“侯”应为“候”,“宵”应为“霄”;b项“慢慢”应为“漫漫”;c项“克”应为“刻”,“连”应为“联”,“签”应为“鉴”;d项“订”应为“定”。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古时不少诗文中含有朴素唯物论色彩。如“________,________”,就包含着实践第一的观点。
②对于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这一结论,学术界不少人有________,认为半坡文字似乎更为原始。
③刘翔刚到孙海平的麾下时,不少人认为他综合条件并不突出,难出成绩。孙教练却对他________,认为他经过系统训练后必成大器。
a.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异议 刮目相看
b.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争议 刮目相看
c.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争议 另眼相看
d.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异议 另眼相看
答案 d
解析 “世事”句强调的是学习社会生活中的知识,与语境不符。“争议”用于结论未下时;“异议”指与结论不同的意见。“刮目相看”指对同一个人的看法前后不同;“另眼相看”指对待某人与其他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