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学案

2019-03-30

3.仔细阅读第2段,回答以下练习。
(1)从作者引用《夔州歌》和古代歌谣看,瞿塘峡的特点可用文中一个怎样的字概括?
思路提示:
《夔州歌》中有这样的字。在引用之前将瞿塘峡与下文描写到的巫峡、西陵峡比较时也突出了这个字。
探究思路:
险。
(2)在描写瞿塘峡景色时使用的手法有什么特点?在叙述瞿塘峡上观日出时,几次写到“红雾”?
思路提示:
写景手法通常有“景随时异”、“移步换景”(“步移景异”)、“同景换角”(“定景换点”)等。
答:                                                                     
                                                                          
                                                                         
探究思路:
①景随时异,写景时,注意到了时间的交待。船过瞿塘峡是从“天已微明”到“早晨8点20分”,景物也随着“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而变幻着。②移步换景。乘船观景,立足点虽然都在船上,但是船不断行进,立足点也就随之而变了,作者所看到的景物也就各有特色了。作者对自己观察景物的立足点交待是清楚的:如“‘江津号’停泊时”、“启碇续行”、“瞿塘峡口”“瞿塘峡中”、“过了8里长的瞿塘峡”、“船越驶越近”等等。③同景换角。这就是变换视觉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作者的视角有时放眼望去写远景,如“远远前方”、“你朝江流上望去”;有时收住视线写近景,如“近处山峦”、“船越驰越近”,有时仰视描写峡顶的蓝天、白云;有时俯视描写激流澎湃的江水,作者左顾右盼,景物也就各不相同。描写瞿塘峡上观日出时明确地三次写到了“红雾”。
(3)试用一句话概括本段大意。
思路提示:
应抓住奇险、古今不同情势和日出景象三点来概括。
答: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