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学案
2019-03-30【自学点拨】
1.学习本文抓住三峡特点,融情于景、移步换景等写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体会本文在景物的描绘中所寄寓生活哲理的意蕴。
二、自主探究
【粗读浅探】
1.速读全文,看看课文结构有什么特点。
思路提示:
可先抓住中心部分,看看是怎样分别具体描写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这样,全文总分式结构就显现出来了。(本题答案可写在课本上。)[来源:]
探究思路:
第2段,写船过瞿塘峡所见的雄奇景象。第3~5段,写穿过巫峡时所见的奇秀景观。第6~9段,写船在西陵峡上航进的情景和作者的感想。可见第1段是总写在三峡中航行的强烈而新奇的感受。[来源:高考资源网]
【精思深究】
2.仔细阅读第1段,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哪一个词语可作全文的文眼?请在课文中画出来。
思路提示:
可从课文主要是描写三峡的壮丽着眼。
探究思路:
瑰丽。
(2)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思路提示:
可从引述自己书信中的话和信中语句的写法不同层面来看。
答:
探究思路:
就整段话来看是引用。这段引用使行文从容不迫,疏密相间。从“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一句看,又是特殊的比喻——通感。所谓“通感”就是指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沟通交融。“雄伟”、“瑰丽”的三峡风光是人的视觉感受,而“交响乐”则是人的听觉感受,这种感觉的转移和变通就是“通感”。“通感”给人的感觉新奇独特。
(3)“飞翔”一词应该怎样理解?
思路提示:
可从“飞翔”的形和神诸方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