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挨打

2019-03-08

恩格斯曾说:“我觉得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的是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去做。”理解人物,体味人物的真性情,就不妨从“怎么做”入手。宝钗、黛玉皆聪颖貌美,堪称双峰对峙,她们对宝玉又都有爱的真情,但她们的思想性格截然不同,因而在待人接物或表现感情时也有所不同。宝钗“圆”,理智 多于情感;黛玉“直”,情感胜于其他。宝钗见宝玉,送的是药,情急之下,说出了“心疼”之语,令宝 玉感动,但此时她仍不忘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毕竟她是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有才德、明事理的大家 闺秀,任何出格之事她都很警醒;黛玉则不然,她在追求情感的人生观上与宝玉相同,因而她能抛弃世俗
的功利,她看宝玉,送去的是一颗真心,她从不说“那些混账话”,也不劝宝玉走仕途之路,她劝宝玉“ 你从此可都改了罢”,是为宝玉的安危着想。
(解说:学生讨论,教师不要刻意限制学生太多。)
三、课堂小结
曹雪芹在人物安排上,一是常常把越是关系亲近、地位相同或活动常常在一起的人,性格越写得迥异 ,比如同为封建家长的贾母、贾政、王夫人等;二是把越是性格迥异的人越放在一处去写,这样便可以把 人物性格衬托得更加鲜明,比如黛玉、宝钗在宝玉挨打后的表现。
(解说:“文无定法”,但不是无法,学生刚开始用幼稚的眼光鉴赏文学作品时,可授之一定的法, 活学活用,越趋于自然越好。)
四、布置作业
1.结合课文,搜集有关资料,以“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爱情悲剧之我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课外阅读《红楼梦》。
进行比较阅读,纵观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窥视贾府矛盾的展开与激化,了解人
物情感发展的脉络倾向,预示主要人物发展的必然结果。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