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沙漠

2019-03-06

教学目标

1、  感受作者笔下人在逆境中也要坚守信念和精神的人生启示。

2、  体会文章作为小小说所运用的插叙、悬念、侧面描写等写作技巧。

说明:

《走出沙漠》是一篇非常吸引人而且非常感人的小说。故事围绕着一个水壶发展,由两次想夺壶到最后发现绿洲和道出水壶的个中秘密。故事情节非常紧张扣人心弦,而不乏感人和启迪意义。教师除了带领学生探究这篇小小说的写作技法外,更应引导学生领会文章要传达给我们的人生哲理:人在任何逆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精神,人没有信念和精神就不能战胜绝望。感悟作品中的生命意义也是新课标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小说中体现出的对于在逆境中也要坚守信念和精神的人生启示。

2、   难点:小说对于插叙、悬念、侧面描写等写作技巧的运用。

说明:

《走出沙漠》全文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来塑造人物。作品塑造的主人公没有真正出场,一句正面描写都没有,全部是通过侧面描写来完成对人物的塑造的。所以在讲授这篇微型小说时首先应该探究的就是作品所要表现的真正的主人公是谁。《走出沙漠》里的肇教授,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他想出了用装满沙子的水壶佯为一壶水的主意来使大家走出沙漠,挽救了考察队队员的生命。这个人物没有出场,但从这个计谋来看,这个人物的胸怀、品德和谋略,一下子全部在读者的面前熠熠生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人在逆境和绝望中最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才可以支撑着人们活下去?

 

学生自由发言,有的说是勇气,有的说是鼓励,教师在赞同的同时也可以说到还有是希望和信念

引入这课的主题,为领会文意做准备。

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

1、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理清小说的线索和主要人物。

1、小说除了有贯穿全文的孟海,死去的肇教授也是文中的重要人物,是作品真正要讴歌的主人公。

阅读课文的同时寻找出隐藏在文中的主要人物肇教师,也会后面分析文章的写作技法做准备。

再读课文

探究技法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写作技法:

1、“我”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品质?在小说中是如何体现的。

 

 

 

 

 

 

 

 

 

 

 

 

 

2、肇教授具有怎样的品质?在小说中是如何体现的?

 

 

 

 

 

 

3、这篇小说所以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是因为它构思上的特点。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1、“我”忠于职守,忠实地实践了肇教授的临终嘱托,不怕别人的误会,不顾个人安危,一心拯救自己的战友,是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人物。是通过“我”的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例如“真想把水壶给他们,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所以,不到紧要关头,我是绝不会取下这水壶的”等等。

2、肇教授在最艰难的生死关头先人后己,把生的机会留给别人,这是十分高尚的品格。他还十分机智,以善意的欺骗拯救自己的队友。在小说中是以插叙和侧面描写(通过“我”的陈述)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3、这篇小说运用插叙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扩展了情节;又运用悬念造成误会,最后真相大白时人们忽然发现肇教授的伟大,使这个未出场的人物产生了巨大的感人肺腑的力量;同时感悟到人的意志的巨大力量。这就是小小说巧妙安排情节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