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沙漠

2023-09-01

走出沙漠 篇1

  教学目标

  1、  感受作者笔下人在逆境中也要坚守信念和精神的人生启示。

  2、  体会文章作为小小说所运用的插叙、悬念、侧面描写等写作技巧。

  说明:

  《走出沙漠》是一篇非常吸引人而且非常感人的小说。故事围绕着一个水壶发展,由两次想夺壶到最后发现绿洲和道出水壶的个中秘密。故事情节非常紧张扣人心弦,而不乏感人和启迪意义。教师除了带领学生探究这篇小小说的写作技法外,更应引导学生领会文章要传达给我们的人生哲理:人在任何逆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精神,人没有信念和精神就不能战胜绝望。感悟作品中的生命意义也是新课标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小说中体现出的对于在逆境中也要坚守信念和精神的人生启示。

  2、   难点:小说对于插叙、悬念、侧面描写等写作技巧的运用。

  说明:

  《走出沙漠》全文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来塑造人物。作品塑造的主人公没有真正出场,一句正面描写都没有,全部是通过侧面描写来完成对人物的塑造的。所以在讲授这篇微型小说时首先应该探究的就是作品所要表现的真正的主人公是谁。《走出沙漠》里的肇教授,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他想出了用装满沙子的水壶佯为一壶水的主意来使大家走出沙漠,挽救了考察队队员的生命。这个人物没有出场,但从这个计谋来看,这个人物的胸怀、品德和谋略,一下子全部在读者的面前熠熠生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人在逆境和绝望中最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才可以支撑着人们活下去?

  学生自由发言,有的说是勇气,有的说是鼓励,教师在赞同的同时也可以说到还有是希望和信念

  引入这课的主题,为领会文意做准备。

  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

  1、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理清小说的线索和主要人物。

  1、小说除了有贯穿全文的孟海,死去的肇教授也是文中的重要人物,是作品真正要讴歌的主人公。

  阅读课文的同时寻找出隐藏在文中的主要人物肇教师,也会后面分析文章的写作技法做准备。

  再读课文

  探究技法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写作技法:

  1、“我”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品质?在小说中是如何体现的。

  2、肇教授具有怎样的品质?在小说中是如何体现的?

  3、这篇小说所以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是因为它构思上的特点。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1、“我”忠于职守,忠实地实践了肇教授的临终嘱托,不怕别人的误会,不顾个人安危,一心拯救自己的战友,是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人物。是通过“我”的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例如“真想把水壶给他们,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所以,不到紧要关头,我是绝不会取下这水壶的”等等。

  2、肇教授在最艰难的生死关头先人后己,把生的机会留给别人,这是十分高尚的品格。他还十分机智,以善意的欺骗拯救自己的队友。在小说中是以插叙和侧面描写(通过“我”的陈述)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3、这篇小说运用插叙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扩展了情节;又运用悬念造成误会,最后真相大白时人们忽然发现肇教授的伟大,使这个未出场的人物产生了巨大的感人肺腑的力量;同时感悟到人的意志的巨大力量。这就是小小说巧妙安排情节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

  对于学生来说,领悟人物的精神并不是学习的难点,但体会文章的写作技法,老师可以适当点播,使学生掌握一些鉴赏小说的基本技法。

  品味主旨

  增加积累

  1、这篇微型小说在很短的篇幅中为我们塑造了可歌可泣的人物,从中我们得到了哪些教益?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领悟谈谈对信念、意志、责任等生命意义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新课标中对培养学生的一个方面,也是这篇文章思想意义所在。

  课后作业

  畅谈感受

  读过文章后请你就其中的任一人物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学生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

  通过文字表达使学生的价值观和生命意识得到升华。

  思路点拨

  《走出沙漠》这篇微型小说读来丝丝入扣,也许有的读者在未读到结尾时就已猜出了故事的结局。作者运用了小说中非常吸引人的“悬念”手段,把肇教授的死因和把没有水的水壶传给我的情节挪移了出来,放到故事后面才快速补出。因为重要的情节被挪移便制造了情节上的空白和叙述上的悬念。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结构使故事出现了真相突然展示的情节突变,而且造成了读者对这篇小说真相的强烈期待。这篇课文读完以后可以让学生对其中的写作技法做一品析。而在勾画人物性格上作者并没有采用正面描写,而是通过侧面描写和“我”的两次插叙,体现出肇教授先人后已的博大心胸和机智沉着的性格特征。

  练习举隅

  阅读这两篇小说后,说说你在微型小说的构思上有什么发现。

走出沙漠 篇2

  沙漠处处热浪袭人,仿佛燃烧着熊熊火焰,游人会感到酷热,这也是语文课文中必考的一段试题。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走出沙漠》阅读题目,以供大家阅读。

《走出沙漠》阅读原文

  他们四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那把挂在我胸前的水壶。而我的手始终紧紧攫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被他们夺去。

  在这死一般沉寂的沙漠上,我们对峙着。这样的对峙,今天中午已经发生过了。

  望着他们焦黄的面庞与干裂的嘴唇,我也曾产生过一种绝望,真想把水壶给他们,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

  半个月前,我们跟随肇教授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风俗民情考察。可是在七天前,谁也不知道怎么会迷了路,继而又走进了眼前这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炎热的沙漠消耗了我们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谁都知道,在沙漠上没有水,就等于死亡。迷路前,我们每人都有一壶水;迷路后,为了节省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可昨天夜里,肇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挂在脖子上的最后一个水壶给我说:“你们走出沙漠全靠它了,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千万别动它。坚持着,一定要走出沙漠。”

  这会儿他们仍死死盯着我胸前的水壶。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这片沙漠,而这水壶是我们的支柱。所以,不到紧要关头,我是决不会取下这水壶的,可万一他们要动手呢?看到他们绝望的神色,我心里很害怕,我强作镇静地问道:“你们……”

  “少啰嗦!”满脸络腮胡子的孟海不耐烦地打断我,“快把水壶给我们。”说着一步一步向我逼近。他身后的三个人也跟了上来。

  完了!水壶一旦让他们夺去,我会……我不敢想象那即将发生的一幕。突然,我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不要这样!你们想想教授临死前的话吧。”

  他们停住了,一个个垂下脑袋。

  我继续说:“目前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沙漠,而眼下我们就剩下这壶水了。所以不到紧要关头还是别动它,现在离黄昏还有两个多小时,乘大家体力还行,快走吧。相信我,到了黄昏,我一定把水分给大家。”

  大伙又慢慢朝前艰难地行走。这一天总算又过去了,可黄昏很快会来临。过了黄昏还有深夜,还有明天,到时……唉,听天由命吧。

  茫茫无际的沙漠简直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任你怎么走也走不出,当我们又爬上一个沙丘时,已是傍晚了。

  走在前面的孟海停了下来,又慢慢地转过身。

  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那景色是何等壮观!夕阳下的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就像要展开一场生死的决斗。我想此时已无路可走,还是把水壶给他们。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就在我要摘下水壶时,只听郁平叫道:“你们快听,好像有声音!”

  大伙赶紧趴下,凝神静听,从而判断出声音是从左边的一个沙丘后传来的,颇似流水声。我马上跃起:“那边可能有绿洲,快跑!”

  果然,左边那高高的沙丘下出现一个绿洲。大家发疯似的涌向湖边……

  夕阳西沉,湖对岸那一片绿色的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种种芬芳的野花。孟海他们躺在花丛中,脸上浮现出满足的微笑。也许这时他们已忘掉了还挂在我胸前的那个水壶。可我心里却非常难受,我把他们叫起来:“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为什么我一再不让你们喝这壶水呢?其实里面根本没有水,只是一壶沙。”我把胸前的水壶摘下来,拧开盖。霎时,那黄澄澄的细沙流了出来。

  大伙都惊住了。

  我看了他们一眼,沉重地说:“从昨天上午开始,我们已经没有水了。可教授没把真相告诉我们。他怕我们绝望,所以在胸前挂了一个水壶,让我们以为还有水。为了不让我们看出是空的,他偷偷地灌上一壶沙。事后,教授知道自己不行了,因为他已好几天不进水了,他把自己的一份水都给了我们。教授把事情告诉我并又嘱咐,千万别让大家知道这水壶的真相。它将支撑着我们走出沙漠。万一我不行了,你就接替下去……”

  我再也说不下去了。孟海他们已泣不成声。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

《走出沙漠》阅读题目

  小题1:本文以水壶为线索展开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我接替教授保管水壶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6段和14段中两个“绝望”的原因有何不同?(4分)

  小题3:文中17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2分)

  小题4:肇教授在文中虽未正面出场,但他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概括他是怎样一个人。(3分)

  小题5:文章结尾说“大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沙漠的”。你认为考察队员们是怎样走出沙漠的。(3分)

《走出沙漠》阅读答案

  小题1:肇教授统一分配水壶 大家几次要抢水壶 我打开水壶揭开真相(3分)

  小题2:⑥段的绝望是因为队员们觉得不可能走出沙漠,会干渴而死。(2分)

  17段的绝望是;因为我觉得再也无法阻止队员们抢去水壶,壶中无水的秘密再也无法保守住;大家知道真相后会失去希望,真的会干渴而死走不出沙漠。(2分)

  小题3:写出了沙漠绿洲地带的美丽景色,烘托队员们找到水源后的欣喜与满足之情。(2分)

  小题4:有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有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沉着机智,深谋远虑(3分)

  小题5:大家以为还有最后一壶水,正是凭借着这壶水带来的希望和信念走出了沙漠。(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