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课 诗二首

2018-04-14
②找出诗歌中能体现作者超脱尘世、悠闲自得心情的词句,进一步领会这首诗所表现出的意境。 ①在阅读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②朗读、思考。发言:说出作者归隐后的心境。 ①本部分是两首诗歌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②在学生反复的阅读过程中思考和发言,既能够让学生形成对诗歌的正确分析和理解,也能够比较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     抒情方式的探究 ①左思诗歌中以松为抒情的意象,分析这一意象与作者的情感之间的关系。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所体现出的“无我之境”的分析。思考、发言。 这一部分是属于诗歌鉴赏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布置作业 朗读、背诵两首诗歌。朗读、背诵。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诗歌的意境。 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 思路点拨这两首诗歌的学习都可以从时代背景出发,通过介绍作者的身世、经历、个性和情趣入手去阅读、赏析。选择一个切合的角度展开教学,比如《咏史》诗可以从写作特点入手,先理解诗句的含义,再探讨诗歌意境。《饮酒》诗则可以从“此中有真意”这一诗句的研读为切入点,先理解“此”所指代的内容,然后分析这些内容所表现的“意”在何处。练习举隅1、从“意”与“境”的关系这个角度,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2、联系《饮酒》诗的意境,体会下列诗句的含义,并回答问题。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②“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画面与前两句诗所表现的志趣是怎样和谐地统一起来的?3、请举出你所看到的有关“松”的文章、诗歌或绘画作品,比较、分析与左思笔下的“松”的异同。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