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你认为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5.读完此文,你对罗布泊的感受是什么?
附:学案答案
1探究点一、二、三:答案见教学设计
2、反思总结:见教学设计
3、当堂检测
赏析: 
文章采用概述的手法写了走进罗布泊后对罗布泊的了解及自己对罗布泊的感受,展现了我国大西北这个历经沧海桑田而又神秘奇特荒凉凶险的地方的特色,说明了经历过才会了解的道理。在表现我国大西北地方风物的特点上,本文与作者的《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是一样的,但是所描写的对象不一样,事物具体的特点也不一样。本文表现的是罗布泊的自然和人文的变迁,是罗布泊的神秘奇特和荒凉凶险,是作者对罗布泊的独特感受;而《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表现的是西地平线上的落日的悲壮的美,是与之有关的人事的令人肃然起敬的美。艺术上本文侧重粗线条的勾勒,展现概貌;《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则是工笔细描,穿插感受和联想,丰富和拓展文意。
       
答案: 
   1.引出描写对象——罗布泊,突出罗布泊死亡之海的特点。 解析:要考虑本段和全文的关系;还要分析本段在表达上的作用。 
2.这是作者在罗布泊呆了十几天之后的看法,是特定时间和空间里的产物。他的看法的前提和基础是在罗布泊这样一个最凶险的地方,是站在人的最原始的生存层面上来看待世界的。从大自然的不可战胜的角度来看,宗教的确可起到慰藉人的作用;从人处于罗布泊这样一个连生命都难以保障的地方来看,人的最基本的需求是生命,是无须什么道德和秩序的,因为道德和秩序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从对生命的重要性的角度而言,在这里钱的确是毫无价值的,而水却是最重要的。因而作者的看法有其特殊的相对性,不可看成是适用于一切的时间地点和事物。 解析:要“知人论世”,辨证地联系地全面地看问题。
3.写了罗布泊现实的凶险,罗布泊的来历,个人走进罗布泊的感受,罗布泊中的楼兰王国及其变迁、传奇及其未解之谜。 解析: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和概括。
4.把自己走进罗布泊后对罗布泊的了解及感受介绍出来,引起人们对罗布泊的关注。 解析:结合题目及文中的个别词句解答。